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接式导电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0014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压接式导电端子,包括接触元件、电性连接元件、弹性组件;接触元件为柱状,其上有凸缘;电性连接元件由至少二个套筒组成,第一套筒活动设置于第二套筒内,第一套筒后端扣接于第二套筒前端口,第二套筒后端口设有后盖;接触元件设置于第一套筒内,前端伸出第一套筒,其凸缘扣接于第一套筒前端口;弹性组件穿设置于套筒内腔,两端分别抵靠于接触元件、后盖内壁;接触元件、第一套筒都可通过弹性元件下压至第二套筒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多节式套筒,使接触元件、套筒都可以伸缩,可在有限的压缩空间内增加接触元件的压缩量,并有效降低导电端子高度,而且,增强导电端子与电子元件间的压接力,可更好地保证导电端子与电子元件的电性连接。(*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接式导电端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种压接式导电端子,尤指一种可作为测试接点的探针,或用于电性连接两装置的压接式导电端子。
技术介绍
压接式导电端子常用于电子产品中电性连接两装置,如移动电话中电池板的电性连接。请参阅图1,习知的压接式导电端子,可作为测试接点的探针,或用于电性连接两装置,其包括有一套筒10、一触接元件20及一弹性元件30,套筒10采用二件式设计,即该套筒10由第一本体101及第二本体102所构成,第一本体101呈中空柱状,其前、后两端均为开口状,即第一本体101前端具有一第一开口1011,第一本体101后端具有一第二开口1012,第一开口1011内径是小于套筒10内径,使第一开口1011形成突缩状,第一开口1011预先成型于第一本体101前端。第二本体102呈与第一本体101后端的第二开口1012相对应的柱状,使第二本体102在触接元件20及弹性元件30置入套筒10内部后,以紧配合方式连接于第一本体101后端的第二开口1012,用以封闭第一本体101后端,当然第二本体102亦可利用螺接等其它方式连接于该第一本体101后端;套筒10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上。当触接元件20及弹性元件30先后置入套筒10内部后,可将第二本体102以紧配合等方式连接于第一本体101后端的第二开口104,用以封闭该第一本体101后端,且弹性元件30介于套筒10的第二本体102与该触接元件20之间,触接元件20藉由弹性元件30顶推而使其前端的接触部弹性伸出套筒10前端。当电池等电子元件置入电子产品时,电池压接于触接元件20的顶端后,在弹性元件30的作用下,触接元件20下压至套筒10内部,同时,电池与电子产品内电路电性连接;但是,随着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薄型化,现有的压接式导电端子由于受其套筒高度的所限,无法满足在有限的压缩-->空间内增加接触元件的压缩量,以及进一步降低导电端子的高度,因而影响了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薄型化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接式导电端子,可在有限的压缩空间内增加接触元件的压缩量,并有效降低导电端子高度,而且,可增强导电端子与与之压接的电子元件的压接力,可更好地保证导电端子与其他原器件的电性连接。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压接式导电端子,包括,接触元件,其为柱状结构,外表面设有凸缘;由至少二个套筒相互套设组成,其中一个套筒与接触元件凸缘相套设,另一套筒与一后盖相连接;一弹性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弹性元件,该弹性组件设置于二个套筒内腔,一端抵靠于接触元件,另一端抵靠于后盖内壁;接触元件藉由该弹性元件顶推而使其前端弹性伸出套筒。进一步,本技术的电性连接元件,由至少二个套筒组成,该二个套筒为中空结构,前后两端开口,第一套筒活动设置于第二套筒内,第一套筒后端扣接于第二套筒前端口,第二套筒后端口设有一后盖;所述的接触元件设置于第一套筒内,接触元件前端伸出第一套筒,其凸缘扣接于第一套筒前端口。本技术的弹性组件还设有一第二弹性元件,该第二弹性元件设置第二套筒内,其一端与第一套筒底部外壁相抵,另一端抵靠于后盖内壁,第一弹性元件的一端与第一套筒底部内壁相抵。另,本技术的弹性组件还设有一第二弹性元件,该第二弹性元件设置第二套筒内,套设于第一弹性元件外,其一端与第一套筒相抵,另一端抵靠于后盖内壁。所述的接触元件为中空结构,所述的第一弹性元件一端伸入其中。所述的后盖与套筒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后盖还可以固定于电子元件上。