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善鑫专利>正文

塑料方形可充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9370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方形可充锂离子电池,其主要特征是上盖板及外壳都由塑料制作,上盖板四周设有一圈凹槽,外壳上端面的凸缘镶嵌在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产工艺简单,制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安全性能好。(*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方形可充锂离子电池。传统的方形可充锂离子电池的外壳及盖板均用金属材料制作。外壳与盖板的连接均采用激光熔接,由于专用的锂离子电池激光熔接设备体积庞大,焊接工艺复杂,故制造成本高,售价昂贵,又由于金属壳体强度高,必须设置安全阀,或保护外电路防止电池内压过大,壳体炸裂,伤害人体。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制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安全性较好的塑料方形可充锂离子电池。本技术包括上盖板6、外壳7、外壳7内的电极片8,与电极片8连接的正极3和负极4,上盖板6和外壳7均为塑料制作,上盖板四周设有凹槽9,外壳7的上端面有与凹槽9匹配的凸缘9’,凸缘9’镶嵌在凹槽9内。正极3和负极4均在同一个面上引出。本技术的外壳和盖板用塑料制作,并设有相匹配的凹槽和凸缘,其封口可采用粘接或超声工艺,制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在安全性方面由于电池内部的实际压力较小(约在3个大气压以内),塑料外壳的破裂压力较低,且易于设定,故一旦电池内压变化,易使壳体破裂,可避免爆炸危险,安全性能较好。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注液孔、2-正极铆钉、3-正极、4-负极铆钉、5-负极、6-上盖板、7-外壳、8-电极片、9-凹槽、9’-凸缘。参见附图1外壳7和上盖板6可由热塑性高强度塑料压制而成,上盖板6四周A处有一圈均匀的凹槽9,凹槽9内镶嵌外壳上端面的凸缘9’。注液孔1位于上盖板中央,当电池内注入电解液后,即可封口。正极3由正极铆钉2固定在上盖板6上,其内端与电极片8的正电极板连接,另一端则为外引出线。负极5由负极铆钉4固定在上盖板6上,其内端与电极片8的负电极板连接,另一端作为外引出线。权利要求1.塑料方形可充锂离子电池包括上盖板6、外壳7、外壳7内的电极片8、与电极片8连接的正极3和负极5,其特征为上盖板6和外壳7均为塑料制作,上盖板四周设有凹槽9,外壳7的上端面有与凹槽9匹配的凸缘9’,凸缘9’镶嵌在凹槽9内。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方形可充锂离子电池,其特征为所说的正极3和负极5均在同一个面上引出。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方形可充锂离子电池,其主要特征是上盖板及外壳都由塑料制作,上盖板四周设有一圈凹槽,外壳上端面的凸缘镶嵌在凹槽内。本技术生产工艺简单,制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安全性能好。文档编号H01M2/02GK2373900SQ9920371公开日2000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12日专利技术者邱善鑫 申请人:邱善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塑料方形可充锂离子电池包括上盖板6、外壳7、外壳7内的电极片8、与电极片8连接的正极3和负极5,其特征为上盖板6和外壳7均为塑料制作,上盖板四周设有凹槽9,外壳7的上端面有与凹槽9匹配的凸缘9’,凸缘9’镶嵌在凹槽9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善鑫
申请(专利权)人:邱善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