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结构、定位装置及固晶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5534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固晶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光结构、定位装置及固晶机,导光结构包括本体,本体的一侧开设有一入光口,本体远离入光口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出光口和第二出光口,第一出光口和入光口连通形成第一腔体,第二出光口和入光口连通形成第二腔体,本体内设置有可活动的反射组件,反射组件经活动可闭合和打开第一腔体,当反射组件打开第一腔体时,光线可以直接通过入光口和第一出光口进入第一腔体,当反射组件闭合第一腔体时,光线经过反射组件反射并通过入光口和第二出光口进入第二腔体,反射组件经活动可闭合和打开第一腔体,在不用移动设备位置的情况下,减少了路程时间,结构设计简单,提高效率,解决了精确定位芯片效率不高的问题。片效率不高的问题。片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光结构、定位装置及固晶机


[0001]本技术涉及固晶机
,特别涉及一种导光结构、定位装置及固晶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芯片的尺寸越来越小,对获取芯片图像速度要求也越来也高。现有技术中有通过单个镜头对准芯片进行拍摄识取位置,这这种方式因需要的镜头的倍数高,所拍摄的范围有限,因此寻找到较小尺寸的芯片会耗费大量时间;因此市面上出现了设置倍数不同的两个镜头的方式,低倍镜头初步定位、再高倍镜精定位,但这种方式中,两个镜头单独设置,需要低倍镜头和高倍镜头分两次到达芯片上方拍摄,即需要花费两段路程的时间,存在精确定位芯片的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精确定位芯片的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光结构、定位装置及固晶机。
[0004]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导光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侧开设有一入光口,所述本体远离所述入光口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出光口和第二出光口,所述第一出光口和所述入光口连通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二出光口和所述入光口连通形成第二腔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可活动的反射组件,所述反射组件经活动可闭合和打开第一腔体。
[0005]优选地,所述反射组件经活动打开第一腔体时,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连通;所述反射组件经活动闭合第一腔体时,进入所述入光口的光线经所述反射组件反射后照向所述第二出光口。
[0006]优选地,所述反射组件包括第一反光镜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的第二反光镜,所述第一反光镜经转动可闭合打开第一腔体。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腔体靠近入光口的内壁开设有缺口,所述第一反光镜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缺口内,所述第一反光镜转动打开所述第一腔体时,所述第一反光镜收纳于所述缺口内。
[0008]优选地,界定所述第一反光镜连接于所述缺口内的一端为限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腔体内壁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第一反光镜转动闭合所述第一腔体时,所述第一反光镜的自由端抵接所述限位结构。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光镜和所述第二反光镜平行设置。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光镜的限定端处设有一转轴以及和所述转轴电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控制所述转轴带动所述第一反光镜转动闭合或打开所述第一腔体。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光镜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反光镜的长度。
[0012]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包括第一摄像装置、第二摄像装置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结构,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和第二摄像装置分别与两个
出光口配合。
