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母端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5231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排母端子连接器,包括母座、分别镶嵌安装在所述母座上部相对两侧的二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母座上的若干母端子;所述母座包括用于容置所述母端子的安装部、自所述安装部向上延伸的主体部、以及设在所述主体部相对两端的卡位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若干双排第一端子插孔,所述第一端子插孔贯穿所述安装部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主体部包括位于所述安装部顶部的横板、与所述横板垂直设置的竖板,所述横板上设有若干双排第二端子插孔,所述第二端子插孔与所述第一端子插孔相通,所述双排第二端子插孔位于所述竖板的相对两侧面且间隔设置。上述双排母端子连接器的组装方便、端子插接稳定、端子占用空间小。

Double row female terminal connec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ouble female terminal connector, including base, respectively embedded at the opposite sides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base of the two shell, and mounted on the base on the number of female terminals; the female seat includes a mounting portion for accommodating the female terminals, since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to extend the body, and is arranged on the main body of opposite ends of the clamping part; the moun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row terminal socket, the first terminal socket through the mounting part of upper and lower; the main body comprises a horizontal plate and is positioned on the top of the mounting portion and the transverse plate set the vertical risers, the horizontal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econd double terminal socket, the second terminal and the first terminal jack jack is the second double terminal socket is located on the two opposite sides of the vertical plate And interval settings. The double parent terminal connector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assembly, stable pin insertion and little space for the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排母端子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端子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排母端子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是用于将两段电源线或者数据线连接在一起以进行电力或者电子数据传输的元件,其结构是一段线路设置公座,与之相接的另一段线路设置母座,将公座插入到母座之中,实现两段线路的连接。现在,在电连接器、数据连接器均采用了快速的端子插接的连接方式,端子的密度也变大,其加工生产的难度越来越大,端子连接器采用插入端子的生产方式组装,其加工的精度较低,端子插接时很容易出错,组装较为困难,生产效率非常的低,而其产品的质量也难以保证,端子很容易松动,而且单排端子占用空间也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母端子与母座配合牢固,母端子不易发生活动,且母端子占用空间小的双排母端子连接器。一种双排母端子连接器,包括母座、分别镶嵌安装在所述母座上部相对两侧的二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母座上的若干母端子;所述母座包括用于容置所述母端子的安装部、自所述安装部向上延伸的主体部、以及设在所述主体部相对两端的卡位部;所述安装部的横截面呈“凸”字型设置,所述安装部上设有若干双排第一端子插孔,所述第一端子插孔贯穿所述安装部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主体部包括位于所述安装部顶部的横板、与所述横板垂直设置的竖板,所述横板上设有若干双排第二端子插孔,所述第二端子插孔与所述第一端子插孔相通,所述双排第二端子插孔位于所述竖板的相对两侧面且间隔设置;所述竖板的两侧壁设有若干凸板,所述凸板呈L型设置,所述凸板与竖板的侧面围设端子槽;各所述壳体包括上端部、与所述上端部相对的下端部、以及设在所述壳体相对两端的镶嵌部;所述上端部上设有若干穿线孔,其中一所述壳体的所述下端部连接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上设有卡扣;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若干卡位孔和若干检测孔。上述双排母端子连接器的组装方便、端子插接稳定、端子占用空间小。通过在母座上设置双排第一端子插孔、第二端子插孔和端子槽,能够安装双排母端子,有利于节约空间,减少成本,母端子沿着端子槽进入第一端子插孔和第二端子孔,准确率高,端子安装稳定;通过在母座上设置卡位部和在壳体上设置镶嵌部,便于母座和壳体的固定;在主体部设有卡位孔,使端子定位稳定;在主体部设有检测孔,更易于检测压接部是否刺入电线,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位部的内侧壁两端设置有第一卡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竖板的两侧端延伸有凸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位部的外侧壁设有防滑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位部设有卡位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镶嵌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母端子包括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直线部、以及与所述直线部相连的压接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垂直设置于直线部一端的一侧,另一端设有两引脚,所述两引脚之间构成供公端子插入的插接缝;所述直线部对应