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旭亮专利>正文

旋转动力传递装置及车辆动力总成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250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旋转动力传递装置及车辆动力总成系统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内轴、第二内轴和外轴。第一内轴包括大直径轴段和小直径轴段。第二内轴套设在第一内轴的小直径轴段上,外轴套设在第一内轴的大直径轴段和第二内轴上。保持架和限位架由内至外设置在由第一内轴的大直径轴段和第二内轴的外环面与外轴的内环面限定的环形空间内,第一组楔块元件和第二组楔块元件可转动地安装在保持架上,且摆动范围由限位架限制。第一组楔块元件在外轴和第一内轴之间选择性地传递旋转动力,第二组楔块元件在外轴和第二内轴之间选择性地传递旋转动力。采用该旋转动力传递装置的车辆动力传动总成系统,可实现换档过程中动力传输不中断。可实现换档过程中动力传输不中断。可实现换档过程中动力传输不中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动力传递装置及车辆动力总成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旋转动力传递
,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动力传递装置及车辆动力总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车辆动力总成系统通常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箱等部件。换档时需要先将离合器脱开,切断动力,待档位选择完毕后再将离合器接合,因此换档过程中车辆会出现动力中断,导致换档顿挫感明显,影响车辆的换档平顺性和驾乘感受。
[0003]为了改善这个问题,目前主要有三个技术方向:CVT(无极变速箱)、AT(自动变速箱)和DCT(双离合变速箱)。
[0004]CVT变速箱的变速比不是间断的点,而是一系列连续的值,所以不存在换档操作,车辆行驶起来会更加柔和平顺,没有顿挫感,但急加速时动力不足,甚至会出现钢带打滑的现象。
[0005]AT变速箱中的液力变矩器兼具离合器的作用,可以控制动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开始传动。AT变速箱的换档是通过电磁阀操作换档机构进行的,各档位之间有一个变速齿轮松开、咬合和联动的缓冲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也会有动力中断。要做到换档平顺,不仅是AT变速箱内部机械构造的问题,还涉及到如何选择最佳的换档时机,并且和发动机的输出曲线配合。所以AT变速箱的换档平顺性,往往更多的是在软件方面下功夫。
[0006]DCT变速箱包括两个离合器,一个控制奇数档,一个控制偶数档,当车辆挂入一个档位时,另一个离合器及对应的下一个档位已经位于预备状态,只要当前档位分离就可以立刻接合下一个档位,因此DCT变速箱的换档速度要比一般的AT变速箱甚至手动变速箱还快。
[0007]但是,AT和DCT变箱器都只能是将换档过程中动力中断的时间缩短,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动力中断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动力传递装置及车辆动力总成系统,其解决了车辆换档过程中动力传输中断和顿挫感明显的技术问题。
[0010](二)技术方案
[001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1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内轴、第二内轴和外轴;所述第一内轴包括大直径轴段和小直径轴段;所述第二内轴套设在所述第一内轴的所述小直径轴段的外周,所述外轴套设在所述第一内轴的所述大直径轴段和所述第二内轴的外周;所述第一内轴和所述第二内轴彼此独立转动;
[0013]一环形空间限定在所述第一内轴的所述大直径轴段和所述第二内轴的外环面与
所述外轴的内环面之间;
[0014]所述旋转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空间内的保持架、限位架、第一组楔块元件和第二组楔块元件;所述保持架套设在所述第一内轴和所述第二内轴的外周;所述限位架套设在所述保持架的外周,且彼此不接触;所述保持架和所述限位架具有相等的轴向长度;所述第一组楔块元件和所述第二组楔块元件沿所述外轴的轴向间隔设置在所述保持架上;所述第一组楔块元件和所述第二组楔块元件均包括沿所述外轴的周向均匀布置的多个双向楔块;所述双向楔块的转动范围由所述限位架限制;
[0015]所述第一组楔块元件在所述外轴和所述第一内轴之间选择性地传递旋转动力,所述第二组楔块元件在所述外轴和所述第二内轴之间选择性地传递旋转动力。
[0016]可选地,所述保持架、所述限位架和所述外轴同轴设置;所述保持架的内环面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内轴的所述大直径轴段的外环面接触,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内轴的外环面接触;所述限位架的外环面与所述外轴的内环面接触;所述保持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内轴、所述第二内轴和所述限位架转动,所述限位架可相对于所述外轴转动。
[0017]可选地,所述限位架包括环形的限位架本体,所述限位架本体开设有沿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组限位槽和第二组限位槽;所述第一组限位槽与所述第一组楔块元件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组限位槽与所述第二组楔块元件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组限位槽和所述第二组限位槽均包括沿着所述限位架本体的周向均匀设置的多个限位槽;所述双向楔块与所述限位槽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双向楔块沿所述第一内轴或所述第二内轴径向的外侧端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0018]可选地,所述保持架包括环形的保持架本体;所述保持架本体开设有沿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组安装槽和第二组安装槽;所述第一组安装槽和所述第二组安装槽均包括沿着所述保持架本体的周向均匀设置的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限位槽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双向楔块沿所述第一内轴或所述第二内轴径向的内侧端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0019]可选地,同一组安装槽内相邻的所述安装槽被沿轴向延伸设置的保持块间隔开;所述保持块上设置弹性元件安装座;弹性元件的一端抵接所述双向楔块,另一端与所述弹性元件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元件和所述双向楔块在所述保持架本体的周向上交替设置。
