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茂生专利>正文

束线隔离座的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969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束线隔离座的改进结构,其是在束线隔离座的扣座一后缘延伸出一较小的框体,使扣座后缘二侧形成凸肩,该框体的内侧向上延伸出一挠性突扣,又,该扣座的后缘上层较内缩处设有卡笋,且扣座的后缘中层向框体方向依序设有与卡笋平行的转折槽及卡槽,如此,扳动扣座便可使卡笋与卡槽卡合;为提供框体的插置及挠性突扣与凸肩的夹扣,便在金属板上冲出一浮突穿槽。当手直接压按突扣,便可将束线隔离座卸下,其在拆、装无需借用任何工具。(*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束线隔离座的改进结构,其是针对各式束线隔离座而设计的,可让该束线隔离座在安装及拆卸时无需使用任何工具,即可视实际需要,让框体与扣座呈水平或垂直的形态,被安设于金属板的穿槽上。公知的束线隔离座的结构不同,大致可分为背胶式及插入式二种,其中背胶式是在束线隔离座1的扣座10下方延伸出一底板11,该底扳11下设一双面胶12(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通过双面胶12的粘着力,可直接将其粘贴于金属板20上其最大的缺陷在于该金属板20的表面若未清洁干净(如尚附着有金属屑、灰尘或油渍等),让双面胶12的部分沾粘灰尘,就会降低原有的粘着力,倘若稍微用力地压入电源线,或调整时拉动电源线,则易让束线隔离座1的底板11松动,如此,想再次将束线隔离座1的底板11粘住于金属扳20上的机率已很小。插入式是在束线隔离座3的扣座30下方延伸出一水平的挠性弧板3 1(如图2所示),该挠性弧板31的下方延伸出一垂柱32,该垂柱32的底部两侧向上各延伸出一外开的倒勾棘刺33,利用该倒勾棘刺33可直接插置于金属板20表面开设的穿孔21上,让倒勾棘刺33的外开部可与穿孔21周缘的金属板20抵触,通过挠性弧板3 1与倒勾棘刺33的外开部将穿孔21夹压住,倘若要卸下束线隔离座3,则需通过尖嘴钳的夹压,将外开部的倒勾棘刺33夹合于垂柱32,使得倒勾棘刺33能穿过穿孔21,如此,才能将整个束线隔离座3取出于金属板20的穿孔21外;其最大的缺陷在于取出束线隔离座3需通过工具,并需从金属板20的背面去夹压倒勾棘刺33,才能将整个束线隔离座3取出,其次,受外力的扭动影响,易让整个束线隔离座3转动一方向,或因调整时拉动电源线,则易让束线隔离座3的垂柱32受到剪力的作用而产生变形或断裂,创作者是以其来激发创作构思。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束线隔离座的改进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涉及一种束线隔离座的改进结构,其是在束线隔离座的扣座后缘延伸出一较小的框体,使扣座后缘二侧形成凸肩,该枢体的内侧向上延伸出挠性突扣,故可看出扣座与框体是呈水平的状态,为提供框体的插置及提供挠性突扣与凸肩的夹扣,便在金属板上冲出一浮突的穿槽,在束线隔离座插置后,受穿槽的限制约束而不转动;其次,为让扣座能被扳向上,使其与框体呈垂直的状态,故于扣座与框体的衔接处设有转折槽、卡槽及卡笋,即于扣座的后缘上层较内缩处设有卡笋,且于扣座的后缘中层向框体方向依序设有与卡笋平行的转折槽及卡槽,使得扣座后缘具挠性。如此,扳动扣座便可使卡笋与卡槽卡合,以达到扣座与框体能呈垂直的状态。按照本技术所述的束线隔离座的改进结构,其中,所述扣座为二侧延伸出将电源线围住的相向勾体,该相向勾体顶部呈下斜交错的相叠状态;其中,所述扣座为二侧延伸出将电源线围住的二扣体,该二扣体的衔接部均具有相互扣合的定位槽及定位榫。经由本技术的实施可获致下列的优点1、正面压按突扣便可将束线隔离座卸下,而无需使用任何工具;2、设有转折槽、卡槽及卡笋,可扳动扣座使卡笋与卡糟卡合,以达到扣座与框体呈垂直的目的;3、束线隔离座插置于金属板的穿槽上,可受穿槽的限制约束而不转动;4、扣座与框体可呈水平或垂直的形态,再将框体插置于金属板的穿槽上,以适实际的需要。