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接部一端垂直连接,所述压接部对应所述直线部的另一端设置有针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的下端周侧边设置有外置倒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插孔设有内置倒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双排母端子连接器的立体组装图;图2为图1的双排母端子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装图;图3为图1的双排母端子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1的双排母端子连接器的透视图;图5为图3的双排母端子连接器的母座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3的双排母端子连接器的壳体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3的双排母端子连接器的母端子大示意图。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母座-10;壳体-20,上端部-21,下端部-22,镶嵌部23,穿线孔-24,插接板-25,卡扣-26,第二卡块-27,卡位孔-28,检测孔-29;母端子-30,连接部-31,直线部-32,压接部-33,引脚-34,插接缝-35,针头-36;安装部-40,外置倒角-41,第一端子插孔-42,内置倒角-43;主体部-50,横板-51,竖板-52,第二端子插孔-53,凸台-54,凸板-55,端子槽-56;卡位部-60,卡位口-61,第一卡块-62,防滑槽-6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考图1至图7,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双排母端子连接器,包括母座10、分别镶嵌安装在母座10上部相对两侧的二壳体20、以及安装在母座10上的若干母端子30。母座10包括用于容置母端子30的安装部40、自该安装部40向上延伸的主体部50、以及设在主体部50相对两端的卡位部60。安装部40的横截面呈“凸”字型设置,与双排公端子连接器的安装部内部结构匹配,安装部40的上端与主体部50连接,下端插接到双排公端子连接器的安装部内部,下端周侧边设置有外置倒角41,有利于安装部40的插接。安装部40上设有若干双排第一端子插孔42,第一端子插孔42贯穿安装部40的上端和下端,用于容置母端子30;第一端子插孔42的一端设有内置倒角43,有利于双排公端子连接器上的公端子定位和插接。主体部50包括位于安装部40顶部的横板51、与横板51垂直设置的竖板52。横板51的长度小于安装部40的长度,从而横板51的两端分别与安装部40上端形成缺口,缺口位置处用于固定卡位部60。横板51上设有若干双排第二端子插孔53,第二端子插孔53与第一端子插孔41相通,母端子30从第二端子插孔53插入至第一端子插孔42。双排第二端子插孔位于竖板52的相对两侧面且间隔设置。竖板52的两侧端延伸有凸台54,用于连接卡位部60。竖板52的两侧壁设有若干凸板55,凸板55呈L型设置,凸板55与竖板60侧面围设端子槽56,用于定位安装在母座10上的母端子30,以免母端子30歪斜或者移位,第二端子插孔53位置和端子槽56位置相对应。卡位部60的一端固定在横板51与安装部40形成的缺口处,另一端固定在凸台54处。卡位部60设有卡位口61,用于套设壳体20;卡位部60的内侧壁两端设置有第一卡块62,用于固定壳体20;卡位部60的外侧壁设有防滑槽63,在母座10上人工安装母端子30和壳体20时,防滑槽63可以防止母座10滑脱。各所述壳体20包括上端部21、与上端部21相对的下端部22、以及设在壳体相对两端的镶嵌部23。上端部21上设有若干穿线孔24,电线从穿线孔24穿入,穿线孔24位置与第一端子插孔53位置相对应。其中一壳体20的下端部22连接有插接板25,插接板25上设有卡扣26,该卡扣26扣入双排公端子连接器的扣孔,从而使双排母端子连接器与双排公端子连接器紧固连接。镶嵌部2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块27,当壳体20与母座10组装时,镶嵌部23嵌入卡位部60,第一卡块62和第二卡块27相互卡紧。壳体20的一侧设有若干卡位孔28和若干检测孔29,卡位孔28位置与穿线孔24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双排母端子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排母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母座、分别镶嵌安装在所述母座上部相对两侧的二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母座上的若干母端子;所述母座包括用于容置所述母端子的安装部、自所述安装部向上延伸的主体部、以及设在所述主体部相对两端的卡位部;所述安装部的横截面呈“凸”字型设置,所述安装部上设有若干双排第一端子插孔,所述第一端子插孔贯穿所述安装部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主体部包括位于所述安装部顶部的横板、与所述横板垂直设置的竖板,所述横板上设有若干双排第二端子插孔,所述第二端子插孔与所述第一端子插孔相通,所述双排第二端子插孔位于所述竖板的相对两侧面且间隔设置;所述竖板的两侧壁设有若干凸板,所述凸板呈L型设置,所述凸板与竖板的侧面围设端子槽;各所述壳体包括上端部、与所述上端部相对的下端部、以及设在所述壳体相对两端的镶嵌部;所述上端部上设有若干穿线孔,其中一所述壳体的所述下端部连接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上设有卡扣;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若干卡位孔和若干检测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排母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母座、分别镶嵌安装在所述母座上部相对两侧的二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母座上的若干母端子;所述母座包括用于容置所述母端子的安装部、自所述安装部向上延伸的主体部、以及设在所述主体部相对两端的卡位部;所述安装部的横截面呈“凸”字型设置,所述安装部上设有若干双排第一端子插孔,所述第一端子插孔贯穿所述安装部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主体部包括位于所述安装部顶部的横板、与所述横板垂直设置的竖板,所述横板上设有若干双排第二端子插孔,所述第二端子插孔与所述第一端子插孔相通,所述双排第二端子插孔位于所述竖板的相对两侧面且间隔设置;所述竖板的两侧壁设有若干凸板,所述凸板呈L型设置,所述凸板与竖板的侧面围设端子槽;各所述壳体包括上端部、与所述上端部相对的下端部、以及设在所述壳体相对两端的镶嵌部;所述上端部上设有若干穿线孔,其中一所述壳体的所述下端部连接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上设有卡扣;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若干卡位孔和若干检测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母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部的内侧壁两端设置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远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