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透明产品的无痕脱模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634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针对透明产品的无痕脱模模具,包括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所述定模部分中设置有定模仁,动模部分中设置有动模仁,所述的定模仁和动模仁能够在合模时共同合围形成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仁内活动连接有第一定模镶块和第二定模镶块,所述第一定模镶块和第二定模镶块的顶端均设置有弹簧,并且所述第一定模镶块内设置有与型腔相连通的料道,所述动模部分中还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开设有斜导孔,在定模部分的底部连接有锁止块,所述锁止块上连接有与所述斜导孔相配的斜导柱,所述斜导孔与斜导柱之间还设置有延迟间隙,所述滑块朝向型腔的一端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延时镶针,所述滑块延时镶针远离型腔的一端设置有弹簧。一端设置有弹簧。一端设置有弹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透明产品的无痕脱模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是一种针对透明产品的无痕脱模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在利用注塑模具生产透明的塑料制品时,由于该类制品是透明的,因此非常容易在其表面留下脱模时顶杆顶出的印痕,不仅会影响透明塑料制品的外观,同时摸起来还会有比较明显的凹凸感。在外观要求较高的条件下,这种印痕是不允许的,因此严重的制约了相关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0003]同时,对于外观面要求较高的制品,由于其外观面较为光滑,在脱模时非常容易与定模仁部分发生粘连,这样制品容易在开模的瞬间发生位移,而当制品中存在倒扣结构时,一旦制品在抽倒扣动作完成之前就发生位移,非常容易导致制品的损伤,出现残次品的几率大大增加。
[0004]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能够在保证正常顶出动作的前提下,不会在透明产品表面留下顶出痕迹的模具。
[0006]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针对透明产品的无痕脱模模具,包括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所述定模部分中设置有定模仁1,动模部分中设置有动模仁2,所述的定模仁1和动模仁2能够在合模时共同合围形成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仁1内活动连接有第一定模镶块3和第二定模镶块4,所述第一定模镶块3和第二定模镶块4的顶端均设置有弹簧5,并且所述第一定模镶块3内设置有与型腔相连通的料道,
[0007]所述动模部分中还滑动连接有滑块6,所述滑块6上开设有斜导孔7,在定模部分的底部连接有锁止块8,所述锁止块8上连接有与所述斜导孔7相配的斜导柱9,所述斜导孔7与斜导柱9之间还设置有延迟间隙10,所述滑块6朝向型腔的一端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延时镶针11,所述滑块延时镶针11远离型腔的一端设置有弹簧5,
[0008]所述型腔的纵向端面成T字型,它由相互连通的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两部分组成,所述第一定模镶块3和第二定模镶块4与水平部分相匹配,所述滑块延时镶针11与竖直部分相匹配,所述滑块6的底边处设置有格挡部12,所述格挡部12在合模时位于竖直部分的下方,且格挡部12的厚度为n,
[0009]所述动模部分中还设置有顶杆板13,所述顶杆板13上设置有第一顶杆14和第二顶杆15,所述第一顶杆14的顶端与第一定模镶块3中的料道部分相匹配,而第二顶杆15则与格挡部12相匹配,所述第一顶杆14的底端设置有限位部16,所述限位部16位于开设在顶杆板13内的延时槽17中,在合模状态下,所述限位部16与延时槽17底端面之间的距离为n。
