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锦纶半光空变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59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41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锦纶空变丝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锦纶半光空变丝,包括空变丝本体和第一变色丝体,所述空变丝本体包括防划耐磨层、抗菌层、聚氨酯纤维层、防水层和填充棉层,且防划耐磨层的内部安装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内部安置有聚氨酯纤维层,且聚氨酯纤维层的内部固定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内部设置有填充棉层,所述第一变色丝体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变色丝体,所述第二变色丝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变色丝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聚氨酯纤维层的设置,聚氨酯纤维层就是尼龙层,其耐磨性高于其他所有纤维,比棉花耐磨性高倍,比羊毛高倍,在混纺织物中稍加入一些聚酰胺纤维,可大大提高其耐磨性,当拉伸至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锦纶半光空变丝


[0001]本技术涉及锦纶空变丝
,具体是一种锦纶半光空变丝。

技术介绍

[0002]空变丝是运用特殊加工技术生产的产品,产生具有天然亚麻的凹凸手感与柔软触感,同时又克服了天然亚麻的易皱性,可水洗,易护理,具有具有不规则的表面毛条、颗粒、竹节效果,良好的色泽。
[0003]然而,现有的空变丝整体强度较低,容易被外部介质划伤,耐磨性较差,弹性回复率较低,整体的凹凸手感一般,且难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渐变色或拼接色的染色,使用不便利的问题。
[000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锦纶半光空变丝。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空变丝整体强度较低,容易被外部介质划伤,耐磨性较差,弹性回复率较低,整体的凹凸手感一般,且难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渐变色或拼接色的染色,使用不便利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锦纶半光空变丝。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锦纶半光空变丝,包括空变丝本体和第一变色丝体,所述空变丝本体包括防划耐磨层、抗菌层、聚氨酯纤维层、防水层和填充棉层,且防划耐磨层的内部安装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内部安置有聚氨酯纤维层,且聚氨酯纤维层的内部固定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内部设置有填充棉层,所述第一变色丝体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变色丝体,且第一变色丝体位于空变丝本体的外部,所述第二变色丝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变色丝体。
[0007]优选的,所述空变丝本体通过防划耐磨层、抗菌层、聚氨酯纤维层、防水层和填充棉层之间的配合构成五层结构,且空变丝本体与第一变色丝体之间表面贴合。
[0008]优选的,所述防划耐磨层的内部表面与抗菌层的外部表面紧密贴合,且抗菌层的内部表面与聚氨酯纤维层的外部表面紧密贴合,并且聚氨酯纤维层的内部表面与防水层的外部表面紧密贴合,而且防水层的内部表面与填充棉层的外部表面紧密贴合。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变色丝体包括抗静电层、阻燃层和羊毛芯层,且抗静电层的内部固定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内部安装有羊毛芯层。
[0010]优选的,所述抗静电层的内部表面与阻燃层的外部表面紧密贴合,且阻燃层的内部表面与羊毛芯层的外部表面紧密贴合,并且第一变色丝体通过抗静电层、阻燃层和羊毛芯层之间的配合构成三层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三变色丝体与第二变色丝体之间的间距为0.5cm,且第二变色丝体与第一变色丝体之间的间距为0.5cm,并且第一变色丝体、第二变色丝体和第三变色丝体之间的结构相同,而且第一变色丝体、第二变色丝体和第三变色丝体之间均缠绕于空变丝本体。
[0012]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3]1.本技术通过空变丝本体的设置,防划耐磨层使空变丝本体的表面不会轻易的被外部介质划伤,避免了空变丝在使用时间过长后出现磨损的情况,抗菌层对细菌进行隔离,聚氨酯纤维层就是尼龙层,其耐磨性高于其他所有纤维,比棉花耐磨性高倍,比羊毛高倍,在混纺织物中稍加入一些聚酰胺纤维,可大大提高其耐磨性;当拉伸至3

