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980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8
提供一种调节器,由互为不同部件的调压阀体和活塞部构成活塞部和调压阀,将其互相在规定的调节位置压入,通过熔接而固贴并形成为一体,即使固贴部在预料之外破损,调压阀体也关闭,从而防止调压室的异常压力上升,确保安全性,防止从取出口向下游流动,防止下游部件的破损、气密泄漏,确保安全性。在从调压阀体(5)的外周部的调压范围偏离的上游位置,设置有比与活塞部(6)嵌合的嵌合部(53)突出的阶梯(54)。(54)。(5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节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将高压的流体减压至期望的压力时使用的调节器。

技术介绍

[0002]例如日本实开昭52

92436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根据调压室内的压力变动,通过活塞部将调压阀体开闭并控制高压流体的流量的调节器早已为人所知,其被用作例如在向发动机供给积存于燃料箱中的CNG(Compressed Natural Gas:压缩天然气)等高压燃料时等的调压器等。
[0003]图5示出所述现有的调节器的一个示例,将以贯穿主体部1的方式形成的筒状的通路2中的一方的开口端作为高压流体的导入口21,将另一方的开口端作为减压流体的取出口22,在所述导入口21以及取出口22分别配置有用于将高压流体气密地导入的入口盖23以及用于将已调压的调压流体气密地取出的出口盖24。
[0004]另外,阀座3配置在所述通路2中的所述导入口21的内侧,在所述阀座3的内侧设置有阀座片31,且阀座3具有片保持构件33,该片保持构件33为形成有在所述通路2的轴线方向的通孔32的隔壁,在所述通路2的所述阀座片31的下游侧形成有调压室4。
[0005]而且,在所述通路2与所述取出口22之间,由调压阀体5和活塞部6构成的活塞部调压阀7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通路2的轴线方向上滑动,所述调压阀体5具有能够与所述阀座3的阀座片31紧密接触的前端面51且具有两端开放的筒状的连通通路52,所述活塞部6以将所述调压阀体5的所述通路2中的取出口22侧的外周包围的方式形成,且具有比所述调压阀体5大的直径。
[0006]而且,另外,在所述活塞部6中,通过调压弹簧8向所述通路2的导入口21方向施力,调压弹簧8具有规定的载荷且配置在大气室61内,大气室61被设置为在活塞部6的周围与所述调压室4同轴地平行,从所述导入口21导入的高压流体经由在所述阀座3的阀座片保持构件33上形成的通孔32,穿过形成有以与所述阀座片31相向的方式设置的连通通路52的调压阀体5并导入调压室4,并作用于与所述调压阀体5接合的活塞部6,由该作用于所述活塞部6的流体的压力产生的载荷与由在调压室4的相反侧作用于活塞部6的调压弹簧8产生的载荷相平衡,由此,使所述阀座片31与调压阀体5的开口面积变化来控制所述调压室4的流体压力,从而,从取出口22取出已调整为期望的压力的流体。
[0007]另外,在所述图5所示的现有的调节器的减压结构中,从组装时安装所述出口盖24之前的取出口22插入调压弹簧8,然后插入活塞部调压阀7,由于调压弹簧8的载荷所作用的阀座片保持构件33、阀座片31、活塞部调压阀7、主体部1的各尺寸公差以及调压弹簧8的设置点的载荷偏差,制品间的个体差异大。
[0008]另外,在流量切断时,相对于阀座片31的平面按压调压阀体5的圆筒前端,因此,由于阀座片31的接触面的平整度或阀座片31相对于活塞部调压阀7的轴的与调压阀体5的接触面的直角度、调压阀体5与阀座片31的轴偏移,存在因在局部产生应力而使阀座片31破损或出现泄漏缺陷等而导致发展为功能损失的问题。
[0009]因此,本申请人在日本特愿2017

