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结构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638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其中车身结构包括:后拉杆安装点结构、座椅后横梁和车身纵梁,后拉杆安装点结构与车辆后拉杆连接,后拉杆安装点结构内具有第一吸能腔体,后拉杆安装点结构的横向截面和竖向截面均形成为三角形;座椅后横梁和车身纵梁分别与后拉杆安装点结构相连接。该车身结构能够在后拉杆安装点结构处对从路面传递到车身结构的振动能量进行有效的衰减,以减小了振动能量的传递,从而降低了车内噪声,进而提高了车辆的NVH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结构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车辆的后拉杆安装点通常设计在纵梁上,且强度以及吸能效果较差,因此导致车辆的后拉杆安装点处的结构强度不足,无法对路面传递到后拉杆安装点的振动进行有效衰减,导致车辆的NVH性能较差,致使车内噪声较大,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身结构,该车身结构能够降低车内噪声,从而提高车辆的NVH性能。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车身结构,包括:后拉杆安装点结构,所述后拉杆安装点结构与车辆后拉杆连接,所述后拉杆安装点结构内具有第一吸能腔体,所述后拉杆安装点结构的横向截面和竖向截面均形成为三角形;座椅后横梁和车身纵梁,所述座椅后横梁和所述车身纵梁分别与所述后拉杆安装点结构相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第一吸能腔体的横向截面和竖向截面均形成为三角形腔。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吸能腔体内设置有分隔板,以使所述第一吸能腔体的竖向截面形成为内外套设的双三角形腔。
[0008]进一步,所述座椅后横梁连接在所述后拉杆安装点结构的内侧,所述座椅后横梁内具有第二吸能腔体,所述第二吸能腔体构造为盒状腔体。
[0009]进一步,所述车身结构还包括:后地板边梁,所述后地板边梁连接在所述后拉杆安装点结构的后端。
[0010]进一步,所述后地板边梁内设置有“几”字形加强板,所述“几”字形加强板靠近所述后地板边梁与所述后拉杆安装点结构的连接处。
[0011]进一步,所述车身纵梁包括: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位于所述第二纵梁的外侧,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后拉杆安装点结构的外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纵梁与所述后拉杆安装点结构的前端相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车身结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后拉杆安装点结构与所述第一纵梁之间,所述连接件朝向所述后拉杆安装点结构凸出有拱形壁,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拱形壁与所述后拉杆安装点结构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车身结构还包括:后地板前横梁,所述后地板前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后拉杆安装点结构的内侧。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车身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0015]本技术所述的车身结构,该车身结构能够在后拉杆安装点结构处对从路面传递到车身结构的振动能量进行有效的衰减,以减小了振动能量的传递,从而降低了车内噪
声,进而提高了车辆的NVH性能。
[0016]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身结构,该车辆的车内噪声更小,NVH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00

车身结构,1

后拉杆安装点结构,11

分隔板,12

第一吸能腔体,2

座椅后横梁,21

第二吸能腔体,3

车身纵梁,31

第一纵梁,32

第二纵梁,4

后地板边梁,5
‑“
几”字形加强板,6

连接件,61

拱形壁,7

后地板前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9]下面参考图1

图8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结构100。
[003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结构100可以包括:后拉杆安装点结构1、座椅后横梁2和车身纵梁3。
[0031]如图1

图8所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路面对轮胎的振动激励力会通过车辆的悬架与车身结构之间连接的连接拉杆传递到车身结构的安装点处,从而引起振动,并向车辆内部辐射噪音,影响车辆的舒适性。由于传统的车辆的后拉杆安装点通常设计在纵梁上,且强度以及吸能效果较差,因此导致车辆的后拉杆安装点处的结构强度不足,无法对路面传递到后拉杆安装点的振动进行有效衰减,导致车辆的NVH性能较差,致使车内噪声较大。
[0032]为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强度和刚度更大以及吸能效果更好的后拉杆安装点结构1的车身结构100。由此,使得后拉杆安装点结构1具有更好的衰减振动的能力,从而能够减小车内噪音,以提高车辆的NVH性能,并且,后拉杆安装点结构1处强度的提升也能够提高车辆的耐久性能,以便于提高车辆的使用寿命。
[0033]其中,后拉杆安装点结构1与车辆后拉杆连接,即车辆后拉杆连接在后拉杆安装点结构1与车辆副车架之间,以实现稳定的连接作用。通过将后拉杆安装点结构1与车辆后拉杆连接,以使路面对轮胎的激励力在通过车辆后拉杆向车身结构100传递的过程中,能够在
后拉杆安装点结构1处进行衰减,以达到减小车内噪音,提高车辆的NVH性能的目的。
[0034]进一步,后拉杆安装点结构1内具有第一吸能腔体12(参照图4、图7和图8),以利用第一吸能腔体12对传递到后拉杆安装点结构1处的振动能量进行吸收,使振动能量在后拉杆安装点结构1处能够得到有效的衰减,从而达到减小车内噪音,提高车辆的NVH性能的目的。
[0035]再进一步,后拉杆安装点结构1的横向截面和竖向截面均形成为三角形,以使后拉杆安装点结构1能够设置的更稳定,并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特点提升后拉杆安装点结构1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以使后拉杆安装点结构1具有更好的衰减振动的能力,从而减小了车内噪音,提高了车辆的NVH性能。其中,A

B方向为车身结构100的前后方向,C

D方向为车身结构100的内外方向,E

F方向为车辆的高度方向(参照图2),即横向截面为在车辆的水平方向上的截面,而竖向截面为在车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拉杆安装点结构(1),所述后拉杆安装点结构(1)与车辆后拉杆连接,所述后拉杆安装点结构(1)内具有第一吸能腔体(12),所述后拉杆安装点结构(1)的横向截面和竖向截面均形成为三角形;座椅后横梁(2)和车身纵梁(3),所述座椅后横梁(2)和所述车身纵梁(3)分别与所述后拉杆安装点结构(1)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能腔体(12)的横向截面和竖向截面均形成为三角形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能腔体(12)内设置有分隔板(11),以使所述第一吸能腔体(12)的竖向截面形成为内外套设的双三角形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后横梁(2)连接在所述后拉杆安装点结构(1)的内侧,所述座椅后横梁(2)内具有第二吸能腔体(21),所述第二吸能腔体(21)构造为盒状腔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地板边梁(4),所述后地板边梁(4)连接在所述后拉杆安装点结构(1)的后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结构(100),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沙龙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