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良的静电放电保护装置的电连接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5514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具有一前耦合部,由一凸缘部的前面伸出,且前面具有一耦合面。一对排状通道于该连接器内纵向延伸,以分别容纳复数对应端子于其中。一中央凹室沿中央横线设置,且由该耦合面向内延伸以容纳一对应插头连接器的一板体。一导电蔽件具有一框体环围于该前耦合部外方,其中该蔽件前部呈锯齿状以设计成具有静电放电的尖端效应,且有效地避免高伏特静电荷侵入该连接器内部而损及与之相连接的内在电路。(*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具有静电保护装置的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母中央型连接器其金属蔽件具有一特定型式的前缘,以及其前缘较该连接器内端子对一外来静电源距离为短的构形。众所周知,当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降至百分之五十或更低时,人体会积聚大量静电荷。如美国专利第4,824,377号所公开的,此种静电压可能超过二万伏特,此种高伏电压通常能散播出去而不致危害人体,并且是在其人并不感知该静电已为接触放电的情况下发生。纵然如此,此静电放电还是具有潜在可能性伤害到某些电器装置。如一值得注意的特定例子是当此静电荷侵入一电气元件组合中的放电行为。而更特定的是,当一端子连接器在一未耦合的状态时,与该连接器相连接的电气元件极易通过该等未耦合连接器的端子而接收到一静电放电,而此静电的放电乃是导因于一带静电荷的人体或是其他的静电荷源。因此在前述专利中使用了一独立的静电放电电线,其中是横置一路径,该路径环绕或介于两排端子插入孔间,以捕捉或导引该静电放电于该处,如此即得以避免该静电放电会在该连接器于未耦合状态下被导引至端子上。可以被了解的是,此种形式的端子连接器是使用在一种D式微型母连接器上,如于前述专利中所示,它具有一实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具有改良的静电放电保护装置的电连接器,包括:一长形绝缘本体,具有复数通道前后纵向贯穿其间,各通道容置有一对应端子于其间;一耦合部由该本体的前面向外延伸以与一对应插头连接器作可接合的电性接合,且具有一耦合面于前面;一中央凹室位于耦合部中,且延伸出该耦合面以利容纳该对应插头连接器的一板体,该等端子延伸入该凹室以利与该插头连接器的板体上的所印对应导电垫片作电性接合;一导电金属蔽件遮盖该本体的耦合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蔽件包括一组凸缘,由该蔽件前端的周缘垂直延伸一段距离,以朝向该凹室的前开口,其中该凸缘的前缘在近该凹室前开口处成锯齿状以展示连续的凸出点于其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1992-11-5 07/972,1591、一具有改良的静电放电保护装置的电连接器,包括:一长形绝缘本体,具有复数通道前后纵向贯穿其间,各通道容置有一对应端子于其间;一耦合部由该本体的前面向外延伸以与一对应插头连接器作可接合的电性接合,且具有一耦合面于前面;一中央凹室位于耦合部中,且延伸出该耦合面以利容纳该对应插头连接器的一板体,该等端子延伸入该凹室以利与该插头连接器的板体上的所印对应导电垫片作电性接合;一导电金属蔽件遮盖该本体的耦合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蔽件包括一组凸缘,由该蔽件前端的周缘垂直延伸一段距离,以朝向该凹室的前开口,其中该凸缘的前缘在近该凹室前开口处成锯齿状以展示连续的凸出点于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凸缘的前缘于垂直方向上呈锯齿状,而在该藉合部的耦合面具有环绕的凹槽以容纳该金属蔽件的凸缘于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浩川马崇仁林元杰
申请(专利权)人:鸿海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