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冷却水循环设备的碳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773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冷却水循环设备的碳化炉,包括:卧式炉体;循环水层,所述循环水层连接于所述卧式炉体的外表面;炉盖,两个所述炉盖对向安装于所述卧式炉体两端;电阻棒加热室,所述电阻棒加热室安装于所述卧式炉体内;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安装于所述循环水层底端,带泵进水管一端与所述循环水箱连接,带泵进水管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水层连接;室外冷却塔,所述室外冷却塔进水端通过带泵管路与所述循环水箱连接,所述室外冷却塔出水端通过带泵管路与所述循环水箱连接。泵管路与所述循环水箱连接。泵管路与所述循环水箱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冷却水循环设备的碳化炉


[0001]本技术涉及石墨导热膜制造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冷却水循环设备的碳化炉。

技术介绍

[0002]石墨导热膜制造时,PI膜卷先放入碳化炉内进行1000℃的炼焦后,再放入3000℃的高温石墨化炉内高温烧结处理,从而得到石墨导热膜。
[0003]碳化炉工作时以及碳化炉结束时,都需要对其进行冷却处理,工作时对其进行冷却处理,从而防止碳化炉表面温度过高,结束时对其进行冷却处理,从而能使炉内快速冷却,方便下次放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冷却水循环设备的碳化炉,包括:
[0005]卧式炉体;
[0006]循环水层,所述循环水层连接于所述卧式炉体的外表面;
[0007]炉盖,两个所述炉盖对向安装于所述卧式炉体两端;
[0008]电阻棒加热室,所述电阻棒加热室安装于所述卧式炉体内;
[0009]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安装于所述循环水层底端,带泵进水管和回水管连接于所述循环水箱和循环水层之间;
[0010]室外冷却塔,所述室外冷却塔进水端通过带泵管路与所述循环水箱连接,所述室外冷却塔出水端通过带泵管路与所述循环水箱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电阻棒加热室包括:
[0012]耐热室,所述耐热室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卧式炉体内壁上,所述耐热室靠近炉盖端均呈敞口式设置;
[0013]支撑横座,四个所述支撑横座沿所述卧式炉体中轴线方向平行分布于所述耐热室边角位置;r/>[0014]电阻加热棒,若干个所述电阻加热棒并列安装于相邻的所述支撑横座之间,并靠近所述耐热室内壁设置;
[0015]耐热平台,所述耐热平台安装于所述耐热室内底部,并位于两组横向电阻加热棒之间。
[0016]优选的,所述耐热平台内设水室,所述耐热平台底端连接有并排设置的多组伸缩水管,所述伸缩水管一端自所述耐热平台底端伸入所述水室内,所述伸缩水管另一端分别穿设相邻的两个电阻加热棒之间、耐热室、以及循环水层,并与所述循环水箱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卧式炉体内底部安装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内设有升降室,所述升降室连通于所述升降座顶端设置,所述升降室内安装有转动螺杆,所述转动螺杆上对半开设有正向螺纹和反向螺纹,所述升降室内滑动连接有两个螺块,其中一个所述螺块套设于所
述正向螺纹,其中另一个所述螺块套设于所述反向螺纹上,所述耐热室内底部开设有横槽,所述横槽槽底端穿设所述耐热室设置,横槽内安装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底端对称铰接有两个升降杆,所述升降杆远离升降平台端伸入所述升降室内,并与所述螺块铰接,所述升降平台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远离升降平台端穿设相邻的两个电阻加热棒之间,并与所述耐热平台底端连接,所述升降室内设有啮合的一对斜齿轮,其中一个所述斜齿轮安装于所述转动螺杆上,所述循环水层底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穿设所述循环水层、卧式炉体,并自所述升降座底端伸入所述升降室内,其中另一个所述斜齿轮安装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
[0018]优选的,所述伸缩水管包括:
[0019]底连接管,所述底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循环水箱连接,所述底连接管另一端分别穿设循环水层、卧式炉体、以及耐热室设置;
[0020]顶连接管,所述顶连接管一端伸入所述底连接管另一端,所述顶连接管另一端自所述耐热平台底端伸入所述水室内,所述顶连接管另一端封堵设置,回水口开设于所述顶连接管侧端靠近另一端位置;
[0021]封堵环座,所述封堵环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水室内顶部,所述顶连接管另一端伸入所述封堵环座内。
[0022]优选的,所述伸缩水管还包括:
[0023]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连接管内壁靠近另一端位置,所述密封环内径与所述连接环外径相等;
[0024]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于所述顶连接管一端;