为了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功能、作用、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见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述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简要说明图1是公知的背胶式束线隔离座的立体图;图2是公知的插入式束线隔离座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束线隔离座的改进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束线隔离座插置穿槽前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束线隔离座插置穿槽后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束线隔离座另一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图。请参见图3,其是本技术束线隔离座的改进结构的立体图,图中揭示一种束线隔离座的改进结构,其是在束线隔离座4的扣座40一侧边延伸出一较小的框体50,使扣座40后缘二侧形成凸肩41,该框体50的内侧向上延伸出挠性突扣51,其次,为让扣座40能被扳向上,使其与框体50呈垂直的状态,故于扣座40后缘与框体50的衔接处设有卡笋42、转折槽43及卡槽44,即于扣座40的后缘上层较内缩处设有卡笋42,且于扣座40的后缘中层向框体50方向依序设有与卡笋42平行的转折槽43及卡槽44,使得扣座40后缘具挠性如此,扳动扣座40向上(如图4所示),便可使卡笋42与卡槽44卡合,以达到扣座40与框体50呈垂直的目的,又,为供框体50的插置及挠性突扣51的扣合,便在金属板60上冲出一浮突的穿槽61,让束线隔离座4的框体50插置后,能受凸肩41及挠性突扣51的阻挡而定位,使束线隔离座4不脱离穿槽61(如图5所示),而框体50能受穿槽61的限制约束而不转动;若要将束线隔离座4卸下,则仅需压下突扣51,再同时将框体50推出即可,前述的扣座40为二侧延伸出将电源线围住的相向勾体45,该相向勾体45顶部是呈下斜交错的相叠状态。如图6所示,其是本技术束线隔离座另一结构的立体图,若与图4比较,则可发现其间的差异仅在于扣座70的结构造型,该扣座70为二侧延伸出将电源线围住的二扣体71、72,其中,每一扣体71、72的衔接部均具有可相互扣合的定位槽711、721及定位榫712、722。如图7所示,其是本技术实施例图,图中揭示一角板80的近折角处设有一浮突的穿槽81,在束线隔离座4的框体50插置后,于二勾体45内可压入数根电源线81,让电源线82能被整齐地排列,而不会散乱,让电源线82能接受于束线隔离座4的扣座40,而不被折角刮破电源线82绝缘层,进以提高电源线的使用寿命及安全。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束线隔离座的改进结构,可视实际的需要,将扣座与框体设置呈水平或垂直的形态,再将框体穿设于穿槽上,该束线隔离座可被快速拆、装,又无需使用任何工具,且框体与穿槽结合后不会转动,在实用上所具进步性已毋庸置疑,又本技术的创新构造亦不曾见于同类产品及公开使用,申请前更未见于诸类刊物上,其符合新颖性的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结构,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或直接或间接运用于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皆包含于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束线隔离座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是在束线隔离座的扣座后缘延伸出一较小的框体,该框体的内侧向上延伸出挠性突扣,且扣座的后缘上层较内缩处设有卡笋,又于扣座的后缘中层向框体方向依序设有与卡笋平行的转折槽及卡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束线隔离座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是在束线隔离座的扣座后缘延伸出一较小的框体,该框体的内侧向上延伸出挠性突扣,且扣座的后缘上层较内缩处设有卡笋,又于扣座的后缘中层向框体方向依序设有与卡笋平行的转折槽及卡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线隔离座的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茂生
申请(专利权)人:林茂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