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型插口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5912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组合型插口连接器,适用于至少有一个插头连接器之间的对接。它主要包括:绝缘壳体,该绝缘壳体具有插接面和焊接面,在其插接面上有第一接地配件和用来与机壳镶板接地的第二接地配件;其中,在绝缘壳体的插接面上至少有一个筒状突出部和至少有一个嵌槽以及一个卡扣机构。该卡扣机构至少由一个弹性扣爪所构成。以使第一接地配件能够稳固地装配在其上或方便地从绝缘壳体上分解,并可以增加电讯传输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组合型插口连接器,特别是应用在耳机,音响等多媒体上,并且能够提供良好的干扰防护效果的组合型插口连接器。由于电连接器信号的传输受到外界或机器内部的影响,都有信号干扰的产生,因而,目前的电连接器都普遍设有用于降低信号干扰的接地装置,如在电连接器的绝缘壳体外包有金属壳体或将电连接器的接地端子通过与对接电连接器的插接以形成接地回路,它们都可以用来降低杂讯的干扰;而和本技术相关的设计可参考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76209217号及日本实用新案公开第昭58-26173,昭57-18273,昭59-285号等专利案,这些设计一般都是在绝缘壳体上开设嵌槽,而金属壳体都有插嵌端和接地端,以使插嵌端与嵌槽相固接,以达到降低杂讯干扰的目的。但这样的固接方式显然不稳固。金属壳体可能会脱落。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地配件与绝缘壳体之间能稳定固接的组合型插口连接器。其接地配件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方便的从绝缘壳体上拆卸且在由该绝缘壳体与接地配件所组装的构件上可固装一个第二接地配件,该第二接地配件可以和上述构件所接装的机构稳固接触,因而具有良好的接地效果,可以抑止外界的干扰。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该绝缘壳体上设有一卡扣机构,通过该卡扣机构将接地配件固定在绝缘壳体上,以保证接地配件不会发生脱落。而该卡扣机构至少由一个具有弹性的扣爪所构成,可以保证接地配件能方便的拆卸。另外,在该绝缘壳体上通过设置一个嵌槽,以使装设在绝缘壳体上的与第一接地配件所组成的构件能够和与机壳镶板接触的第二接地配件能够稳固地组装在一起。而该第二接地配件进一步设有一接触臂,该接触臂与第一接地配件相导通,以起稳定的信号传输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接地配件和绝缘壳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2.接地配件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方便地从绝缘壳体上拆卸。3.在绝缘壳体与接地配件所组装的构件上固装第二接地配件,第二接地配件和该构件所接装的机构稳固接触,它具有良好的接地效果,可以抑止外界的干扰。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组合型插口连接器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绝缘壳体的立体视图。图3B是本技术的绝缘壳体沿图3A中B-B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其绝缘壳体与第一接地配件组合外观图。图5是本技术组合型插口连接器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6A是本技术组合型插口连接器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前视图图6B是本技术组合型插口连接器的第一个实施例图6A沿B-B线的剖视图。在图1中,本技术组合型插口连接器1包括绝缘壳体11,数个导电端子12,第一接地配件13,第二接地配件14,卡扣机构15等机构,结合图2,图3A,图3B可知绝缘壳体11其约略呈长方柱体,它具有插接面110和焊接面111以及在插接面110和焊接面111之间设有端子收容室119,插接面110同二个筒状突出部112,112′形成一体。该筒状突出部112,112′中央设有一个贯穿插接面110和焊接面111的插孔1121,在插接面110的两侧旁形成有垣部117,117′,在垣部117,117′与邻接的插接面110之间分别开设有安装空间118,118′。