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0336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它包括绝缘本体、与绝缘本体相连的加强片、枢接于加强片上可转动按压晶片模块的压板以及拨动件,其中绝缘本体开设有收容通道并收容有导电端子,该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还还包括一中空框状的浮动板,该浮动板设有承载晶片模块的承载部,绝缘本体上设有弹性装置支撑浮动板,压板按压晶片模块之前,晶片模块不与导电端子接触,压板按压后,浮动板按压弹性装置并相对于绝缘本体移动,且晶片模块与导电端子电性导接,如此可防止安装晶片模块过程中损坏导电端子。(*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
本技术关于一种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尤指一种用来将晶片模块电性连接到电路板的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与图2,一种将平面栅格阵列封装的晶片模块100电性连接到电路板的现有电连接器8,包括容置有若干导电端子81的绝缘本体82、包设在绝缘本体82外侧的加强片83和分别组接在加强片83上的压板84和拨动件86,其中电连接器8通过压板84向下挤压晶片模块100使其导电片与导电端子81紧密弹性抵接,拨动件86设有一按压杆85,当拨动件86下压将压板84压到晶片模块100上时,压板84会按压晶片模块使之与绝缘本体82内的导电端子81电性导接。随着晶片模块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其导电片越来越密集,同时要求安装晶片模块的电连接器8的导电端子81的密度越来越大,这样导电端子更容易受到损坏,且每一导电端子81的损坏都会造成整个电连接器8的功能障碍,如果晶片模块100受压板84按压之前先碰到部分导电端子,则导电端子更容易损坏。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整个晶片模块垂直放到绝缘本体82的承载区内,由于晶片模块100在安装过程中会因误操作而产生倾斜,当晶片模块100倾斜放入电连接器8上时会首先碰到部分端子81,而导电端子81与晶片模块100接触的部分为弹性部88,该弹性部88容易因为不当的碰撞而受到损坏,从而影响了整个电连接器的功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导电端子在晶片模块安装过程中损坏的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本技术关于一种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它包括绝缘本体、与绝缘本体相连的加强片、枢接于加强片上可转动按压晶片模块的压板以及拨动件,-->其中绝缘本体开设有收容通道并收容有导电端子,该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还还包括一中空框状的浮动板,该浮动板设有承载晶片模块的承载部,绝缘本体上设有弹性装置支撑浮动板,压板按压晶片模块之前,晶片模块不与导电端子接触,压板按压后,浮动板按压弹性装置并相对于绝缘本体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该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由于增加了可承载晶片模块并相对绝缘本体浮动的浮动板,浮动板上设有承载晶片模块的承载部及绝缘本体上设有弹性装置,使晶片模块可以先安装到浮动板的承载部上而不接触导电端子,然后随浮动板一起下压再与导电端子接触,如此可以防止晶片模块安装过程中因误操作而碰撞到导电端子而损坏导电端子,以保证整个晶片模块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与晶片模块的立体拆分图。图2是现有的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与晶片模块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的立体拆分图。图4是本技术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5是本技术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去除压板后的立体组合图。图6是本技术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绝缘本体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绝缘本体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浮动板的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浮动板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10是本技术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绝缘本体、浮动板与晶片模块的立体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到图5,本技术的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用来电性连接晶片模块和电路板(未图示),其包括绝缘本体10、安装到绝缘本体10上可上下浮动的浮动板50、包设在绝缘本体10及浮动板50外侧四周的加强片20、设在加强片20一侧可转动的拨动件30和设在加强片20另一侧可转动的压板40。