[0010]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1]本种结构形式的针对透明产品的无痕脱模模具,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的注塑模具在生产对外观要求较高的透明产品时,容易在产品的外观面留下顶出痕迹的问题,设计出一种特殊的结构。它将脱模用的一种顶杆设置在与浇口料道对应的位置上,脱模时顶杆不会与产品的外观面接触,而是通过残留的料柄部分将产品从型腔中顶出,而另一种顶杆则顶在产品的边沿处,同时与产品边沿对应的顶杆并不参与成型,因此也不会在产品表面留下痕迹。同时配合以通过弹簧控制的镶块、镶针结构,来保证在开模的瞬间产品不会随着定模侧的动作而发生位移,进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并且这种模具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针对的产品和顶杆之间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针对透明产品的无痕脱模模具,包括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所述定模部分中设置有定模仁1,动模部分中设置有动模仁2,所述的定模仁1和动模仁2能够在合模时共同合围形成型腔,在定模仁1内活动连接有第一定模镶块3和第二定模镶块4,所述第一定模镶块3和第二定模镶块4的顶端均设置有弹簧5,并且所述第一定模镶块3内设置有与型腔相连通的料道,
[0015]所述动模部分中还滑动连接有滑块6,所述滑块6上开设有斜导孔7,在定模部分的底部连接有锁止块8,所述锁止块8上连接有与所述斜导孔7相配的斜导柱9,所述斜导孔7与斜导柱9之间还设置有延迟间隙10,所述滑块6朝向型腔的一端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延时镶针11,所述滑块延时镶针11远离型腔的一端设置有弹簧5,
[0016]所述型腔的纵向端面成T字型,它由相互连通的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两部分组成,所述第一定模镶块3和第二定模镶块4与水平部分相匹配,所述滑块延时镶针11与竖直部分相匹配,所述滑块6的底边处设置有格挡部12,所述格挡部12在合模时位于竖直部分的下方,且格挡部12的厚度为n,
[0017]所述动模部分中还设置有顶杆板13,所述顶杆板13上设置有第一顶杆14和第二顶杆15,所述第一顶杆14的顶端与第一定模镶块3中的料道部分相匹配,而第二顶杆15则与格挡部12相匹配,所述第一顶杆14的底端设置有限位部16,所述限位部16位于开设在顶杆板13内的延时槽17中,在合模状态下,所述限位部16与延时槽17底端面之间的距离为n。
[0018]本技术实施例的针对透明产品的无痕脱模模具的工作过程如下:合模时,定模仁1和动模仁2共同合围形成型腔,成型机通过设置在第一定模镶块3内的料道向型腔中注入熔融状态的物料,物料充满型腔后冷却并形成制品,该制品的纵向端面为T字型;在合模状态下,所有的弹簧5都处于压缩状态;
[0019]制品成型后,在成型机的带动下,定模部分与动模部分分离,开模的瞬间,定模仁1与动模仁2分开,但在弹簧5的作用下,第一定模镶块3和第二定模镶块4仍然会压在制品上,具体说是压在制品的水平部分上,从而防止制品因与定模仁之间粘连而发生位移;在这一
过程中,由于在斜导孔7和斜导柱9之间留有延迟间隙10,因此斜导柱9在初始阶段的运动只是用于弥补上述延迟间隙10,但并不会驱动滑块6运动,也就是说此过程中滑块6也会对制品形成限制,从而保证制品在开模的初始阶段不运动,保证其能够与定模仁1顺畅分离;
[0020]当开模距离达到斜导柱9能够与斜导孔7的内壁接触的程度时,斜导柱9的纵向运动会转化为滑块6的水平运动,滑块6朝着远离型腔的方向运动,同样地,在滑块6运动的初始阶段,在弹簧5的作用下,滑块延时镶针11仍然会顶在制品的竖直部分上,从而保证竖直部分能够顺畅地与滑块6分离;同时滑块6底边沿处的格挡部12也离开竖直部分的下方;
[0021]上述工序结束后,顶杆板13动作,带动第一顶杆14和第二顶杆15共同向上运动,由于此时第二顶杆15的顶端与制品竖直部分的底边沿之间存在为n的距离,而第一顶杆14底端的限位部16与延时槽17的底端面之间的距离也为n,因此两个顶杆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会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透明产品的无痕脱模模具,包括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所述定模部分中设置有定模仁(1),动模部分中设置有动模仁(2),所述的定模仁(1)和动模仁(2)能够在合模时共同合围形成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仁(1)内活动连接有第一定模镶块(3)和第二定模镶块(4),所述第一定模镶块(3)和第二定模镶块(4)的顶端均设置有弹簧(5),并且所述第一定模镶块(3)内设置有与型腔相连通的料道,所述动模部分中还滑动连接有滑块(6),所述滑块(6)上开设有斜导孔(7),在定模部分的底部连接有锁止块(8),所述锁止块(8)上连接有与所述斜导孔(7)相配的斜导柱(9),所述斜导孔(7)与斜导柱(9)之间还设置有延迟间隙(10),所述滑块(6)朝向型腔的一端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延时镶针(11),所述滑块延时镶针(11)远离型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友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日进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