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助力型踏板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423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助力型踏板总成,包括固定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底板,底板上设置有两个踏板,两个踏板下端均设置有调控转轴,调控转轴的左端与踏板固定连接,调控转轴上方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助力箱,两个助力箱相背一侧中部为输入轴,且助力箱相对一侧中部为输出轴,输出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背离输出轴的一侧固定有自锁轮,两个自锁轮之间设置有调节装置,助力箱内设置有中心齿轮和齿环,齿轮侧面分布有四个行星齿轮;经过助力箱内中心齿轮和行星齿轮的作用下,实现踩踏踏板的过程中省力的目的,通过凸轮和推进装置,第四弹簧产生的弹性势能分两次释放,确保踏板完全复位。确保踏板完全复位。确保踏板完全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助力型踏板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助力型踏板总成。

技术介绍

[0002]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量的增多,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规模也逐渐增大,开发与新能源汽车相配套的配件也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要解决的问题。新能源汽车的配件与传统汽车配件有所不同,所适配的动力环境有较大差异,需要开发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配件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需求。
[0003]踏板是汽车操控的重要配件,新能源汽车对踏板总成的使用出现了新的要求。踏板总成主要通过连杆或者拉索来实现控制的,且踏板在被踩踏按压下去之后,需要及时复位,便于第二次踩踏按压踏板。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响应快,其踏板使用较频繁,其使用情况会影响驾驶者的驾驶体验。因此,新能源汽车的踏板总成,需要在减少驾驶者长时间使用的疲劳感的同时,并降低踏板所需要的施加力。
[0004]中国专利CN107554292B公开一种电子油门踏板总成,利用复位弹簧弹力作用,使踏板迅速复位,便于驾驶员第二次踩踏按压踏板,直接使用复位弹簧时,当复位弹簧的弹力过小时,不能确保踏板完全复位,当复位弹簧的弹力过大,虽然能够确保踏板完全复位,但是驾驶员在踩踏时,需要施加给踏板较大的力,驾驶员长时间驾驶时,容易引起疲劳;中国专利CN104149613B公开一种助力型离合器踏板总成,通过导向管上的弹簧圈的压臂和滚针来为下踏初始阶段提供阻力,避免踏空感产生,并且随着下踏使弹簧圈的张紧力变小,下踏阻力变小,这对现有的助力结构的助力作用基本不产生阻碍,而踏板臂回位过程正好相反,弹簧圈能够驱使踏板臂及时回位,仅仅对传统复位弹簧进行改进,助力效果有限,为了缓解驾驶员的驾驶压力。
[0005]因此,在现有技术上,需要对踏板上助力装置进行进一步的改进,确保踏板及时复位的同时,降低驾驶员踩踏踏板时所需的力,使驾驶员获得良好的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助力型踏板总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助力型踏板总成,包括固定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底板,底板上设置有两个踏板,两个踏板下端均设置有调控转轴,调控转轴的左端与踏板固定连接,且两个输入转轴的右端分别与新能源汽车的刹车和油门连接,调控转轴上方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助力箱,助力箱固定在底板上,助力板下侧固定有L板,调控转轴通过滚动轴承与L板下端转动连接,两个助力箱相背一侧中部为输入轴,且助力箱相对一侧中部为输出轴,两个输入轴通过传动带分别与调控转轴的两端传
动连接,输出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背离输出轴的一侧固定有自锁轮,两个自锁轮之间设置有调节装置,第一齿轮与调控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且第二齿轮背离助力箱的一侧固定有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为圆台结构,且第一传动轮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截面圆直径小,第一传动轮下侧设置有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滑动套接在调控转轴上,第一传动轮背离第二齿轮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与第二传动轮固定连接,且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块,调节块与调控转轴螺纹配合连接。
[0008]所述底板上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包括一个横板、横板上侧左右对称固定有上竖板,横板下侧左右对称固定有下竖版,横板、上竖板和下竖板均与底板固定连接,两个下竖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两端分别与两个下竖板固定连接,调节块与第一滑杆滑动连接,两个上竖板相背一侧均设置有自锁块,自锁块上设置有自锁槽,且自锁槽是自锁轮相适配的圆台形结构,利用自锁轮与自锁块相互挤压过程中,自锁轮斜侧面与自锁块内自锁槽的斜侧面之间的摩擦力实现第一齿轮自锁,自锁块背离自锁轮的一侧圆形均匀分布有多个导杆,且导杆穿过上竖板的一端固定有推板,且第一自锁锥轮的导杆上套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一端与上竖板固定连接,第二弹簧另一端与推板固定连接。