[0013]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固晶机,所述固晶机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结构。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导光结构、定位装置及固晶机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本技术的导光结构,包括本体,本体的一侧开设有一入光口,本体远离入光口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出光口和第二出光口,第一出光口和入光口连通形成第一腔体,第二出光口和入光口连通形成第二腔体,本体内设置有可活动的反射组件,反射组件经活动可闭合和打开第一腔体,该设置中当反射组件打开第一腔体时,光线可以直接通过入光口和第一出光口进入第一腔体,而当反射组件闭合第一腔体时,光线经过反射组件反射并通过入光口和第二出光口进入第二腔体,可以理解的,第一出光口和第二出光口可以对应不同的光学仪器,光学仪器可以是摄像组件,其中,当光线打到被成像物上,反射组件打开第一腔体时,第一腔体对应设置的摄像组件可拾取到被成像物的像,同理,若反射组件关闭第一腔体,光线可经反射组件反射进入第二腔体对应设置的摄像组件,实现不用移动摄像组件的情况下,拾取被成像物的图像,其次,反射组件经活动可闭合和打开第一腔体使得在不用移动设备位置的情况下,即可采用不同的摄像组件对成像物定位,不用两次移动摄像组件来对准成像物,减少了路程时间,结构设计简单,提高效率,解决了精确定位芯片效率不高的问题。
[0016]2、本技术的反射组件经活动打开第一腔体时,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连通;反射组件经活动闭合第一腔体时,进入入光口的光线经反射组件反射后照向第二出光口,该结构可以通过控制反射组件打开或关闭第一腔体,打开第一腔体时,光线可以通过入光口和第一出光口进入第一腔体,关闭第一腔体时,光线先是经过反射组件进行反射到第二腔体对应的入光口,再经过第二出光口进入第二腔体,实现同一缕光线走两个不同的光路,反射组件的设置巧妙,结构简单,增加了其实用性。
[0017]3、本技术的反射组件包括第一反光镜和设置在第二腔体内的第二反光镜,第一反光镜经转动可闭合打开第一腔体,该结构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反光镜打开或关闭第一腔体,打开第一腔体时,光线可以通过入光口和第一出光口进入第一腔体,第一反光镜关闭第一腔体时,光线先是经过第一反光镜反射到第二腔体对应的入光口,再经过第二反光镜反射从入光口进入第二腔体,实现相同的光线经第一反光镜反射进入到不同的腔体,在不用移动整个设备的前提下得到两个不同的光路,提高了整个流程的工作效率,也增加了其实用性。
[0018]4、本技术的第一腔体靠近入光口的内壁开设有缺口,第一反光镜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缺口内,第一反光镜转动打开第一腔体时,第一反光镜收纳于缺口内,当要打开第一腔体时,第一反光镜转动打开第一腔体,可转动的第一反光镜的一端转动收纳于缺口,缺口使得第一反光镜避免受损坏,避免频繁更换第一反光镜,节省了费用,也体现了缺口的实用性。
[0019]5、本技术的界定第一反光镜连接于缺口内的一端为限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腔体内壁设置有限位结构,第一反光镜转动闭合第一腔体时,第一反光镜的自由端抵接限位结构,当第二腔体获取光线时,第一反光镜转动而闭合第一腔体,其中第一反光镜的自由端抵接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的设置首先保证第一反光镜在转动时不会直接落下,避
免直接与工作台发生碰撞而损坏,保护了第一反光镜结构的完整性;其次,第一反光镜的自由端经过转动抵接限位结构时,保证光线能经过第一反光镜反射到第二腔体,该结构保证第二腔体能准确无误的光线,结构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0]6、本技术的第一反光镜和第二反光镜平行设置,第一反光镜与第二反光镜平行设置使得当第一腔体保持闭合的时候,光线经第一反光镜反射到第二反光镜时,光线能规律有序的反射进入第二腔体,方便后续的观察,且第一反光镜与第二反光镜平行设置节约空间。
[0021]7、本技术的第一反光镜的限定端处设有一转轴以及和转轴电连接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控制转轴带动第一反光镜转动闭合或打开第一腔体,该设置使得当第一反光镜要关闭第一腔体时,可以直接通过控制驱动组件,简单快捷,操作精准,避免不必要的损坏。
[0022]8、本技术的第一反光镜的长度大于第二反光镜的长度,第一反光镜的长度大于第二反光镜的长度使得当第一反光镜转动而闭合第一腔体时,其中第一反光镜的自由端直接抵接限位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侧开设有一入光口,所述本体远离所述入光口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出光口和第二出光口,所述第一出光口和所述入光口连通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二出光口和所述入光口连通形成第二腔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可活动的反射组件,所述反射组件经活动可闭合和打开第一腔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组件经活动打开第一腔体时,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连通;所述反射组件经活动闭合第一腔体时,进入所述入光口的光线经所述反射组件反射后照向所述第二出光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组件包括第一反光镜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的第二反光镜,所述第一反光镜经转动可闭合打开第一腔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靠近入光口的内壁开设有缺口,所述第一反光镜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缺口内,所述第一反光镜转动打开所述第一腔体时,所述第一反光镜收纳于所述缺口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伟庄
申请(专利权)人:微见智能封装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