根据实际需要,导电端子的套筒也可以设有多节,即要多个套筒套设构成,套筒与套筒为可伸缩式结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多节式套筒,使接触元件、二套筒都可以伸缩,有效降低了整个导电端子的高度;同时,通过增加第二弹性元件,使导电端子的压接力增强,可更好地保证导电端子与其他原器件的电性连接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习知压接式导电端子的剖视图。图2a~2c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9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a~图2c、图3,本技术提供的压接式导电端子,包括,接触元件1,其为柱状结构,其一端与如电池、天线等电子元件的接触部相接触,相对的另一端外表面有凸缘11;电性连接元件2,由二个套筒即第一套筒21、第二套筒22组成,该二个套筒21、22为中空结构,第一套筒21前后两端开有前端口211、后端口212,第二套筒22前端口221、后端口222,前端口211、221内径均小于各套筒21、22内径,第二套筒22的前端口221内径与第一套筒21的外径相等,第一套筒21活动设置于第二套筒22内,前端部可伸出第二套筒22,第一套筒21后端部设有凸缘213,扣接于第二套筒22前端口221内缘,第二套筒22后端口222设有一后盖3;所述的接触元件1设置于第一套筒21内,接触元件1前端伸出第一套筒21,其外径与该套筒21的内径相等,使该接触元件1得以活动自如地配合于套筒21内部,其凸缘11扣接于第一套筒21前端口211;弹性组件4,其包括第一弹性元件,该弹性组件4设置于二个套筒21、22内-->腔,一端抵靠于接触元件1底部12,另一端抵靠于后盖3内壁31;接触元件1藉由该弹性组件4顶推而使其前端弹性伸出第一套筒21;后盖3可以焊接方式固定于电路板等电子元件上,使第二套筒22得以固定及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等电子元件上。当电池等电子元件压接于接触元件1的顶端后,在弹性组件4即第一弹性元件的作用下,该接触元件1会下压至第一套筒21内,其顶部可与第一套筒21前端口211相平齐;同时,第一套筒21亦在弹性组件4即第一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下压至第二套筒22内,最大至与第二套筒22前端口221相平齐的位置,如此,向较于传统的压接式导电端子,其压缩空间可大大增加。本技术的接触元件以及套筒还可以其他结构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请参见图4,所述的压接式导电端子,所述的接触元件1为中空结构,所述的弹性组件4即第一弹性元件一端伸入其中,使接触元件1的受力更加均匀、稳定。再请参见图5、图8,本技术提供的压接式导电端子还设有一第二弹性元件5,第一套筒21设有一底部214;该第二弹性元件5设置第二套筒22内,其一端与第一套筒21底部214外壁相抵,另一端抵靠于后盖3内壁31,弹性组件4的一端与第一套筒21底部214内壁相抵;当电池等元件压接于接触元件1的顶端后,在弹性组件4即第一弹性元件的作用下,该接触元件1会下压至第一套筒21内,其顶部可与第一套筒21前端口211相平齐;同时,第一套筒21下压设置第二套筒22内的第二弹性元件5,使第一套筒21可下压至第二套筒22内,最大至与第二套筒22前端口221相平齐的位置。如此,向较于传统的压接式导电端子,其压缩空间可大大增加。参见图6,所示也为设有一第二弹性元件5导电端子,其与图5所示的导电端子的区别在于,所述的接触元件1为中空结构,弹性组件4即第一弹性元件一端伸入其中。再请参见图7、图9,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压接式导电端子,固定于电子元件上,其特征是,包括,    接触元件,其为柱状结构,外表面设有凸缘;    电性连接元件,由至少二个套筒相互套设组成,其中一个套筒与接触元件凸缘相套设,另一套筒与一后盖相连接;    一弹性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弹性元件,该弹性组件设置于套筒内腔,一端抵靠于接触元件,另一端抵靠于后盖内壁;接触元件藉由该弹性元件顶推而使其前端弹性伸出套筒。

【技术特征摘要】
1.压接式导电端子,固定于电子元件上,其特征是,包括,接触元件,其为柱状结构,外表面设有凸缘;电性连接元件,由至少二个套筒相互套设组成,其中一个套筒与接触元件凸缘相套设,另一套筒与一后盖相连接;一弹性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弹性元件,该弹性组件设置于套筒内腔,一端抵靠于接触元件,另一端抵靠于后盖内壁;接触元件藉由该弹性元件顶推而使其前端弹性伸出套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式导电端子,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性连接元件,由至少二个套筒组成,该二个套筒为中空结构,前后两端开口,前端口内径小于套筒内径,第一套筒活动设置于第二套筒内,第一套筒后端扣接于第二套筒前端口,第二套筒后端口设有一后盖;所述的接触元件设置于第一套筒内,接触元件前端伸出第一套筒,其凸缘扣接于第一套筒前端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莫列斯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