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处理装置及尾气处理装置的装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990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尾气处理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尾气处理装置及尾气处理装置的装配方法。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载体、保温棉和衬套,所述壳体为筒状,所述载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衬套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载体连接在所述衬套上,所述载体通过所述衬套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保温棉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载体上,所述保温棉与所述壳体之间间距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载体能够单独拆除,在载体失效、堵塞等需要更换尾气处理装置的情况下,可对拆除后的载体进行去硫、去磷、去碳或去灰分等处理,也可重新涂镀贵金属,将处理后的载体重新装入壳体中,实现载体的重复利用,避免了载体的浪费,节约制造成本,降低能耗,节能减排。节能减排。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尾气处理装置及尾气处理装置的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尾气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尾气处理装置及尾气处理装置的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市场现有的尾气处理装置都是将载体、保温棉通过加工固定在保护筒体上,无法对载体进行单独拆除,而尾气中产生过量的硫、磷等元素,容易导致尾气处理装置中催化剂化学中毒失效,比能切当尾气中产生过量的灰分,则容易引起尾气处理装置堵塞,当主动、被动再生过程不可消解时,则需要更换尾气处理装置中的过滤部分,尾气处理装置也存在在高温情况下失活的情况。当上述情况发生时,多数情况下都是对尾气处理装置进更换。而更换完成对故障件的处理方式多数情况下是废弃后将载体打碎取出,然后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载体上的贵金属进行提取。载体一般都是通过各种工艺生产成蜂窝状的,工艺复杂,陶瓷需要高温烧制,消耗大量的能源,载体不能重复使用,造成能源与材料的浪费,与节能减排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气处理装置及尾气处理装置的装配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载体不能重复使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载体、保温棉和衬套,所述壳体为筒状,所述载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衬套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载体连接在所述衬套上,所述载体通过所述衬套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保温棉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载体上,所述保温棉与所述壳体之间间距设置。
[0005]可选地,所述衬套包括第一部及连接在所述第一部上的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及所述第二部均为环套状,所述第二部套设在所述第一部内。
[0006]可选地,所述衬套的第二部上沿所述衬套的中心线方向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载体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套设在两个所述衬套的安装通孔内。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之间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第二部通过所述第一部连接在所述第一部上。
[0008]可选地,所述安装通孔的内壁上绕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心线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载体配合的限位突起。
[0009]可选地,所述衬套通过V形抱箍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部上设置有用于与 V形抱箍配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绕所述衬套的中心线方向设置。
[0010]可选地,所述衬套为两个,两个所述衬套分别套设在所述壳体的两端上,所述载体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所述衬套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0011]可选地,所述保温棉通过抱箍连接在所述载体上。
[0012]可选地,所述壳体上沿所述壳体的中心线方向设置有与所述衬套配合的限位挡
边。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尾气处理装置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提供尾气处理装置,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载体、保温棉和衬套,所述壳体为筒状,所述衬套为两个,
[0015]所述衬套包括第一部及连接在所述第一部上的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及所述第二部均为环套状,所述第二部套设在所述第一部内;所述衬套的第二部上沿所述衬套的中心线方向设置有安装通孔;
[0016]两个所述衬套分别为第一衬套及第二衬套,
[0017]将所述保温棉装配在所述载体上;
[0018]将所述第一衬套的第一部套设在所述壳体的一端上;
[0019]将所述装配后的载体及保温棉装入壳体中,所述载体的一端装配在所述第一衬套第二部的安装通孔内;
[0020]将所述第二衬套安装在壳体的另一端上,并使所述载体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衬套的安装通孔内。
[0021]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尾气处理装置及尾气处理装置的装配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载体与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因此载体能够单独拆除,在载体失效、堵塞等需要更换尾气处理装置的情况下,可对拆除后的载体进行去硫、去磷、去碳或去灰分等处理,也可重新涂镀贵金属,将处理后的载体重新装入壳体中,实现载体的重复利用,避免了载体的浪费,节约制造成本,降低能耗,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0022]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尾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尾气处理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尾气处理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显示为图3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壳体1、衬套2、载体3、保温棉4、安装槽5、限位挡边6、限位突起7、安装通孔8。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8]请参阅图1至图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
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9]请参阅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载体3、保温棉4和衬套2。壳体1为筒状,衬套2连接在壳体1上,载体3连接在衬套2上,载体3通过衬套2 与壳体1可拆卸设置在壳体1内,保温棉4可拆卸地设置在载体3上,保温棉4与壳体1之间间距设置。由于载体3与壳体1之间可拆卸连接,因此载体3能够在不被破坏的情况下拆除,便于载体3后续的重复利用。
[0030]保温棉4可拆卸地设置在载体3上,且保温棉4与壳体1之间间距设置,相较于传统的尾气处理装置中保温棉4压填式装配,能够防止保温棉4与载体3或壳体1之间粘连,使载体3在取出的同时保持保温棉4的完整,也使取出的载体3表面的清洁。本实施例转给你,保温棉4通过抱箍连接在载体3上。抱箍连接简单、适用范围广,对零部件的尺寸要求低。
[0031]同时,保温棉4的材质通常为玻璃纤维,保温棉4破坏后产生的玻璃纤维碎屑对人体有害。载体3、保温棉4的重复利用,可节约材料。更换便捷有利于车辆开发以及售后维修。
[0032]本实施例中,衬套2为两个,两个衬套2分别套设在壳体1的两端上,载体3的两端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载体、保温棉和衬套,所述壳体为筒状,所述载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衬套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载体连接在所述衬套上,所述载体通过所述衬套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保温棉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载体上,所述保温棉与所述壳体之间间距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包括第一部及连接在所述第一部上的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及所述第二部均为环套状,所述第二部套设在所述第一部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的第二部上沿所述衬套的中心线方向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载体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套设在两个所述衬套的安装通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之间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第二部通过所述第一部连接在所述第一部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孔的内壁上绕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心线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载体配合的限位突起。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通过V形抱箍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部上设置有用于与V形抱箍配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绕所述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胜王知银杨文广杜含林卢春至曹怀礼
申请(专利权)人:庆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