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氨基吡咯烷盐酸盐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927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2-氨基吡咯烷盐酸盐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分析
,具体涉及一种2-氨基吡咯烷盐酸盐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胸苷磷酸酶(TP)在许多人体实体瘤中高度表达,其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血管生成、转移以及抑制细胞凋亡,加速肿瘤生长。因此,选择性抑制胸苷磷酸酶可以作为抑制肿瘤生长的治疗策略。
[0003]盐酸替吡嘧啶(Tipiracil hydrochloride)是一种胸苷类似物,其化学名为5-氯-6-[(2-亚胺吡咯烷-1-基)甲基]-2,4-(1H,3H)嘧啶二酮盐酸盐,分子式为C9H
12
Cl2N4O2,化学结构式如下:
[0004][0005]盐酸替吡嘧啶为一种有效的胸苷磷酸酶抑制剂,其在体内及体外均表现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日本大鹏制药开发的曲氟尿苷替吡嘧啶组合物复方制剂于2014年3月获批上市,用于治疗不可缺出型或复发性晚期结直肠癌。
[0006]2-氨基吡咯烷盐酸盐是制备盐酸替比嘧啶的关键中间体。为了确保盐酸替比嘧啶的质量有关物质达标,我们需要在前期对其中间体的有关物质进行控制,以免将杂质带入原料药中。2-氨基吡咯烷盐酸盐是强极性化合物,在常规的反相C18或C8键合硅胶填料的色谱柱中难以保留从而导致难以实现其与杂质之间的有效分离(特定杂质见表1)。对于强极性化合物的有关物质检测一直是药物质量控制的难点,2-氨基吡咯烷盐酸盐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至今未见报道。因此,提供一种高效、简便的2-氨基吡咯烷盐酸盐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表1 2-氨基吡咯烷盐酸盐及其特定杂质的基本信息
[0008]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简便、高效的检测2-氨基吡咯烷盐酸盐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选用色谱柱为氨基色谱柱,以缓冲盐水溶液与乙腈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流动相的体积比为缓冲盐水溶液:乙腈=20~40:80~60,流速为0.5~1.5mL/min进行等度洗脱。
[0011]进一步,所述氨基色谱柱的固定相是以超纯全多孔球形硅胶为基质,使用含有氨基丙基功能团的有机硅烷键合而成,优选月旭氨基色谱柱(Welch Ultimate XB

NH2柱)。
[0012]更进一步,所述手性色谱柱的柱温箱温度为25~40℃,优选35℃。
[0013]进一步,所述流动相为缓冲盐水溶液与乙腈的混合溶液。
[0014]更进一步,所述流动相的体积比为缓冲盐水溶液:乙腈=20~40:80~60,优选缓冲盐水溶液:乙腈=30:70。
[0015]更进一步,所述缓冲盐水溶液为添加了氨水的磷酸二氢铵水溶液。
[0016]更进一步,所述流动相流速为0.5~1.5mL/min,优选1.0mL/min。
[0017]进一步,所述供试液浓度为0.5~2mg/mL,优选1mg/mL。
[0018]进一步,进样量为0.5~2uL,优选2uL。
[0019]进一步,所述检测波长为210nm。
[0020]进一步,所述运行时间不少于10min,优选20min。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选用氨基色谱柱和特殊的流动相,实现了强极性化合物2-氨基吡咯烷盐酸盐在色谱柱上的有效保留,实现了强极性化合物2-氨基吡咯烷盐酸盐与其特定杂质吡咯烷酮的有效分离,进而准确测试其有关物质,该方法快速、简便、高效、实用。
附图说明
[0022]附图1实施例1的高效液相色谱图(紫外吸收图)
[0023]附图2实施例1的高效液相色谱图(紫外吸收图)
[0024]附图3实施例1的高效液相色谱图(方法分离度谱图)
[0025]附图4实施例1的高效液相色谱图(方法灵敏度谱图)
[0026]附图5实施例1的高效液相色谱图(供试品检测谱图)
[0027]附图6实施例2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0028]附图7实施例3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0029]附图8实施例4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0030]附图9实施例5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0031]附图10实施例6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0032]附图11实施例7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0033]附图12实施例8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的阐述,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
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0035]实施例1 2-氨基吡咯烷盐酸盐中有关物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0036]1、检测波长的选择
[0037]本专利技术考察了2-氨基吡咯烷盐酸盐及其特定杂质吡咯烷酮的紫外吸收,具体方法为:取2-氨基吡咯烷盐酸盐及其特定杂质吡咯烷酮适量,分别加水溶解成1mg/mL的溶液,进样2uL,使用两通管路,流速统一按照0.2mL/min,流动相统一采用用水/乙腈/三氟乙酸的混合溶液(30:70:0.1,V/V/V),采用高效液相的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全波长扫描功能确定2-氨基吡咯烷盐酸盐及其特定杂质吡咯烷酮的最大吸收波长,紫外吸收图见附图1和附图2,结果见表2。
[0038]表2 2-氨基吡咯烷盐酸盐及其特定杂质的最大吸收波长
[0039]化合物名称最大吸收波长2-氨基吡咯烷盐酸盐210nm吡咯烷酮(特定杂质)210nm
[0040]结论:由附图1和附图2可知,2-氨基吡咯烷盐酸盐及其特定杂质吡咯烷酮的紫外吸收较弱,在21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所以选定检测波长为210nm。
[0041]2、其它色谱柱条件的选择
[0042]本专利技术最终采用表3色谱条件。
[0043]表3色谱条件
[0044][0045]实验步骤如下:
[0046](1)方法的分离度实验步骤
[0047]取2-氨基吡咯烷盐酸盐50mg和特定杂质吡咯烷酮100mg至50mL容量瓶中,用上述稀释剂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后作为分离度实验溶液。将分离度实验溶液按照上述色谱条件进样,记录色谱图,见附图3,其中2-氨基吡咯烷盐酸盐能在5min后出峰,其保留时间Rt为6.125min,峰形良好,拖尾因子为0.98(一般要求0.95~1.05),特定杂质吡咯烷酮的保留时间Rt为3.976min,两者分离度R为13.0,完全符合基线分离的要求(基线分离要求R≥1.5)。
[0048](2)方法的灵敏度实验步骤
[0049]称取特定杂质吡咯烷酮20mg至100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混匀后,精密移取1mL至100mL容量瓶中,再称取2-氨基吡咯烷盐酸盐200mg加入其中,用流动相溶解摇匀后得到含0.1%特定杂质的灵敏度实验溶液,按照以上色谱条件进样,记录色谱图,见附图4,色谱图里特定杂质吡咯烷酮所对应的色谱峰的信噪比S/N为11.9,达到定量检测的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氨基吡咯烷盐酸盐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色谱柱为氨基色谱柱,以缓冲盐水溶液与乙腈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流动相的体积比为缓冲盐水溶液/乙腈=20~40:80~60,流速为0.5~1.5mL/min进行等度洗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盐水溶液为添加氨水的磷酸二氢铵水溶液。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洋韦玉娜陈玉玉
申请(专利权)人:尚科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