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及其后地板骨架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提供一种汽车及其后地板骨架总成。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后地板是汽车车身的重要零部件,其与前地板共同构成了汽车的地板结构,汽车后地板一般包括后地板骨架总成、后地板面板总成和后围板总成,后地板骨架总成作为承载汽车后座椅和后备箱等结构的承力结构,其对扭转刚度和强度耐久等性能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且在汽车后碰撞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现有技术中,汽车骨架总成其左右各通过一个纵梁结构去承担后碰撞时结构力的传递,因此通常与其连接的后部吸能结构较长,从而保证吸能效果,但是这种方式会提高整车长度。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且为了保证实现高里程的电池具有足够的布置空间,同时增加轴距,只能缩短后吸能结构,这就导致现有的汽车后地板骨架总成无法满足汽车后高低速(80km/h,RCAR)碰撞要求,无法保证高速碰撞下乘员安全,同时无法满足低速下的碰撞维修经济性,且汽车骨架总成的强度耐久性能和扭转刚度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0004]鉴于此,本领域需要一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的后地板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骨架总成包括左纵梁结构(1)、右纵梁结构(2)、前横梁(3)、中横梁(4)、后横梁(5)、中左纵梁结构(6)和中右纵梁结构(7),所述前横梁(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纵梁结构(1)的前端和所述右纵梁结构(2)的前端连接,所述中横梁(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纵梁结构(1)的中部和所述右纵梁结构(2)的中部连接,所述后横梁(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纵梁结构(1)的后端和所述右纵梁结构(2)的后端连接,所述中左纵梁结构(6)和所述中右纵梁结构(7)均连接于所述前横梁(3)与所述中横梁(4)之间,所述中左纵梁结构(6)沿由后向前的方向逐渐向右延伸设置且所述中左纵梁结构(6)的后端靠近所述中横梁(4)与所述左纵梁结构(1)的交汇处设置以使得所述左纵梁结构(1)与所述中左纵梁结构(6)共同构成左Y型传力结构,所述中右纵梁结构(7)沿由后向前的方向逐渐向左延伸设置且所述中右纵梁结构(7)的后端靠近所述中横梁(4)与所述右纵梁结构(2)的交汇处设置以使得所述右纵梁结构(2)与所述中右纵梁结构(7)共同构成右Y型传力结构,所述左纵梁结构(1)上、所述左纵梁结构(1)与所述中横梁(4)的交汇处设置有向上延伸且并排设置的第一左加强结构(8)和第二左加强结构(9),所述右纵梁结构(2)上、所述右纵梁结构(2)与所述中横梁(4)的交汇处设置有向上延伸且并排设置的第一右加强结构(10)和第二右加强结构(11),所述第一左加强结构(8)和所述第二左加强结构(9)均与所述汽车的左后轮罩总成(12)连接,所述第一右加强结构(10)和所述第二右加强结构(11)均与所述汽车的右后轮罩总成(1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地板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纵梁结构(1)的前端和所述右纵梁结构(2)的前端一体设置,所述中横梁(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纵梁结构(1)的中部和所述右纵梁结构(2)的中部一体设置,所述后横梁(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纵梁结构(1)的后端和所述右纵梁结构(2)的后端一体设置,所述中左纵梁结构(6)的前端和所述中右纵梁结构(7)的前端均与所述前横梁(3)一体设置,所述中左纵梁结构(6)的后端和所述中右纵梁结构(7)的后端均与所述中横梁(4)一体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地板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3)包括相连的左前横梁(31)和右前横梁(32),所述中横梁(4)包括相连的左中横梁(41)和右中横梁(42),所述后横梁(5)包括相连的左后横梁(51)和右后横梁(52),所述左纵梁结构(1)、所述左前横梁(31)、所述左中横梁(41)、所述左后横梁(51)以及所述中左纵梁结构(6)共同构成一体设置的左后地板骨架,所述右纵梁结构(2)、所述右前横梁(32)、所述右中横梁(42)、所述右后横梁(52)以及所述中右纵梁结构(7)共同构成一体设置的右后地板骨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地板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地板骨架和所述右后地板骨架均为高压铸铝骨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地板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加强结构(8)和所述第二左加强结构(9)均与所述左纵梁结构(1)一体设置,所述第一左加强结构(8)和所述第二左加强结构(9)一体设置,所述第一右加强结构(10)和所述第二右加强结构(11)均与所述右纵梁结构(2)一体设
置,所述第一右加强结构(10)和所述第二右加强结构(11)一体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劲松,郑望,于铁丰,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