请参阅图6和图7,绝缘本体10呈平板状构造,在它的中部设有导电区14,-->导电区14开设有若干端子收容通道(未图示),每一个收容通道内收容有一相应的导电端子(未图示),导电区14四周围设有本体部13,本体部13包括四条边131,132,133,134,其中边131与边133相对,边132与边134相对,除边133的一端部外,其它各条边的端部即靠近绝缘本体边角的位置分别设有一方形的第一凸块15,共7个,边13上未设第一凸块15的位置设有两平行靠近的垂直板19。边132上靠近边131一侧设有一第二凸块16,该第二凸块16靠近导电区14一侧为圆弧面,其余为平面;边134上与第二凸块16相对设有一第三凸块17,该第三凸块17靠近导电区14一侧设有倒角。各凸块及垂直板19的高度一致。相对两边131、133中间位置分别设有一锁扣部12,该锁扣部12包括突出部120及与突出部120相邻的凹陷部122,且二者均相对于边131、133最外侧内凹,凹陷部122相对凹陷距离大一些。边132上设有两弹性臂11,其包括与边132相连的连接部114、与连接部114相连平行于边132悬伸的臂部110,臂部110末端朝向凸块延伸方向设有弧形突起112,该突起112突伸出绝缘本体10各边的表面一定距离,且该两弹性臂11设有突起112的自由端相互远离。与边132相对的边134上也设有两弹性臂11,其结构与边132上所设弹性臂11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两弹性臂11设有突起112的自由端相互靠近。这些弹性臂11的臂部110较长,具有弹性,当突起112受按压时,臂部110可以产生弹性变形带动突起112上下浮动。请参阅图3、图8及图9,浮动板50为一中空的框体,其包括四条边框531、532、533、534,其中边框531、533相对,边框532、534相对;边框531、532及534内侧分别设有承载部54,该承载部54的厚度小于各边的厚度,且从各边向框体内侧底部突出,与各边框呈台阶状;边框531、533中央位置与绝缘本体10上锁扣部12对应位置悬伸设有卡勾52,其包括与边框531、533相连且垂直的垂直部520及垂直部520末端的卡勾522;请结合图6,浮动板50各边端角与绝缘本体上各凸块对应设有一导引槽,其中与第二凸块16对应设有一宽度较大的第二导引槽58,以导引第二凸块16及同一边上与之相邻的第一凸块15;与第三凸块17对应设有宽度较大的第三导引槽57,以导引第三凸块17及同一边上与之相邻的第一凸块15;其余各导引槽为宽度较小且其宽度与各第一凸-->块15相对应的第一导引槽56。上述第一凸块15也可以为圆形等其它形状,而第二凸块16与第三凸块17的形状及位置与第一凸块15不同,这样可以防止浮动板50安装到绝缘本体10上的时候出现误配。请参阅图3拨动件30由一细长金属圆杆弯折若干次而成,其包括作动部32及与作动部32大致垂直相连的固持部34,作动部32于其末端设置有向外弯折的手柄33,固持部34于其中部凸设有一施压部35。压板40为一中空框体构造,它包括四个侧边及其围成的空间,其两相对的侧边分别为第一侧边41及第二侧边42,第一侧边41的中部沿弧线弯曲延伸有延伸部46,第二侧边42对称延设有一对横截面呈半圆弧状的扣持部43,于两扣持部421之间延设有大致呈条状的尾部44。另两相对侧边分别设有向下悬伸的悬伸部45,且该两侧边为中部下陷的弧形。加强片20为纵长状设置,其包括两两相连的侧边及自侧边向上延伸设置的侧壁,其组装时与压板40的第二侧边42相邻的侧壁为第一侧壁22,与第一侧壁22相对立的侧壁为第二侧壁24。第一侧壁22上对应于压板4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用来电性连接晶片模块,其包括绝缘本体、与绝缘本体相连的加强片、枢接于加强片上可转动按压晶片模块的压板以及拨动件,其中绝缘本体开设有收容通道并收容有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还包括一中空框状的浮动板,该浮动板设有承载晶片模块的承载部,绝缘本体上设有弹性装置支撑浮动板,压板按压晶片模块之前,晶片模块不与导电端子接触,压板按压后,浮动板按压弹性装置并相对于绝缘本体移动,且晶片模块与导电端子电性导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用来电性连接晶片模块,其包括绝缘本体、与绝缘本体相连的加强片、枢接于加强片上可转动按压晶片模块的压板以及拨动件,其中绝缘本体开设有收容通道并收容有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还包括一中空框状的浮动板,该浮动板设有承载晶片模块的承载部,绝缘本体上设有弹性装置支撑浮动板,压板按压晶片模块之前,晶片模块不与导电端子接触,压板按压后,浮动板按压弹性装置并相对于绝缘本体移动,且晶片模块与导电端子电性导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弹性装置为设于绝缘本体周侧的若干弹性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上的弹性臂包括与绝缘本体相连的连接部、由连接部延伸的臂部,且臂部末端设有朝向浮动板的突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栅格阵列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弹性臂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浩云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