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挠性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341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万向挠性件,包括:壳体、第一形变部件、第二形变部件、第一复位部件和第二复位部件;在壳体顶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具有第一内壁和的第二内壁,第一形变部件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的底部,并且第一形变部件与第一内壁之间和第二内壁之间分别存在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第一复位部件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第一间隙或第二间隙中。在壳体顶底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具有第三内壁和的第四内壁,第二形变部件与第三内壁之间和第四内壁之间分别存在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第二复位部件数量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第三间隙或第四间隙中。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接近于无摩擦,能够对更好地适应六分力试车台的工作。分力试车台的工作。分力试车台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万向挠性件


[0001]本技术涉及推力测量
,特别涉及一种万向挠性件。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试验与测试技术是固体推进技术的重要组成个部分,推力矢量偏心使发动机试验与测试中需要测量的一个重要参数。
[0003]随着国内发动机测试技术的发展,某些大型发动机采用了推力矢量控制装置,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多分力模型,多分力试车台对推力矢量进行测试,其中较为常用的是六分力测量方法和六分力矢量推力测试技术,需将动架通过具有万向柔性和无摩擦性能的万向挠性件与定架连接,以实现模拟的真实性,提高模拟精度。现有的万向挠性件均存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摩擦系数高的缺点,不适于现有六分力试车台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接近于无摩擦的万向挠性件,能够对更好地适应六分力试车台的工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万向挠性件,包括:壳体、第一形变部件、第二形变部件、第一复位部件和第二复位部件;
[0007]所述壳体的外廓形状为矩形体,所述壳体上与顶面和底面垂直的四个表面依次为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三平行,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平行;
[0008]在所述顶面上设置有沿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方向延伸并能够贯通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具有与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一内壁和靠近所述第四侧面的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形变部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并且所述第一形变部件与所述第一内壁之间和所述第二内壁之间分别存在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使所述第一形变部件能够通过自身形变在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二内壁之间产生位移;
[0009]所述第一复位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复位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中,位于所述第一间隙中的所述第一复位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形变部件和所述第一内壁上,位于所述第二间隙中的所述第一复位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形变部件和所述第二内壁上;
[0010]在所述底面上设置有沿垂直于所述第二侧面方向延伸并能够贯通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具有与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三内壁和靠近所述第三侧面的第四内壁,所述第二形变部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并且所述第二形变部件与所述第三内壁之间和所述第四内壁之间分别存在第三间隙和第四间隙,使所述第二形变部件能够通过自身形变在所述第三内壁和所述第四内壁之间产生位移;
[0011]所述第二复位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复位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间
隙和所述第四间隙中,位于所述第三间隙中的所述第二复位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形变部件和所述第三内壁上,位于所述第四间隙中的所述第二复位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形变部件和所述第四内壁上。
[0012]较优地,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二内壁均为平面,并且二者之间形成开口向上的夹角,所述第一形变部件和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相匹配。
[0013]较优地,所述第一形变部件采用弹性材质制作,所述第一形变部件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制作。
[0014]较优地,所述第一复位部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使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中均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一复位部件。
[0015]较优地,所述第一复位部件为弹簧。
[0016]较优地,所述第三内壁和所述第四内壁均为平面,并且二者之间形成开口向下的夹角,所述第二形变部件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相匹配。
[0017]较优地,所述第二形变部件采用弹性材质制作,和/或,所述第二形变部件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制作。
[0018]较优地,所述第二复位部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使所述第三间隙和所述第四间隙中均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二复位部件。
[0019]较优地,所述第二复位部件为弹簧。
[0020]本技术的万向挠性件,通过第一形变部件和第二形变部件分别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通过形变产生位移,使二者合成万向运动,不仅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而且效率高,接近于无摩擦、无间隙、转心不变的“理想绞”,在六分力试车台中可以使各分力相互间的干扰降到最低。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万向挠性件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的主视图;
[0023]图3为图2的右视图。
[0024]其中:1、壳体;11、顶面;12、底面;13、第一侧面;14、第二侧面;15、第一凹槽;151、第一内壁;152、第二内壁;16、第二凹槽;161、第三内壁;162、第四内壁;2、第一形变部件;3、第二形变部件;4、第一复位部件;5、第二复位部件;6、第一间隙;7、第二间隙;8、第三间隙;9、第四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移动工作椅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如图1、2、3所示,一种万向挠性件,包括:壳体1、第一形变部件2、第二形变部件3、第一复位部件4和第二复位部件5。壳体1的外廓形状为矩形体,壳体1上与顶面11和底面12垂直的四个表面依次为第一侧面13、第二侧面14、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第一侧面13和第三平行,第二侧面14和第四侧面平行。
[0027]在顶面11上设置有沿垂直于第一侧面13方向延伸并能够贯通第一侧面13和第二侧面14的第一凹槽15,第一凹槽15具有与靠近第二侧面14的第一内壁151和靠近第四侧面的第二内壁152,第一形变部件2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15的底部,并且第一形变部件2与第一内壁151之间和第二内壁152之间分别存在第一间隙6和第二间隙7,使第一形变部件2能够通过自身形变在第一内壁151和第二内壁152之间产生位移。第一复位部件4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一复位部件4设置在第一间隙6中,并且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形变部件2和第一内壁151上,另一个第一复位部件4设置在第二间隙7中,并且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形变部件2和第二内壁152上,两个第一复位部件4相互配合使因形变而在第一凹槽15内产生位移的第一形变部件2复位。
[0028]在底面12面上设置有沿垂直于第二侧面14方向延伸并能够贯通第二侧面14和第四侧面的第二凹槽16,第二凹槽16具有与靠近第一侧面13的第三内壁161和靠近第三侧面的第四内壁162,第二形变部件3固定连接在第二凹槽16的底部,并且第二形变部件3与第三内壁161之间和第四内壁162之间分别存在第三间隙8和第四间隙9,使第二形变部件3能够通过自身形变在第三内壁161和第四内壁162之间产生位移。第二复位部件5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二复位部件5设置在第三间隙8中,并且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形变部件3和第三内壁161上,另一个第二复位部件5设置在第四间隙9中,并且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万向挠性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形变部件、第二形变部件、第一复位部件和第二复位部件;所述壳体的外廓形状为矩形体,所述壳体上与顶面和底面垂直的四个表面依次为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三平行,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平行;在所述顶面上设置有沿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方向延伸并能够贯通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具有与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一内壁和靠近所述第四侧面的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形变部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并且所述第一形变部件与所述第一内壁之间和所述第二内壁之间分别存在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使所述第一形变部件能够通过自身形变在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二内壁之间产生位移;所述第一复位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复位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中,位于所述第一间隙中的所述第一复位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形变部件和所述第一内壁上,位于所述第二间隙中的所述第一复位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形变部件和所述第二内壁上;在所述底面上设置有沿垂直于所述第二侧面方向延伸并能够贯通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具有与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三内壁和靠近所述第三侧面的第四内壁,所述第二形变部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并且所述第二形变部件与所述第三内壁之间和所述第四内壁之间分别存在第三间隙和第四间隙,使所述第二形变部件能够通过自身形变在所述第三内壁和所述第四内壁之间产生位移;所述第二复位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智刘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飞科技开发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