一种车辆用转向助力自动对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0235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用转向助力自动对中装置,包括转向腔体、活塞、活塞杆、对中腔体和球铰接头,活塞杆的一端与球铰接头通过螺纹连接;活塞杆上设置有沟槽,沟槽内安装轴用钢丝挡圈,轴用钢丝挡圈将活塞杆与两个浮动活塞关联形成运动副;转向腔体、对中腔体通过间隙配合与中间端盖连接;对中腔体通过钢丝挡圈和轴用弹性挡圈固定有导向套;导向套与活塞杆之间安装有轴封;在活塞杆与两个浮动活塞、中间端盖之间设置轴用导向环,在两个浮动活塞与中间腔体之间设置孔用导向环一,在活塞与转向腔体之间设置孔用导向环二。该装置实现了转向助力与自动对中一体化设计,大大节省空间,显著减轻重量,且结构易于实现,适合批量生产与应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用转向助力自动对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用转向助力自动对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动脉。车辆是交通运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车辆运行工况复杂,尤其是重载车辆,负载大,车身长度长,车桥数量多,车辆转弯半径大,操纵稳定性差,目前,后轮转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0003]通常,在中、重型商用车或特种车的后轮转向桥上设有对中装置,该装置用来保证后转向桥的车轮比较稳定的处在中间位置(直线行走位置)。目前主要有4种方式来实现后轮转向桥的对中功能,(1)是通过机械杆系来控制后转向桥的车轮处于中间位置,该方案存在转向拉杆的运动范围较大、占用空间较大、布置困难、重量大等问题。(2)是在后轮转向桥上安装2个带回位弹簧的减振器来实现对中功能。这种方式对中不精确,抗干扰能力较弱,高速行驶时易产生摆动,因此需要增加锁止装置。(3)是在后轮转向桥上安装两个具有单向限位功能的气缸,此结构缺点是气缸体积较大,占用较多空间,还需要单独增加气压控制装置。(4)是在后轮转向桥上安装对中装置。
[0004]上述中的对中与转向功能一般是分体设计,占用空间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转向助力自动对中装置,该装置实现了转向助力与自动对中一体化设计,大大节省空间,显著减轻重量,且结构易于实现,适合批量生产与应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用转向助力自动对中装置,包括转向腔体、活塞、活塞杆、对中腔体和球铰接头,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球铰接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活塞通过间隙配合安装在所述活塞杆的阶梯轴小直径端,所述活塞杆的阶梯轴小直径端的螺纹处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沟槽,沟槽内安装轴用钢丝挡圈,所述轴用钢丝挡圈将活塞杆与两个浮动活塞关联形成运动副;所述转向腔体的一端通过间隙配合与中间端盖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带关节轴承的耳环;所述中间端盖的另一侧安装在所述对中腔体上;所述对中腔体的另一端通过钢丝挡圈和轴用弹性挡圈固定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与所述活塞杆之间安装有轴封;在活塞杆与两个浮动活塞、中间端盖之间设置轴用导向环,在两个浮动活塞与中间腔体之间设置孔用导向环一,在活塞与转向腔体之间设置孔用导向环二。
[0007]进一步地,所述活塞与所述活塞杆的阶梯轴小直径端设置有O型圈及挡圈二,以防止活塞两侧的油液渗漏。
[0008]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腔体与中间端盖连接处设置有法兰盘一,所述法兰盘一上设置有螺纹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对中腔体靠近所述中间端盖处设置有带通孔的法兰盘二,内六角螺钉依次穿过法兰盘二、中间端盖的通孔,固定在所述法兰盘一的螺纹孔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对中腔体上设置有沟槽,用以安装孔用限位键。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中间端盖与对中腔体和转向腔体的配合面,以及所述对中腔体与所述导向套的配合面上均安装有O型圈及挡圈一。
[0012]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套与活塞杆之间还设置有防尘圈。
[0013]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对中腔体的外侧通过卡箍安装有防尘罩。
[0014]进一步地,该装置通过球铰接头和转向腔体的耳环安装在车轮横拉杆上。
[0015]进一步地,该装置的外侧开设有A1口、B1口、两个A2口和T口共5个油口,其中A1口、B1口与车辆动力系统的转向油路连通,两个A2口与车辆动力系统的对中油路连通,T口与油箱连通。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与车辆两侧车轮横拉杆相连接,当车辆需要转向时,车辆驾驶室操作系统发出信号,油液进出转向助力自动对中装置的转向油口,驱动活塞带动活塞杆及车轮横拉杆运动,实现车辆的转向操作。当车辆做直线运动时,油液进入转向助力对中装置的对中油口,驱动活塞杆及车轮横拉杆运动到初始对中位置,并保持一定的压力将装置锁定,保证了车辆直线行驶。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内部剖视图(处于对中位置状态);图2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外部结构视图(处于对中位置状态);图3是本专利技术装置油口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装置中活塞杆伸出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1

