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润滑脂二次分配系统及轴承自动换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1756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轴承润滑脂二次分配系统及轴承自动换脂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直驱主轴承上部润滑脂较少而干摩擦和下部润滑脂堆积的技术问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抽吸润滑脂的吸排装置,定义轴承内因重力和轴承旋转作用而导致润滑脂聚集较多的区域为多脂区、润滑脂聚集较少的区域为少脂区,吸排装置的进口与轴承的多脂区对应的至少一个排脂口连通,吸排装置的出口与轴承的少脂区对应的至少一个注脂口连通,以将轴承内多脂区多余的润滑脂抽入轴承内的少脂区。轴承内润滑脂能够均匀分布不仅确保了轴承的良好润滑,而且可防止因轴承堆积而导致轴承运转受阻发热的问题,降低轴承的启动阻力,避免润滑脂浪费。避免润滑脂浪费。避免润滑脂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润滑脂二次分配系统及轴承自动换脂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润滑脂二次分配系统及轴承自动换脂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润滑领域,对于无法设置在密封壳体内部的轴承,很难采用润滑油进行润滑,而是一般采用流动性较差的润滑脂进行润滑,如风力发电设备和工程机械等设备中的大型轴承,利用润滑脂粘稠度较大、不易流出的特点,在轴承内、外圈之间的润滑空间完全密封的情况下,不易大量流出。
[0003]以风力发电机的主轴承为例,直驱主轴承尺寸庞大,且为竖直安装,该轴承在润滑时通过向轴承内加注润滑脂进行润滑,但是在使用中发现轴承下部润滑脂堆积较多,而在轴承上部缺少润滑脂,即润滑脂因为重力作用会朝向下部流动,这就导致轴承上部缺少润滑脂而导致摩擦副干摩擦,使轴承磨损严重,而轴承下部润滑脂堆积较多,也不利于轴承的良好润滑,考虑以上问题,有些技术人员提出增加向轴承供给的润滑脂的量的方式进行解决,但是实际效果不佳,因为即使加注更多的润滑脂,润滑脂依然会缓慢朝向下部移动,轴承上部依然缺少润滑脂,而且还会导致轴承内的润滑脂量过多,对轴承密封造成过多压力导致轴承漏脂严重、导致轴承运转时温升较大、导致轴承的启动阻力增大,影响轴承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润滑脂二次分配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直驱主轴承上部润滑脂较少而干摩擦和下部润滑脂堆积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轴承润滑脂二次分配系统的轴承自动换脂系统。
[0005]本技术的轴承润滑脂二次分配系统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轴承润滑脂二次分配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抽吸润滑脂的吸排装置,定义轴承内因重力和轴承旋转作用而导致润滑脂聚集较多的区域为多脂区、润滑脂聚集较少的区域为少脂区,吸排装置的进口与轴承的多脂区对应的至少一个排脂口连通,吸排装置的出口与轴承的少脂区对应的至少一个注脂口连通,以将轴承内多脂区多余的润滑脂抽入轴承内的少脂区。
[0007]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08]采用以上方案,在使用时,通过吸排装置将轴承内润滑脂聚集较多的区域中的润滑脂抽出并导入到轴承上部润滑脂缺少的区域,使得润滑脂在轴承内的分布趋于均匀,由于润滑脂流动性差,频繁的二次分配可以使得轴承内基本维持润滑脂均匀分布的状态,达到一种良好润滑的平衡状态,该方案对于直驱主轴承这类直立且直径较大的轴承来说,具有很好的效果,通过控制吸排装置的抽吸频率,一般其抽吸频率要远远大于向轴承内加注润滑脂的频率,例如可以每5分钟抽吸一次;该方案仅仅增加几个吸排脂器以及配套的管路,即可实现润滑脂的二次分配功能,实现润滑脂的体外循环,轴承内润滑脂能够均匀分布
不仅确保了轴承的良好润滑,而且可以防止因轴承堆积而导致轴承运转受阻发热的问题,降低轴承的启动阻力,而且还能够使得轴承内的润滑脂得到充分而合理的使用,避免润滑脂浪费,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吸排装置为电动吸排脂器。电动吸排脂器具有动作迅速、工作周期短、体积小巧、安装方便等优点,很适合应用于需要频繁抽吸润滑脂的场景下。
[0010]进一步的,吸排装置的出口与轴承的少脂区对应的注脂口之间设置有至少三通道的切换阀门,切换阀门的支路上连接有用于收集废旧润滑脂的废脂收集箱,通过切换阀门切换可将吸排装置抽吸的润滑脂选择性的供给废脂收集箱与轴承的少脂区两者之一。切换阀门的设置使得轴承在大部分时间内可以进行由多脂区向少脂区流动的工作循环,而在需要更换润滑脂时切换至废脂收集箱,从而将使用一段时间后品质下降的废旧润滑脂排出轴承,实现废脂收集的功能。
[0011]更近一步的,系统包括控制器,切换阀门与轴承的多脂区的排脂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管路内润滑脂的品质的油品检测装置,以在检测到润滑脂品质低于设定值时由控制器控制切换阀门切换至吸排装置与废脂收集箱连通。油品检测装置的设置使得切换阀门的动作可以自动执行,即由油品检测装置自动检测润滑脂的品质,在润滑脂的品质较好时,润滑脂正常进行体外循环,而在润滑脂的品质低于润滑要求时,自动切换至废脂收集箱一路,使得废旧无法继续使用的润滑脂可以自动导入废脂收集箱中,实现润滑脂的合理有效利用。
