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组用隔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4275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组用隔板,包括一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至少一对对称侧边上分别设有由复数个凸起或凹槽构成的拼接部,其中,一侧边上的所述拼接部呈与另一侧边上的拼接部为相互卡接耦合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侧边上的拼接部可与另一本体相卡接,根据电池组件的大小选择适当数量的本体进行拼接,实现隔板注塑的通用性,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组用绝缘板,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组用隔板,用于间隔锂电池组中各电芯。
技术介绍
锂电池由于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电容量较大、充电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等各类数码、通讯产品上。通常单个锂电池芯包括正、负极片及正、负极耳,输出的电量有限,大都3V~4.2V左右,仅能供给小型的电子产品,若要用于电动车等驱动电量需求大的产品上就不够用了,需要将多个电芯组合起来,在每一电芯间加入隔板1(绝缘板),以防止相邻电芯外壳之间的短接,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所述隔板1由整块的实心薄板构成,通常为注塑成型,如图1、2所示,与多个电芯组装时,在每一电芯之间设置一隔板1。现有技术中,隔板是完整的长方体薄板结构,通过预先制作好的模具一次注塑成型。然而,这种整体结构的隔板在使用中存在问题是:由于电池组件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大小与形状也随之变化,因而与之配合的隔板亦需要一同变化,这样就造成一种类型的电池组件配合一种模具注塑成型的隔板,模具的数量较多,便提高了整个电池组件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多种类型锂电池组使用的隔板,通过使用该结构的隔板,可降低锂电池的制造成本,使用范围、灵活度得到扩大及提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电池组用隔板,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至少一对对称侧边上分别设有由复数个凸起或凹槽构成的拼接部,其中,一侧边上的所述拼接部与另一侧边上的拼接部呈相互卡-->接耦合状。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拼接部间为卡接耦合状,即为一侧边上的拼接部为凸起,而另一侧边则为与凸起配合的凹槽,凸起与凹槽的位置与形状在拼接时正好可以卡合连接。在使用时,根据待组装的电芯大小,选择相应块数的本体,将一本体侧边上的凸起插于另一本体侧边上的凹槽内,依次将对应侧边相接卡合连接,拼合成为需要的大小,如此在生产隔板时,只需一种尺寸的模具,根据使用场合不同相应拼接,大大降低了产生成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本体四周侧边上分别设置有所述拼接部,在相邻边上的所述拼接部呈相互卡接耦合状。另一种技术方案为,所述本体四周侧边上分别设置有所述拼接部,在相对称边上的所述拼接部呈相互卡接耦合状。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在本体的侧边上设置了由凸起与凹槽构成的拼接部,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待组装电芯的大小选择本体的个数,对应边间的相互拼接,组合成相适应大小的隔板,如此仅需一种尺寸的模具注塑成型,大大降低了产生成本,扩大了其应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
技术介绍
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仰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使用时的组合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组装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仰视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使用时的组合状态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使用时的组合状态示意图。其中:1、本体;2、凹槽;3、凸起;4、拼接部;5、电芯;6、缺口;7、凸筋;8、通孔;9、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3、4所示,一种锂电池组用隔板,包括一本体1,所述本体1上侧边上设有由2个凹槽2构成的拼接部4,下侧边上设有由2个凸起3构成的拼接部4,上侧边的所述拼接部4与下侧边的拼接部4呈相互卡接耦合状。在使用时,本体用于间隔锂电池组中电芯5与电芯5间,根据待组装的电池组中电芯5的大小,选择适当数量的所述本体1,如图5所示,由2片本体1组合,各本体1之间通过上、下侧边上的拼接部4卡合拼接,组合成整块的隔板9;最后组装于两两电芯5之间,分隔电芯5,如图6所示。实施例二:参见图7、8所示,一种锂电池组用隔板,包括一本体1,所述本体1四周侧边上分别设置有所述拼接部4,上侧边和下侧边上分别设有由2个凹槽2构成的拼接部,左侧边和右侧边上分别设有由2个凸起3构成的拼接部4,上、下侧边的所述拼接部4与左、右侧边的拼接部4呈相互卡接耦合状。如图7所示,本体1四周侧边上还设有一缺口6,为待组装锂电池组的电芯提供散热孔。在使用时,根据待组装的电池组中电芯的大小,选择适当数量的所述本体1,如图9所示,由4片本体1组合,各本体之间通过上、下、左、右侧边上的拼接部4卡合拼接,组成一整块隔板9。实施例三:参见10、11所示,一种锂电池组用隔板,包括一本体1,所述本体1四周侧边上分别设置有所述拼接部4,上侧边和右侧边上分别设有由3个凹槽2构成的拼接部4,左侧边和下侧边上分别设有由3个凸起3构成的拼接部4,上、右侧边的所述拼接部4与左、下侧边的拼接部4呈相互卡接耦合状。如图10所示,本体中部设有3个通孔8,其上表面分布有8个凸筋7,-->凸筋7与凸筋7之间形成导热通道,两者结合为待组装锂电池组的电芯提供良好的热量效果。在使用时,根据待组装的电池组中电芯的大小,选择适当数量的所述本体,如图12所示,由4片本体1组合,各本体1之间通过上、下、左、右侧边上的拼接部4卡合拼接,组成一整块隔板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电池组用隔板,包括一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至少一对对称侧边上分别设有由复数个凸起(3)或凹槽(2)构成的拼接部(4),其中,一侧边上的所述拼接部(4)与另一侧边上的拼接部(4)呈相互卡接耦合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组用隔板,包括一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至少一对对称侧边上分别设有由复数个凸起(3)或凹槽(2)构成的拼接部(4),其中,一侧边上的所述拼接部(4)与另一侧边上的拼接部(4)呈相互卡接耦合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组用隔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东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星恒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