转向腔体、2

锁紧螺母、3

活塞、4

活塞杆、5

中间端盖、6

内六角螺钉、7

浮动活塞、8

轴用钢丝挡圈、9

孔用限位键、10

对中腔体、11

导向套、12

钢丝挡圈、13

轴用弹性挡圈、14

卡箍、15

防尘罩、16

球铰接头、17

防尘圈、18

轴封、19

O型圈及挡圈一、20

活塞密封、21

孔用导向环一、22

轴用导向环、23

轴用密封、24

O型圈及挡圈二、25

孔用导向环二、26

耳环、27

法兰盘一、28

法兰盘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1 一种车辆用转向助力自动对中装置,结构参照图1

4所示,包括转向腔体1、活塞3、活塞杆4、对中腔体10和球铰接头16;活塞杆4一端设计有螺纹与球铰接头16进行连接,一端设计有阶梯轴和螺纹用于安装活塞3与锁紧螺母2。活塞3通过间隙配合安装在活
塞杆4的阶梯轴小直径端,一侧通过阶梯轴轴肩进行定位,另一侧通过锁紧螺母2的螺纹与活塞杆4的阶梯轴小直径端的螺纹进行连接。为防止工作过程中活塞3两侧的油液渗漏,在活塞3与活塞杆4的阶梯轴小直径端设置了O型圈及挡圈二24。在活塞杆4的设计位置设置有沟槽,用来安装轴用钢丝挡圈8,轴用钢丝挡圈8将活塞杆4与两个浮动活塞7关联形成运动副关系。以上零部件构成了车辆用转向助力自动对中装置的运动部分。
[0020]转向腔体1的一端通过间隙配合与中间端盖5安装在一起,此端设计有法兰盘一27,法兰盘一27设计有螺纹孔,转向腔体1另一端安装有带关节轴承的耳环26。中间端盖5设计有通孔,另一侧与对中腔体10安装在一起,对中腔体10设计有带通孔的法兰盘二28,内六角螺钉6穿过法兰盘二28、中间端盖5的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转向助力自动对中装置,包括转向腔体(1)、活塞(3)、活塞杆(4)、对中腔体(10)和球铰接头(16),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4)的一端与球铰接头(16)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活塞(3)通过间隙配合安装在所述活塞杆(4)的阶梯轴小直径端,所述活塞杆(4)的阶梯轴小直径端的螺纹处连接有锁紧螺母(2);所述活塞杆(4)上设置有沟槽,沟槽内安装轴用钢丝挡圈(8),所述轴用钢丝挡圈(8)将活塞杆(4)与两个浮动活塞(7)关联形成运动副;所述转向腔体(1)的一端通过间隙配合与中间端盖(5)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带关节轴承的耳环(26);所述中间端盖(5)的另一侧安装在所述对中腔体(10)上;所述对中腔体(10)的另一端通过钢丝挡圈(12)和轴用弹性挡圈(13)固定有导向套(11);所述导向套(11)与所述活塞杆(4)之间安装有轴封(18);在活塞杆(4)与两个浮动活塞(7)、中间端盖(5)之间设置轴用导向环(22),在两个浮动活塞(7)与中间腔体(10)之间设置孔用导向环一(21),在活塞(3)与转向腔体(1)之间设置孔用导向环二(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转向助力自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与所述活塞杆(4)的阶梯轴小直径端设置有O型圈及挡圈二(24),以防止活塞(3)两侧的油液渗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转向助力自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腔体(1)与中间端盖(5)连接处设置有法兰盘一(27),所述法兰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峰李凯路振新李雨润管俊森
申请(专利权)人:太重集团榆次液压工业济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