[0025]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顶连接管一端,所述复位弹簧抵设于所述密封环和连接环之间。
[0026]优选的,所述顶连接管另一端安装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远离顶连接管端连接于所述水室内顶部,并位于所述封堵环座内圈设置。
[0027]优选的,所述底连接管一端通过带阀软管与所述循环水箱连接。
[0028]优选的,还包括:
[0029]抽真空单元,所述抽真空单元进风端穿设所述循环水层,并连接于所述卧式炉体内。
[0030]优选的,还包括:
[0031]送风单元,所述送风单元进风端依次穿设所述循环水层、卧式炉体,并连接于所述耐热室内。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技术中电阻棒加热室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本技术中伸缩水管和升降座位置关系图;
[0036]图4为本技术中伸缩水管结构示意图;
[0037]图5为本技术中升降座剖视图;
[0038]图6为本技术流程图。
[0039]图中:11.卧式炉体;12.循环水层;13.炉盖;14.电阻棒加热室;15.循环水箱;16.带泵进水管;17.耐热室;18.支撑横座;19.电阻加热棒;10.耐热平台;21.水室;22.伸缩水管;23.升降座;24.升降室;25.转动螺杆;26.螺块;27.升降平台;28.升降杆;29.支撑柱;20.斜齿轮;31.驱动电机;32.底连接管;33.顶连接管;34.回水口;35.封堵环座;36.密封环;37.连接环;38.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1]实施例
[004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4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冷却水循环设备的碳化炉,包括:
[0044]卧式炉体11;
[0045]循环水层12,所述循环水层12连接于所述卧式炉体11的外表面;
[0046]炉盖13,两个所述炉盖13对向安装于所述卧式炉体11两端;
[0047]电阻棒加热室14,所述电阻棒加热室14安装于所述卧式炉体11内;
[0048]循环水箱15,所述循环水箱15安装于所述循环水层12底端,带泵进水管16和回水管39连接于所述循环水箱15和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冷却水循环设备的碳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炉体(11);循环水层(12),所述循环水层(12)连接于所述卧式炉体(11)的外表面;炉盖(13),两个所述炉盖(13)对向安装于所述卧式炉体(11)两端;电阻棒加热室(14),所述电阻棒加热室(14)安装于所述卧式炉体(11)内;循环水箱(15),所述循环水箱(15)安装于所述循环水层(12)底端,带泵进水管(16)和回水管(39)连接于所述循环水箱(15)和循环水层(12)之间;室外冷却塔,所述室外冷却塔进水端通过带泵管路与所述循环水箱(15)连接,所述室外冷却塔出水端通过带泵管路与所述循环水箱(1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冷却水循环设备的碳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棒加热室(14)包括:耐热室(17),所述耐热室(17)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卧式炉体(11)内壁上,所述耐热室(17)靠近炉盖(13)端均呈敞口式设置;支撑横座(18),四个所述支撑横座(18)沿所述卧式炉体(11)中轴线方向平行分布于所述耐热室(17)边角位置;电阻加热棒(19),若干个所述电阻加热棒(19)并列安装于相邻的所述支撑横座(18)之间,并靠近所述耐热室(17)内壁设置;耐热平台(10),所述耐热平台(10)安装于所述耐热室(17)内底部,并位于两组横向电阻加热棒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冷却水循环设备的碳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平台(10)内设水室(21),所述耐热平台(10)底端连接有并排设置的多组伸缩水管(22),所述伸缩水管(22)一端自所述耐热平台(10)底端伸入所述水室(21)内,所述伸缩水管(22)另一端分别穿设相邻的两个电阻加热棒(19)之间、耐热室(17)、以及循环水层(12),并与所述循环水箱(1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冷却水循环设备的碳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炉体(11)内底部安装有升降座(23),所述升降座(23)内设有升降室(24),所述升降室(24)连通于所述升降座(23)顶端设置,所述升降室(24)内安装有转动螺杆(25),所述转动螺杆(25)上对半开设有正向螺纹和反向螺纹,所述升降室(24)内滑动连接有两个螺块(26),其中一个所述螺块(26)套设于所述正向螺纹,其中另一个所述螺块(26)套设于所述反向螺纹上,所述耐热室(17)内底部开设有横槽,所述横槽槽底端穿设所述耐热室(17)设置,横槽内安装有升降平台(27),所述升降平台(27)底端对称铰接有两个升降杆(28),所述升降杆(28)远离升降平台(27)端伸入所述升降室(24)内,并与所述螺块(26)铰接,所述升降平台(27)顶端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军杨兰贺陈瑶宋宾宾吴建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汉华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