[0020]可选地,所述双向楔块包括顺时针外楔合面、逆时针外楔合面、顺时针内楔合面和逆时针内楔合面;所述顺时针外楔合面和所述顺时针内楔合面分别为所述双向楔块顺时针旋转时与所述外轴的内环面楔合的轮廓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内轴的所述大直径轴段的外环面或者所述第二内轴的外环面楔合的轮廓面;且所述顺时针外楔合面和所述顺时针内楔合面关于所述双向楔块的转动轴线中心对称设置;所述逆时针外楔合面和所述逆时针内楔合面分别为所述双向楔块逆时针旋转时与所述外轴的内环面楔合的轮廓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内轴的所述大直径轴段的外环面或者所述第二内轴的外环面楔合的轮廓面;且所述逆时针外楔合面和所述逆时针内楔合面关于所述双向楔块的转动轴线中心对称设置。
[0021]可选地,所述旋转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空间内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保持架和所述限位架的轴向两端;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第一内轴的所述大直径轴段的外环面固定连接,外圈与所述外轴的内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第二内轴的外环面固定连接,外圈与所述
外轴的内环面固定连接。
[002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动力总成系统,包括电动机、两档变速箱以及如前所述的旋转动力传递装置;所述两档变速箱包括一档主动齿轮和二档主动齿轮;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动力传递装置的所述外轴固定连接;所述一档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内轴和所述第二内轴中的其中之一固定连接,所述二档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内轴和所述第二内轴中的另一个固定连接。
[0023]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动力总成系统,包括发动机、单离合器、变速箱以及如前所述的旋转动力传递装置,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单离合器连接,所述单离合器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动力传递装置的所述外轴固定连接,所述变速箱包括奇数档输入轴和偶数档输入轴,所述偶数档输入轴与所述第一内轴和所述第二内轴中的其中之一固定连接,所述奇数档输入轴与所述第一内轴和所述第二内轴中的另一个固定连接。
[0024]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动力总成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内轴(10)、第二内轴(20)和外轴(30);所述第一内轴(10)包括大直径轴段(11)和小直径轴段(12);所述第二内轴(20)套设在所述第一内轴(10)的所述小直径轴段(12)的外周,所述外轴(30)套设在所述第一内轴(10)的所述大直径轴段(11)和所述第二内轴(20)的外周;所述第一内轴(10)和所述第二内轴(20)彼此独立转动;一环形空间限定在所述第一内轴(10)的所述大直径轴段(11)和所述第二内轴(20)的外环面与所述外轴(30)的内环面之间;所述旋转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空间内的保持架(40)、限位架(50)、第一组楔块元件(61)和第二组楔块元件(62);所述保持架(40)套设在所述第一内轴(10)和所述第二内轴(20)的外周;所述限位架(50)套设在所述保持架(40)的外周,且彼此不接触;所述保持架(40)和所述限位架(50)具有相等的轴向长度;所述第一组楔块元件(61)和所述第二组楔块元件(62)沿所述外轴(30)的轴向间隔设置在所述保持架(40)上;所述第一组楔块元件(61)和所述第二组楔块元件(62)均包括沿所述外轴(30)的周向均匀布置的多个双向楔块(60);所述双向楔块(60)的转动范围由所述限位架(50)限制;所述第一组楔块元件(61)在所述外轴(30)和所述第一内轴(10)之间选择性地传递旋转动力,所述第二组楔块元件(62)在所述外轴(30)和所述第二内轴(20)之间选择性地传递旋转动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40)、所述限位架(50)和所述外轴(30)同轴设置;所述保持架(40)的内环面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内轴(10)的所述大直径轴段(11)的外环面接触,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内轴(20)的外环面接触;所述限位架(50)的外环面与所述外轴(30)的内环面接触;所述保持架(40)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内轴(10)、所述第二内轴(20)和所述限位架(50)转动,所述限位架(50)可相对于所述外轴(30)转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50)包括环形的限位架本体(51),所述限位架本体(51)开设有沿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组限位槽和第二组限位槽;所述第一组限位槽与所述第一组楔块元件(61)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组限位槽与所述第二组楔块元件(62)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组限位槽和所述第二组限位槽均包括沿着所述限位架本体(51)的周向均匀设置的多个限位槽(52);所述双向楔块(60)与所述限位槽(52)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双向楔块(60)沿所述第一内轴(10)或所述第二内轴(20)径向的外侧端位于所述限位槽(52)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40)包括环形的保持架本体(41);所述保持架本体(41)开设有沿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组安装槽和第二组安装槽;所述第一组安装槽和所述第二组安装槽均包括沿着所述保持架本体(41)的周向均匀设置的多个安装槽(42);所述安装槽(42)与所述限位槽(52)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双向楔块(60)沿所述第一内轴(10)或所述第二内轴(20)径向的内侧端位于所述安装槽(42)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组安装槽内相邻的所述安装槽(42)被沿轴向延伸设置的保持块(43)间隔开;所述保持块(43)上设置弹性元件安装座(44);弹性元件(70)的一端抵接所述双向楔块(60),另一端与所述弹性元件安装座(44)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旭亮
申请(专利权)人:周旭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