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艮成专利>正文

深槽式移动型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9531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现行移动型蓄电池沉淀槽的槽身结构加以改进,其依据是经大量实验证实,极板活性物质与沉淀槽容积之比为4.5∶1-3∶1时,极板所脱落的沉淀物才不致淤积槽底造成短路。故在不改变沉淀槽横截面积的情况下,适度加深沉淀槽,能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改变了同行业一成不变的传统观念,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良效。(*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设备领域,是对直流电源设备部件的一种改进。移动型蓄电池,因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所以至今仍是中小型油机发电机组、运输或其它机动车辆必不可少的起动或点火电源,然而在使用中发现,该蓄电池往往提前中止其有限寿命,分析原因之一,是由于极板活性物质脱落沉满槽底致使短路,所以现有移动型蓄电池规格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破除同行业的传统观念。提出一种深槽式移动型蓄电池以延长该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附附图说明图1为现移动型蓄电池沉淀槽横剖面示意图。附图2本技术的沉淀槽横剖面示意图。图中1为外壳 2为糟深(h); 3为极板 4为槽鞍现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改进措施经大量实验证实,现有规格的沉淀槽当活性物质脱落33%左右时,槽底已被淤积不能再行使用,而事实上,如果不是因槽底淤积问题造成短路,活性物质就是脱落66-65%蓄电池仍有使用价值。因而,极板活性物质的总量与沉淀槽的容量必须有相应的比例,才能尽可能地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从多次实验结果证明该比例为4.5∶1-3∶1,故在沉淀槽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加大容积必须增加槽深(如图所示)。如现行的移动型蓄电池沉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含有外壳1、槽深2、极板3、槽鞍4的深槽式移动型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极板活性物质总量与沉淀槽容积之比为4.5:1-3: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艮成
申请(专利权)人:施艮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