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脒基脲类先导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538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脒基脲类先导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属于化学合成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脒基脲类先导化合物如式I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脒基脲类先导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是以式II所示化合物和式III所示化合物为原料,于溶剂中反应,得到式I所示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公开了一种在DNA上合成脒基脲类先导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对DNA损伤小,反应过程中DNA完整性好;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普适性好,操作简单,能高收率地制得寡聚核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脒基脲类先导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脒基脲类先导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任何一种药物的开发都是一个漫长和耗费巨大的过程。据已知药物研发的统计资料报道,一种新药从开始研发到最终批准投放市场,平均需10年时间,研究费用更是高达25亿美元(Holenz J.;Stoy P.Advances in lead generation[J].Bioorg.Med.Chem.Lett.2019,29,517

524.)。药物的研制历程之所以这样漫长和昂贵,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过程举步维艰,进展缓慢(Brown D.G.;Jonas B.Where do recent small molecule clinical development candidates come from?[J].J.Med.Chem.,2018,61(21),9442

9468.)。在新型药物的研发过程中,科学家们不断地寻求更多有效的筛选方法,以便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式I所示的脒基脲类先导化合物:其中,DNA为单链或双链的核苷酸链;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
12
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8环烷基、C1~C6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芳基、羧基、酯基或酰胺基;所述烷基、烯烃基、炔基的取代基选自卤素、酯基、芳基或C1~C6烷氧基;所述环烷基、芳基、杂环芳基的取代基选自C1~C
12
烷基、C1~C
12
卤代烷基、卤素、C1~C6烷氧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脒基脲类先导化合物,其特征在于:DNA为单链或双链的寡聚核苷酸链;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C3~C8环烷基、C1~C6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芳基、羧基、酯基或酰胺基;所述烷基的取代基选自卤素、酯基、芳基或C1~C6烷氧基;所述芳基、杂环芳基的取代基选自C1~C
12
烷基、C1~C
12
卤代烷基、卤素、C1~C6烷氧基;优选地,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C3~C6环烷基、C1~C6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杂环芳基、羧基、酯基或酰胺基;所述烷基的取代基选自卤素、酯基、苯基或C1~C6烷氧基;所述苯基的取代基选自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卤素、C1~C6烷氧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脒基脲类先导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脒基脲类先导化合物为如下化合物之一:
4.一种合成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脒基脲类先导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以式II所示化合物和式III所示化合物为原料,于溶剂中反应,得到式I所示化合物:其中,DNA为单链或双链的核苷酸链;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
12
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8环烷基、螺环基、C1~C6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芳基、羧基、酯基或酰胺基;所述烷基、烯烃基、炔基的取代基选自卤素、酯基、芳基或C1~C6烷氧基;所述环烷基、芳基、杂环芳基的取代基选自C1~C
12
烷基、C1~C
12
卤代烷基、卤素、C1~C6烷氧基;优选地,DNA为单链或双链的寡聚核苷酸链;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C3~C8环烷基、C1~C6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芳基、羧基、酯基或酰胺基;所述烷基的取代基选自卤素、酯基、芳基或C1~C6烷氧基;所述芳基、杂环芳基的取代基选自C1~C
12
烷基、C1~C
12
卤代烷基、卤素、C1~C6烷氧基;更优选地,
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C3~C6环烷基、C1~C6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杂环芳基、羧基、酯基或酰胺基;所述烷基的取代基选自卤素、酯基、苯基或C1~C6烷氧基;所述苯基的取代基选自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卤素、C1~C6烷氧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II所示化合物为如下化合物之一: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所示化合物为如下化合物之一: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I所示化合物和式III所示化合物的当量比为1:(1~3000);
和/或,所述式II所示化合物的浓度为0.1~2.0mmol/L;和/或,所述反应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戊醇、环己醇、2

氟乙醇、2,2

二氟乙醇、2,2,2

三氟乙醇、六氟异丙醇、苯甲醇、乙二醇、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丙三醇、乙醚、环氧丙烷、异丙醚、四氢呋喃、2

甲基四氢呋喃、四氢吡喃、1,4

二氧六环、苯甲醚、二甲硫醚、二乙基硫醚、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N

甲基吡咯烷酮、N,N

二甲基甲酰胺、N,N

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乙腈、丙酮、环己酮、二氯甲烷、氯仿、氯苯、1,2

二氯乙烷、乙酸乙酯、正己烷、环己烷、吡啶、2

甲基吡啶、3

甲基吡啶、4

甲基吡啶、4

甲氧基吡啶、甲苯、二甲苯、无机盐缓冲液、有机碱缓冲液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允金李淑薛丽俊张洁陈俊云张换青杨珂新
申请(专利权)人: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