[0009]所述横板上侧固定有驱动板,驱动板前后均转动安装有凸轮,两个凸轮以输出轴中轴线为中心中心对称,所述两个上竖板之间设置有螺杆,螺杆两端分别与上竖板转动连接,螺杆与调控转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且螺杆依次穿过推板和驱动板,且螺杆上固定有转盘,转盘左侧与凸轮接触,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调节板,调节杆下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上竖板固定连接,调节板上圆形均匀分布有多个推进装置。
[0010]所述助力箱内设置有中心齿轮和齿环,中心齿轮与齿环同心分布,齿环固定在助力箱内壁,齿轮侧面分布有四个行星齿轮,行星齿轮分别与中心齿轮和齿环啮合,中心齿轮右侧设置有行星架,行星齿轮均与行星架,行星架右侧中部与输出轴固定连接,输出轴穿出助力箱右侧壁,输出轴上套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一端与输出轴靠近助力箱的部位固定连接,且第四弹簧另一端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中心齿轮左侧设置有棘轮,棘轮包括同心的外轮、内轮,其中外轮与中心齿轮固定连接,内轮与输入轴固定连接,内轮侧面均匀分布有棘爪,输出轴上与助力箱右侧壁之间通过棘轮连接,其中输出轴与内轮固定连接,助力箱与外轮固定连接。
[0011]所述推进装置包括滑筒,滑筒内滑动连接有推进杆,滑筒内设置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一端与推进杆左端固定连接,且第三弹簧另一端与滑筒左端固定连接,推进杆右端穿出滑筒右端,推进杆右端内转动卡接有球形凸起,球形凸起与调节板右侧的推板接触。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轮为圆台结构,且第二传动轮侧面与第一传动轮侧面平行,第二传动轮内设置有限位凹槽,且调控转轴上对应设置有限位凸起。
[0013]优选的,所述驱动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定凸轮位置的限位槽。
[0014]优选的,所述第四弹簧选用回力弹簧。
[0015]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经过助力箱内中心齿轮和行星齿轮的作用下,输出轴相对输入轴扭矩增大,因此两个第四弹簧作用在输出轴上的扭矩之和大于两个输入轴的扭矩,实现踩踏踏板的过程中省力的目的,减小驾驶员的踩踏负担;同时第四弹簧的储能用于对踏板对复位提供助力,通过凸轮和推进装置实现左右两个第一齿轮解锁的时
间差,将踩踏踏板经过变速箱内中心齿轮和行星齿轮作用之后,第四弹簧产生的弹性势能分两次释放,确保踏板完全复位,不仅实现踩踏踏板时实现省力的效果,同时为踏板复位提供助力。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体结构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助力装置结构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助力箱结构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棘轮截面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推进装置结构图;
[0022]图6为本发的踏板被踩下时图2中A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助力型踏板总成,包括固定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底板,底板上设置有两个踏板,两个踏板下端均设置有调控转轴,调控转轴的左端与踏板固定连接,且两个输入转轴的右端分别与新能源汽车的刹车和油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转轴上方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助力箱,助力箱固定在底板上,助力板下侧固定有L板,调控转轴通过滚动轴承与L板下端转动连接,两个助力箱相背一侧中部为输入轴,且助力箱相对一侧中部为输出轴,两个输入轴通过传动带分别与调控转轴的两端传动连接,输出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背离输出轴的一侧固定有自锁轮,两个自锁轮之间设置有调节装置,第一齿轮与调控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且第二齿轮背离助力箱的一侧固定有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为圆台结构,且第一传动轮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截面圆直径小,第一传动轮下侧设置有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滑动套接在调控转轴上,第一传动轮背离第二齿轮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与第二传动轮固定连接,且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块,调节块与调控转轴螺纹配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助力型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包括一个横板、横板上侧左右对称固定有上竖板,横板下侧左右对称固定有下竖版,横板、上竖板和下竖板均与底板固定连接,两个下竖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两端分别与两个下竖板固定连接,调节块与第一滑杆滑动连接,两个上竖板相背一侧均设置有自锁块,自锁块上设置有自锁槽,且自锁槽是自锁轮相适配的圆台形结构,利用自锁轮与自锁块相互挤压过程中,自锁轮斜侧面与自锁块内自锁槽的斜侧面之间的摩擦力实现第一齿轮自锁,自锁块背离自锁轮的一侧圆形均匀分布有多个导杆,且导杆穿过上竖板的一端固定有推板,且第一自锁锥轮的导杆上套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一端与上竖板固定连接,第二弹簧另一端与推板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助力型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上侧固定有驱动板,驱动板前后均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若涵杨嘉韵李钢何园庆吴红伟周冰冯杰褚琬朱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中南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