193078号(日本特开2019

67216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调节器,该调节器解决了所述问题点,消除了由调压弹簧8的载荷所作用的阀座片保持构件33、阀座片31、活塞部调压阀7、主体部1的各尺寸的公差和调压弹簧8的设置点的载荷偏差引起的制品间的个体差异,且没有阀座片31的破损或泄漏缺陷等导致的功能损失。
[0010]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该公报中提出的现有的调节器中,形成活塞部调压阀7的圆筒状的调压阀体5和活塞部6分体形成,调压阀体5与阀座片31紧密接触,活塞部6由圆筒体构成,该圆筒体以包围调压阀体5的外周的方式形成并使调压弹簧8进行作用,所述分体形成的形成所述活塞部调压阀7的调压阀体5以及以包围调压阀体5的外周的方式形成的活塞部6形成为,在紧密接触状态下能够插入能够压接的口径,在组装时,将与活塞部6分离的所述调压阀体5从导入口21插入通路2,将活塞部6从取出口22插入通路2,通过在通路2内在轴线方向上的规定位置相互进行插嵌,能够将两者临时固定,在组装时,将从导入口21插入通路2的调压阀体5以及从取出口22插入通路2的活塞部6在期望的轴线方向位置相互嵌合,在调压弹簧8的载荷为指定载荷的位置,通过例如焊接或压入等方法使调压阀体5和活塞部6固贴,由此构成活塞部调压阀7。
[0011]因此,即使相关构件即阀座片保持构件33、阀座片31、活塞部6、调压阀体5、主体部1的各尺寸或调压弹簧8存在载荷偏差等,也能够以规定载荷进行设置,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制品间的个体差异,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组装时一边测量调压弹簧8的载荷一边将调压阀体5和活塞部6固定在指定载荷位置,通常通过焊接等进行固定,但在能够将调压阀体5与活塞部6相互压接并嵌合的情况下,具有以下优点,即,若使用的流体的压力不是高压,则在以压入状态嵌合的临时固定状态下,能够确保强度和气密性,通过废除焊接处理也能够实现降低成本等。
[0012]然而,在所述现有的调节器中,通过相互为不同部件的调压阀体5和活塞部6构成活塞部调压阀7,将其相互地在规定的调节位置压入,通过熔接而固贴并形成为一体,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即,在图7所示的因接合部的压入、焊接而使固贴部9破损的预料之外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将调压阀体5向关闭方向施力并架设于活塞部6的调压弹簧8不能够向关闭调压阀体5的方向施加力,调压阀体变为常开状态,从导入口21导入的高压流体未被调压便从取出口22向调节器的下游流动,导致下游部件的破损、气密泄漏。
[0013]现有技术文献
[0014]专利文献
[0015]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2

92436号公报
[001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

672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8]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调节器,将所述现有的活塞部和调压阀由互为不同部件的调压阀体和活塞部构成,将其相互在规定的调节位置压入,通过熔接而固贴并形成为一体,在该调节器中,即使固贴部在预料之外破损,调压阀体也关闭,从而防止调压室的异常压力上升并确保安全性,防止高压流体从取出口向下游流动,防止下游部件的破损、气密泄漏,确保安全性。
[0019]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20]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调节器,将以贯穿主体部的方式形成的筒状的通路中的一方的开口端作为高压流体的导入口,将另一方的开口端作为减压流体的取出口,在所述通路中的所述导入口的内侧,隔着通过阀座片保持构件构成的阀座配置调压室,所述阀座片保持构件在内侧具有阀座片且形成有在所述通路的轴线方向上的通孔,在所述通路的所述调压室与所述取出口之间,由调压阀体和活塞部构成的活塞部调压阀能够在所述通路的轴线方向上滑动,所述调压阀体具有能够与所述阀座片紧密接触的前端面且具有两端开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器,将以贯穿主体部的方式形成的筒状的通路中的一方的开口端作为高压流体的导入口,将另一方的开口端作为减压流体的取出口,在所述通路中的所述导入口的内侧,隔着通过阀座片保持构件构成的阀座配置调压室,所述阀座片保持构件在内侧具有阀座片且形成有在所述通路的轴线方向上的通孔,在所述通路的所述调压室与所述取出口之间,由调压阀体和活塞部构成的活塞部调压阀能够在所述通路的轴线方向上滑动,所述调压阀体具有能够与所述阀座片紧密接触的前端面且具有两端开放的筒状的连通通路,所述活塞部形成为将所述调压阀体的所述通路中的取出口侧的外周包围,并且所述活塞部调压阀通过调压弹簧向所述通路的导入口方向施力,所述调压弹簧具有规定的载荷且配置在大气室内,所述大气室被设置为在所述活塞部的周围与所述调压室同轴地平行,从所述导入口导入的高压流体经由在所述调压阀体的阀座片保持构件上形成的通孔,被导入阀座片和以与所述阀座片相向的方式设置的调压室,穿过形成有连通通路的调压阀体,作用于与所述调压阀体接合的活塞部,由作用于所述活塞部的流体的压力产生的载荷与由在调压室的相反侧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末永直也会泽修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