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气化炉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5369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气化炉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其中,一种生物质气化炉输送装置包括:气化炉本体、生物质进料口、碎料组件、双出轴电机以及运输组件;炉栅设置于所述气化炉内;双出轴电机与所述碎料组件连接,且适于驱动所述碎料组件进行碎料;所述运输组件的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碎料组件下方;运输组件的出料口与所述生物质进料口连通;且所述运输组件适于将碎料后的生物质燃料输送至所述生物质进料口。通过碎料装置对秸秆进行自动碎料,将碎料后的生物质燃料通过运输组件自动运输至气化炉本体中进行燃烧,同时,通过运输组件控制碎料进入气化炉本体的频率,从而可以完成生物质燃料的定时定量投入到气化炉本体,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人工成本。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气化炉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质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气化炉输送装置及运输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能源是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存在生物质内的能量。
[0003]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收获后会产生大量的无用秸秆。传统的使用方式是采用直接燃烧的方式进行利用,产生的废弃会严重的污染大气层,因此,现有技术中采用气化炉对其进行使用,在气化炉内一定的热力学条件下,只提供有限氧的情况下使生物质发生不完全燃烧,通过有机物热裂解和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H2、低分子烃等可燃气体。这种可燃气是一种干净、清洁的绿色能源,可作为后继供热或发电使用,在进入气化炉之前,需要对秸秆进行粉碎处理后在进行使用,目前,采用的粉碎方式都是集中式粉碎,或者采用人工进行粉碎,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同时,碎料投入到气化炉中采用的都是人工上料,需要定时添加碎料,导致人工成本太高。
[0004]上述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质气化炉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气化炉输送装置,包括:气化炉本体、生物质进料口、碎料组件、双出轴电机以及运输组件;所述炉栅设置于所述气化炉内;所述双出轴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气化炉本体上;所述双出轴电机与所述碎料组件连接,且适于驱动所述碎料组件进行碎料;所述运输组件的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碎料组件下方;所述运输组件的出料口与所述生物质进料口连通;且所述运输组件适于将碎料后的生物质燃料输送至所述生物质进料口。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运输组件包括壳体、传送带、驱动机构、接料板以及多个输送仓;所述传送带设置于所述运输组件的进料口以及出料口之间;多个所述输送仓固定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适于带动所述传送带转动;所述接料板设置于所述运输组件的出料口内,且适于将输送仓中的生物质燃料输送至所述运输组件的出料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靠近所述出料口侧的输送仓的料斗朝下设置;所述传送带远离所述出料口侧的输送仓的料斗朝上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轮、可调轮以及输送电机;所述固定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上端;所述可调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下端;
所述传送到套分别套设在所述固定轮以及所述可调轮上;所述输送电机的转子与所述固定轮啮合,且适于在转动时带动所述固定轮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转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轮的两端穿过所述壳体并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两侧的调节机构上;所述调节机构滑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且通过锁死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下端的侧壁开设有捅料口以及盖板;所述盖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捅料口处。
[00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下端还开设有催化剂投放口。
[0013]进一步的,所述碎料组件包括碎料仓、碎料刀以及载物仓;所述载物仓插入所述碎料仓的底部;所述碎料刀穿过所述碎料仓,且与所述双出轴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碎料刀包括转动漏料筒、卡接轴以及固定板;所述卡接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转动漏料筒与所述卡接轴同轴且卡接;所述转动漏料筒适于在转动时将所述卡接轴沿轴向推动;所述卡接轴适于在未受到转动漏料筒的压力时,通过复位弹簧进行复位;所述卡接轴与所述载物仓固定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生物质气化炉输送方法,包括如上述的生物质气化炉输送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碎料组件对生物质燃料进行碎料;碎料后的生物质燃料进入运输组件进行输送;通过运输组件将碎料后的生物质燃料输送至气化炉本体中进行燃烧。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气化炉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其中,一种生物质气化炉输送装置包括:气化炉本体、生物质进料口、碎料组件、双出轴电机以及运输组件;所述炉栅设置于所述气化炉内;所述双出轴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气化炉本体上;所述双出轴电机与所述碎料组件连接,且适于驱动所述碎料组件进行碎料;所述运输组件的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碎料组件下方;所述运输组件的出料口与所述生物质进料口连通;且所述运输组件适于将碎料后的生物质燃料输送至所述生物质进料口。通过碎料装置对秸秆进行自动碎料,并将碎料后的生物质燃料通过运输组件自动运输至气化炉本体中进行燃烧,同时,通过运输组件控制碎料进入气化炉本体的频率,从而可以完成生物质燃料的定时定量投入到气化炉本体,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生物质气化炉输送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生物质气化炉输送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碎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碎料组件的剖视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不带碎料仓的碎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另一种碎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生物质气化炉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运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运输组件的剖视图。
[0027]图中:110、气化炉本体;120、炉栅;130、碎料组件;131、碎料仓;132、碎料刀;1321、转动漏料筒;1321a、漏料口;1321b、限位块;1322、卡接轴;1322a、连接块;1322b、推杆;1323、固定板;1324、限位柱;1325、复位弹簧;1326、转轴;1326a、限位板;1327、双刃刀;133、载物仓;140、双出轴电机;141、滚轮;150、生物质进料口;160、运输组件;161、壳体;162、传送带;163、驱动机构;1631、固定轮;1632、可调轮;1633、输送电机;1634、调节机构;164、接料板;165、输送仓;166、捅料口;167、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9]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生物质气化炉输送装置,包括气化炉本体110、炉栅120、碎料组件130以及双出轴电机140;所述炉栅120设置于所述气化炉内;所述双出轴电机140的一端伸入所述气化炉本体110中,并通过滚轮141滚动连接在所述炉栅120的下部,且适于在转动时带动炉栅120进行转动;所述双出轴电机140的另一端与所述碎料组件130连接,且适于驱动所述碎料组件130进行碎料。通过在气化炉中加装碎料组件130对秸秆进行碎料,采用双出轴电机140对碎料组件130进行驱动的同时,对气化炉中的炉栅120进行转动,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气化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炉本体、生物质进料口、碎料组件、双出轴电机以及运输组件;所述炉栅设置于所述气化炉内;所述双出轴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气化炉本体上;所述双出轴电机与所述碎料组件连接,且适于驱动所述碎料组件进行碎料;所述运输组件的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碎料组件下方;所述运输组件的出料口与所述生物质进料口连通;且所述运输组件适于将碎料后的生物质燃料输送至所述生物质进料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气化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组件包括壳体、传送带、驱动机构、接料板以及多个输送仓;所述传送带设置于所述运输组件的进料口以及出料口之间;多个所述输送仓固定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适于带动所述传送带转动;所述接料板设置于所述运输组件的出料口内,且适于将输送仓中的生物质燃料输送至所述运输组件的出料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气化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靠近所述出料口侧的输送仓的料斗朝下设置;所述传送带远离所述出料口侧的输送仓的料斗朝上设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气化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轮、可调轮以及输送电机;所述固定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上端;所述可调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下端;所述传送到套分别套设在所述固定轮以及所述可调轮上;所述输送电机的转子与所述固定轮啮合,且适于在转动时带动所述固定轮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转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京王一恒柴龙坤王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鼎梁格林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