[0012]在以上两方案的前提下,所述废脂收集箱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进脂口和出脂口,箱体内具有用于容纳废脂的空腔,空腔内设有至少一根排气管,每根排气管上设有多个用于排气和排出从废脂中离析出来的基础油的小孔,排气管通过箱体上设置的排气通道与外部大气相通,排气管还通过小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排气通道上设有集油腔以用于收集从排气管流出的基础油,集油腔分为气腔和油腔,排气管通入气腔,气腔上还设置有供集油腔内的空气排出的出气口,废脂从进脂口进入空腔后将空腔内的空气和离析状态的基础油从小孔排入排气管,基础油和空气从排气管通入气腔后,基础油进入油腔、空气从出气口排出。废脂收集箱的功能不仅是收集废旧润滑脂,而且还能将润滑脂中裹挟的气体排出,使得收集的润滑脂体积尽可能的小,方便润滑脂的储存。
[0013]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为柱形壳体结构,箱体的所述空腔为沿轴向的等截面结构;排气管沿箱体的轴向延伸,排气管为刚性管,排气管上滑动套设有活塞,活塞的外周面与空腔的腔壁滑动密封配合。活塞结构更方便清理废脂。
[0014]更近一步的,废脂收集箱包括用于检测箱体内废脂量多少的检测模块,检测模块可检测箱体内废脂的液位;检测模块可检测活塞的位置以推算箱体内废脂的液位。检测模块的设置可以方便的计量废脂收集箱内收集了多少废旧润滑脂,以便控制轴承内的润滑脂的量。
[0015]进一步的,轴承润滑脂二次分配系统用于安装在主轴轴承上,所述切换阀门具有四通道,第四通道通过管路导入偏航轴承的摩擦片和/或齿圈处以将吸排装置抽吸的废旧润滑脂注入偏航轴承的摩擦片和/或齿圈。四通道的切换阀门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在正常润滑时进行体外循环,在润滑脂品质不足以满足主轴轴承的润滑需求但是还能满足偏航轴承的润滑需求时切换至导入偏航轴承中,当润滑脂的品质也不满足偏航的润滑需求时可切换
至导入废脂收集箱,从而实现润滑脂的合理有效利用。
[0016]进一步的,所述切换阀门为三位四通电磁阀。
[0017]进一步的,多脂区的排脂口至少脂区的注脂口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磁过滤装置以过滤废脂中的铁磁性颗粒。磁过滤装置的设置可以将轴承摩擦副产生的金属颗粒从润滑脂中逐渐剥离出来,使得润滑脂的品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从而延长润滑脂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润滑脂的利用率。
[0018]本技术的轴承自动换脂系统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9]轴承自动换脂系统包括轴承润滑脂二次分配系统和用于向轴承内加注新的润滑脂的注脂系统,注脂系统包括润滑泵、分配器和管路等;轴承润滑脂二次分配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抽吸润滑脂的吸排装置,定义轴承内因重力和轴承旋转作用而导致润滑脂聚集较多的区域为多脂区、润滑脂聚集较少的区域为少脂区,吸排装置的进口与轴承的多脂区对应的至少一个排脂口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轴承润滑脂二次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抽吸润滑脂的吸排装置,定义轴承内因重力和轴承旋转作用而导致润滑脂聚集较多的区域为多脂区、润滑脂聚集较少的区域为少脂区,吸排装置的进口与轴承的多脂区对应的至少一个排脂口连通,吸排装置的出口与轴承的少脂区对应的至少一个注脂口连通,以将轴承内多脂区多余的润滑脂抽入轴承内的少脂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润滑脂二次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排装置为电动吸排脂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润滑脂二次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吸排装置的出口与轴承的少脂区对应的注脂口之间设置有至少三通道的切换阀门,切换阀门的支路上连接有用于收集废旧润滑脂的废脂收集箱,通过切换阀门切换可将吸排装置抽吸的润滑脂选择性的供给废脂收集箱与轴承的少脂区两者之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润滑脂二次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控制器,切换阀门与轴承的多脂区的排脂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管路内润滑脂的品质的油品检测装置,以在检测到润滑脂品质低于设定值时由控制器控制切换阀门切换至吸排装置与废脂收集箱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轴承润滑脂二次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脂收集箱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进脂口和出脂口,箱体内具有用于容纳废脂的空腔,空腔内设有至少一根排气管,每根排气管上设有多个用于排气和排出从废脂中离析出来的基础油的小孔,排气管通过箱体上设置的排气通道与外部大气相通,排气管还通过小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排气通道上设有集油腔以用于收集从排气管流出的基础油,集油腔分为气腔和油腔,排气管通入气腔,气腔上还设置有供集油腔内的空气排出的出气口,废脂从进脂口进入空腔后将空腔内的空气和离析状态的基础油从小孔排入排气管,基础油和空气从排气管通入气腔后,基础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民章赵大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奥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