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4119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45
电池单体包括:壳体、端盖、电极端子、电极组件、集流构件和导热构件。壳体具有开口。端盖用于盖合开口。电极端子设置于端盖。电极组件容纳于壳体内。电极组件包括本体和极耳,极耳沿端盖的长度方向从本体的端面延伸出。集流构件用于电连接电极端子和极耳。其中,集流构件包括极耳连接部,极耳连接部沿端盖的厚度方向延伸,并用于连接极耳。极耳连接部设有导热构件,导热构件用于将集流构件的热量传导至壳体的壁部,提高了电池单体的散热速度,从而提高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动力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装置。近年来,为了应对环境问题,汽油价格问题,以及能量存储问题,动力电池的应用已经快速扩展到油电混动车辆、轮船以及能量存储系统等。
[0003]在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中,除了提高电池单体的性能外,安全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用于提高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0005]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壳体、端盖、电极端子、电极组件、集流构件和导热构件。壳体具有开口。端盖用于盖合开口。电极端子设置于端盖。电极组件容纳于壳体内。电极组件包括本体和极耳,极耳沿端盖的长度方向从本体的端面延伸出。集流构件用于电连接电极端子和极耳。其中,集流构件包括极耳连接部,极耳连接部沿端盖的厚度方向延伸,并用于连接极耳。极耳连接部设有导热构件,导热构件用于将集流构件的热量传导至壳体的壁部。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在集流构件的极耳连接部设置导热构件,以在集流构件和壳体之间构建新的导热路径,缩短了从集流构件到壳体之间的导热路径,从而提高集流构件的散热速率,使得集流构件因极耳焊接位置和电极端子焊接位置距离较远、导电路径长,导致的在电池单体的充放电过程中,集流构件发热严重、温升高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集流构件因过度发热引起的电池单体失效、损坏,提高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构件分别与极耳连接部、壳体的壁部接触。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导热构件分别与极耳连接部和壳体的壁部接触,以使集流构件的热量可以通过导热构件直接传导至壳体,减少通过空气或其他导热系数低的部件传导热量,从而提高了集流构件的散热速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集流构件因过度发热引起的电池单体失效、损坏,提高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构件包括第一导热部,第一导热部的导热系数大于集流构件的导热系数。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第一导热部的导热系数配置为大于集流构件的导热系数,以使新建立的导热路径具有更优于电池单体中原始导热路径的导热效率,进一步提高了集流构件的散热速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集流构件因过度发热引起的电池单体失效、损坏,进一步提高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构件包括第二导热部,第二导热部为绝缘材料,且包覆于第
一导热部的外表面。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二导热部包覆于第一导热部的外表面,以使导热构件和壳体之间绝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电池单体内部发生短路,进一步提高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0013]在一些实施中,极耳连接部的厚度方向平行于端盖的宽度方向。极耳连接部在宽度方向上具有第一表面,极耳附接于第一表面。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将极耳连接部的厚度方向配置为平行于端盖的宽度方向,极耳连接部在宽度方向上具有第一表面,便于极耳与极耳连接部的连接。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极耳连接部还具有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在宽度方向上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导热构件的一部分附接于第二表面,另一部分附接于壳体的壁部。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导热构件的一部分配置为附接于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构建了集流构件沿宽度方向的导热路径,以使导热构件与集流构件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导热构件的导热效率,提高了集流构件的散热速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集流构件因过度发热引起的电池单体失效、损坏,进一步提高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宽度方向上,导热构件不超出本体的外表面。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导热构件配置为在宽度方向上不超出本体的外表面,在保证导热构件与集流构件之间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保证导热效率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导热构件在电池单体内部占用太大的空间,及由此导致的导热构件与其他部件之间的干涉或电极组件的浸润困难等问题。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极耳连接部在长度方向上具有面向壳体的壁部的第三表面。导热构件的一部分附接于第三表面,另一部分附接于壳体的壁部。
[0020]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导热构件配置为一部分附接于面向壳体的壁部的第三表面,构建集流构件沿长度方向的导热路径,且进一步增大了导热构件与集流构架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导热构件的导热效率,提高了集流构件的散热速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集流构件因过度发热引起的电池单体失效、损坏,进一步提高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流构件还包括与极耳连接部相交设置的端子连接部。在端盖的厚度方向上,端子连接部位于本体和端盖之间,并用于连接电极端子。
[0022]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端子连接部配置为位于本体和端盖之间,构架了集流构件到端盖之间的导热路径,进一步提高了集流构件的散热速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集流构件因过度发热引起的电池单体失效、损坏,进一步提高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还包括绝缘件。绝缘件包覆于极耳和极耳连接部的外侧。绝缘件与导热构件相对应的区域上设有贯通孔,贯通孔被配置为供导热构件穿过。
[0024]上述技术方案中,绝缘件包覆于极耳和极耳连接部的外侧,用于使电极组件与壳体之间绝缘。在绝缘件与导热构件相对应的区域设置贯通孔,导热构件穿过贯通孔附接于壳体,一方面,贯通孔可以在电池单体的装配过程中起到定位作用;另一方面,避免热导系数较差的绝缘件影响导热构件与壳体之间的导热效率,从而保证集流构件的散热速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集流构件因过度发热引起的电池单体失效、损坏,进一步提高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0025]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箱体和容纳于箱体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
的电池单体。
[0026]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包括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电池。
[0027]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在电池单体中,在集流构件的极耳连接部设置导热构件,以在集流构件和壳体之间构建新的导热路径,缩短了电池单体中原始的导热路径,从而提高集流构件的散热速率,使得集流构件因极耳焊点和电极端子焊点距离较远,导电路径长,导致的在电池单体的充放电过程中,集流构件发热严重、温升高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集流构件因过度发热引起的电池单体失效、损坏,提高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有开口;端盖,用于盖合所述开口;电极端子,设置于所述端盖;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本体和极耳,所述极耳沿所述端盖的长度方向从所述本体的端面延伸出;集流构件,用于电连接所述电极端子和所述极耳;其中,所述集流构件包括极耳连接部,所述极耳连接部沿所述端盖的厚度方向延伸,并用于连接所述极耳,所述极耳连接部设有导热构件,所述导热构件用于将所述集流构件的热量传导至所述壳体的壁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构件分别与所述极耳连接部、所述壳体的壁部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构件包括第一导热部,所述第一导热部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集流构件的导热系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构件包括第二导热部,所述第二导热部为绝缘材料,且包覆于所述第一导热部的外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部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端盖的宽度方向,所述极耳连接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具有第一表面,所述极耳附接于所述第一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道伟白子瑜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