在垣部117′适当的位置上开设有一个嵌槽116,在插接面110的另一侧形成从垣部117的顶面向焊接面111延伸的连接部113,该连结部113上有一贯穿的螺孔1131,以提供与第一接地配件13和第二接地配件14的固接;绝缘壳体11在其底部两端设有固定件114,在固定件114上有一卡钩部1141,以使该卡钩部能够插入一主机板,进而固接在主机板上。卡扣机构15是由钩部151的扣爪152所构成,它置于绝缘壳体11上的安装空间118,118′内,它具有适当的弹性,并从该安装空间118,118′向外延伸到绝缘壳体11的插接面110,在钩部151与插接面110间形成适当的空间,参照图4,当第一接地配件13被插接面110覆盖时,它被卡扣机构15的钩部151卡住,因而不会出现沿筒突出部112,112′轴向脱离的现象。而凭借卡扣机构15的弹性变形可以方便地拆装第一接地配件13。数个导电端子12在端子收容室119内,当插头由插孔1121插入时,它可用来与插头接触并导通以传输信号。第一接地配件13,包括有板体130,与筒状突出部112,112′对应的筒状壳体131,以及覆盖在绝缘壳体11上的筒状突出部112的套盖133,其中板体130的厚度略小于钩部151与插接面110之间的空间,因而板体130可以卡在其间,筒状壳体131置于板体130的适当位置构成一整体,它覆盖在绝缘壳体11的筒状突出部112,112′外周和插接面110上,因而具有良好的遮蔽效果,以防止外界杂讯的干扰。而第一接地配件13的一端同接地片132相衔接,以用来起接地作用。第二接地配件14是用在与一镶板(末图示)接触以构成良好接地效果的板体,其上开设有一套孔141,该套孔与第一接地配件13的筒状壳体131对应并在适当的位置开设有沟道1411,以使在组装时套孔141能方便地套入该筒状壳体131,另外,第二接地配件14侧旁延伸有一卡嵌片143,该卡嵌片143和绝缘壳体11垣部117上的嵌槽116相对应。而另一侧旁延伸有一连接部144,该连接部144上开设有一锁合孔145。它与绝缘壳体11连接部113上的螺孔1131相对应,通过卡嵌槽143插嵌于嵌槽116或一螺丝(末图示)螺合锁合孔145和螺孔1131,以将第二接地配件14固接于由绝缘壳体11和第一接地配件12所组成的构件上,并覆盖在第一接地配件远离绝缘壳体11的一面,第二接地配件14在约略中央位置上向下冲压形成一半悬的接触臂142,该接触臂142并和第一接地配件13的板体130接触,以确保第一接地配件13和第二接地配件14之间的导通。图5是本技术的装配立体图。如图所示,并参照图6A和图6B,第一接地配件13套入绝缘壳体11的筒状突出部112,112′后,被卡在绝缘壳体11和卡扣机构15之间,而第二接地配件14是套在第一接地配件13的筒状壳体131的外面但卡嵌在绝缘壳体11的垣部117中。并通过接触臂142与第一接地配件13相接触来导通,因而具有良好的接地和抑止杂讯作用。参照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即仅有第一接地配件13卡嵌于绝缘壳体11之上,第一接地配件13,包括有板体130,与筒状突出部112,112′对应的筒状壳体131,以及覆盖在绝缘壳体11上的筒状突出部112的套盖133,其中板体130的厚度略小于钩部151与插接面110之间的空间,因而板体130就可以卡在其间,筒状壳体131置于板体的适当位置构成一整体,它覆盖在绝缘壳体11的筒状突出部112,112′外周和插接面110上,因而具有良好的遮蔽效果,以防止外界杂讯的干扰。而第一接地配件13的一端同接地片132相衔接,以用来起接地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型插口连接器,用在与至少一个插头的对接,它包括一个绝缘壳体,具有贯穿插接面与焊接面,有至少一个贯穿插接面与焊接面用来与插头插接的插孔;有一在插接面和焊接面之间形成的端子收容室,至少有一个导电端子它被置于端子收容室,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型插口连接器,用在与至少一个插头的对接,它包括:一个绝缘壳体,具有贯穿插接面与焊接面,有至少一个贯穿插接面与焊接面用来与插头插接的插孔;有一在插接面和焊接面之间形成的端子收容室,至少有一个导电端子它被置于端子收容室,其特征在于在其上具有第一接地配件和卡扣机构.其中,第一接地配件是覆盖在绝缘壳体的插接面上,它的一端衔接接地片;卡扣机构,它设在绝缘壳体的适当位置,它至少具有一个钩部,当第一接地配件覆盖在绝缘壳体的插接面上时,能将第一接地配件卡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熴灿张仁柔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