6%时,弹性回复率可达100%,防水层对水和使其进行隔离,避免了水或湿气影响到内部填充棉层的情况;
[0014]2.本技术通过第二变色丝体的设置,抗静电层提升了第一变色丝体的抗静电性能,阻燃层使第一变色丝体不会轻易燃起,提升了第一变色丝体的防火性能,羊毛芯层为第一变色丝体的内芯,三层的第一变色丝体使其整体结构更加紧固,提升了空变丝的整体强度;
[0015]3.本技术通过第一变色丝体、第二变色丝体和第三变色丝体的设置,第一变色丝体、第二变色丝体和第三变色丝体能够对空变丝的表面颜色进行更变,通过对变色丝体进行染色能够改变空变丝的整体颜色,同时多个变色丝体的设置便于空变丝进行渐变色或拼接色的染色,便于空变丝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染色。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7]图1为实施例一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实施例二的空变丝本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实施例一的外壳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空变丝本体;101、防划耐磨层;102、抗菌层;103、聚氨酯纤维层;104、防水层;105、填充棉层;2、第一变色丝体;201、抗静电层;202、阻燃层;203、羊毛芯层;3、第二变色丝体;4、第三变色丝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一
[0023]请参阅图1

3所示,一种锦纶半光空变丝,包括空变丝本体1和第一变色丝体2,空变丝本体1包括防划耐磨层101、抗菌层102、聚氨酯纤维层103、防水层104和填充棉层105,且防划耐磨层101的内部安装有抗菌层102,抗菌层102的内部安置有聚氨酯纤维层103,且聚氨酯纤维层103的内部固定有防水层104,防水层104的内部设置有填充棉层105,第一变色丝体2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变色丝体3,且第一变色丝体2位于空变丝本体1的外部,第二变
色丝体3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变色丝体4。
[0024]第一变色丝体2包括抗静电层201、阻燃层202和羊毛芯层203,且抗静电层201的内部固定有阻燃层202,阻燃层202的内部安装有羊毛芯层203。
[0025]抗静电层201的内部表面与阻燃层202的外部表面紧密贴合,且阻燃层202的内部表面与羊毛芯层203的外部表面紧密贴合,并且第一变色丝体2通过抗静电层201、阻燃层202和羊毛芯层203之间的配合构成三层结构,抗静电层201提升了第一变色丝体2的抗静电性能,阻燃层202使第一变色丝体2不会轻易燃起,提升了第一变色丝体2的防火性能,羊毛芯层203为第一变色丝体2的内芯,三层的第一变色丝体2使其整体结构更加紧固,提升了空变丝的整体强度。
[0026]第三变色丝体4与第二变色丝体3之间的间距为0.5cm,且第二变色丝体3与第一变色丝体2之间的间距为0.5cm,并且第一变色丝体2、第二变色丝体3和第三变色丝体4之间的结构相同,而且第一变色丝体2、第二变色丝体3和第三变色丝体4之间均缠绕于空变丝本体1,第一变色丝体2、第二变色丝体3和第三变色丝体4能够对空变丝的表面颜色进行更变,通过对变色丝体进行染色能够改变空变丝的整体颜色,同时多个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锦纶半光空变丝,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变丝本体(1)和第一变色丝体(2),所述空变丝本体(1)包括防划耐磨层(101)、抗菌层(102)、聚氨酯纤维层(103)、防水层(104)和填充棉层(105),且防划耐磨层(101)的内部安装有抗菌层(102),所述抗菌层(102)的内部安置有聚氨酯纤维层(103),且聚氨酯纤维层(103)的内部固定有防水层(104),所述防水层(104)的内部设置有填充棉层(105),所述第一变色丝体(2)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变色丝体(3),且第一变色丝体(2)位于空变丝本体(1)的外部,所述第二变色丝体(3)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变色丝体(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锦纶半光空变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变丝本体(1)通过防划耐磨层(101)、抗菌层(102)、聚氨酯纤维层(103)、防水层(104)和填充棉层(105)之间的配合构成五层结构,且空变丝本体(1)与第一变色丝体(2)之间表面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锦纶半光空变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划耐磨层(101)的内部表面与抗菌层(102)的外部表面紧密贴合,且抗菌层(102)的内部表面与聚氨酯纤维层(103)的外部表面紧密贴合,并且聚氨酯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织璟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