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接口类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现有安装于电路板的I/O电连接器组合的结构稳定性和传输速率也逐渐提高,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现有的电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其中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多个导电端子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的一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与所述绝缘本体之间形成一插接空间,多个所述导电端子位于所述插接空间,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一塑胶主体,固定于所述塑胶主体的多个对接端子及套设于所述塑胶主体的一屏蔽壳体,所述插头连接器插入所述插接空间,所述屏蔽壳体位于所述金属壳体内,所述对接端子对应与多个导电端子电性接触以形成电性连接。然而,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容易出现配合过松或配合过紧的问题。当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配合过松时,即所述屏蔽壳体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的间隙过大,所述插头连接器在所述插接空间内容易产生大幅度晃动,使得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配合不稳固,容易引起接触不良。当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配合过紧,即所述屏蔽壳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一舌板;多个端子,固定于所述基部且延伸至所述舌板;一金属壳体,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金属壳体与所述舌板之间形成一插接空间,所述金属壳体朝向所述插接空间凸设至少一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沿竖直方向具有一第一高度,所述第一高度为大于或等于0.02毫米且小于或等于0.08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22 US 62/425,162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一舌板;多个端子,固定于所述基部且延伸至所述舌板;一金属壳体,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金属壳体与所述舌板之间形成一插接空间,所述金属壳体朝向所述插接空间凸设至少一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沿竖直方向具有一第一高度,所述第一高度为大于或等于0.02毫米且小于或等于0.08毫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出部为长条形,所述第一凸出部沿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金属壳体的材料厚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出部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金属壳体的材料厚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出部前端缘与所述金属壳体的前边缘具有一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为大于或等于所述金属壳体的材料厚度的4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一上壁面和一下壁面以及连接所述上壁面和所述下壁面的两个侧壁面,所述上壁面和所述下壁面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凸出部,所述上壁面和所述下壁面的所述第一凸出部沿竖直方向相隔一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大于或等于2.43毫米且小于或等于2.51毫米。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壁面和所述下壁面均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凸出部,每一所述侧壁面为圆弧状,所述侧壁面与所述上壁面和所述下壁面的交界处均具有一交界线,每一所述交界线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凸出部的中心线之间具有一第三距离,所述第三距离为大于或等于所述金属壳体的材料厚度的5倍。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每一所述侧壁面朝向所述插接空间凸设至少一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沿横向方向具有一第二高度,所述第二高度为大于或等于0.01毫米且小于或等于0.06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德祥,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