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端面圆槽的加工方法及刀具技术

技术编号:15699793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5 0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轴承端面圆槽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锥形刀杆安装到卧铣机床的锥柄套上;把刀片装到中置刀杆上;把轴承放置到托盘上,移动托盘使轴承位于加工工位;调整铣床转速和托盘移动速度;通过旋转卧铣机床上的锥形刀杆和移动托盘用刀片来车制轴承端面圆槽,在加工过程中,刀片只随着铣床主轴旋转不移动,轴承通过移动托盘的移动实现对端面圆槽的加工;测量端面圆槽尺寸,去毛刺,提交热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以车代铣,能够完全满足端面圆槽的加工,且不受原来铣刀尺寸的限制,可以加工直径φ50mm以上任意尺寸的圆槽,提高了产品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刀具费用,并能够有效提升产品加工质量,满足产品工艺要求。

Machining method and cutter for bearing end face circular groove

The processing method of bearing end circular groove disclosed by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taper shank sleeve will taper cutter bar is attached to the horizontal milling machine; the blade is fitted to the middle knife rod; the bearing is placed into the tray, the tray is located in the mobile bearing processing station; adjust the speed and milling tray movement speed by; horizontal milling machine taper cutter rotating rod and moving blade tray for car bearing end circular groove, in the process, only with the blade milling machine spindle rotation movement, bearing machining the end face of the circular groove through the mobile tray; measuring end surface of circular groove size, deburring, submission of heat treatment. The present invention by car generation milling, can fully meet the processing end circular groove, and is not affected by the original cutter size limit, circular groove diameter above 50mm can be processed in any size, improve processing efficiency, reduce the cost of machining tool,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oduct processing quality, meet the needs of product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端面圆槽的加工方法及刀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承端面圆槽的加工
,主要涉及的是一种以车代铣的用于加工轴承端面圆槽的加工方法及刀具。
技术介绍
公知的材料为渗碳料的二、七类型轴承产品,大多需要在端面加工端面圆槽。现有的加工方式是采用铣刀铣加工,即根据产品圆槽直径的大小,选用相应的铣刀铣,这样一方面需要的铣刀规格比较多,从φ20mm~φ100mm,有时还没有合适尺寸的铣刀,需要再修磨,不仅费时费工,且生产效率低;另一方面,铣刀价格比较贵,一把铣刀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之间,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对于直径比较大的圆槽,由于加工接触面积大,切深也比较大,加工时铣刀受到的抗力也大,用铣刀铣容易造成加工面发震,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甚至会由于产品移动造成产品圆槽废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出一种轴承端面圆槽的加工方法,通过以车代铣的方式加工轴承端面圆槽,达到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加工成本和产品废品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加工轴承端面圆槽的刀具,该刀具可以加工直径φ50mm以上任意尺寸的圆槽,降低了产品加工刀具费用和产品废品率。本专利技术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端面圆槽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锥形刀杆安装到卧铣机床的锥柄套上;(2)、把刀片装到中置刀杆上;(3)把轴承放置到托盘上,移动托盘使轴承位于加工工位;(4)调整铣床转速和托盘移动速度;(5)通过旋转卧铣机床上的锥形刀杆和移动托盘用刀片来车制轴承端面圆槽,在加工过程中,刀片只随着铣床主轴旋转不移动,轴承通过移动托盘的移动实现对端面圆槽的加工;(6)测量端面圆槽尺寸,去毛刺,提交热处理。进一步,所述铣床的转速为118~750r/min。进一步,所述托盘移动速度为23.5~150r/min。实现上述轴承端面圆槽加工方法的刀具包括锥形刀杆、中置刀杆和刀片,所述锥形刀杆为圆锥形,在锥形刀杆的前段上端面开有中置刀杆安装孔所述的中置刀杆为方形刀杆,其下部为菱形,在所述中置刀杆下部的菱形部位连接有菱形刀片,所述的中置刀杆插接在锥形刀杆上的中置刀杆安装孔中。进一步,所述锥形刀杆的长度为250mm.进一步,所述锥形刀杆前段的最大直径为φ45mm。进一步,在所述锥形刀杆的前端和侧部分别开有螺纹孔。进一步,所述锥形刀杆的前段底部为平面。进一步,所述的刀片是55°的DNMG150612菱形刀片。进一步,所述锥形刀杆的尾部是莫氏五的锥度。本专利技术一改过去在铣床上用铣刀铣的方式,在铣床上用刀片车制端面圆槽,拓展了铣床的加工性能,改变了圆槽以前必须铣的加工观念,为以后类似加工开拓了思路;另外用刀片车制端面圆槽,圆槽加工面的光洁度通过调整铣床主轴转速和托盘移动速度很容易保证,而原来的铣刀加工的圆槽加工面的光洁度却很难保证,特别是圆槽直径比较大、槽深比较深的圆槽,一次铣成型由于铣刀受到的抗力太大,光洁度根本达不到工艺要求,只有通过两次铣加工才有可能保证,但这样就降低了铣床的加工效率。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加工效率提高。原来用铣刀铣,进刀速度慢,如果提高进刀速度容易造成加工面发震,影响产品外观质量,现在改用刀片车圆槽,进刀速度快;2、产品质量提升。通过调整铣床转速和托盘移动速度,可以控制车制圆槽的进刀量和速率,保证圆槽表面粗糙度在Ra2左右,避免了加工过程中由于抗力过大,造成加工面发震、粗糙度达不到工艺要求以及可能会出现加工废品等情况;3、加工成本降低。一把铣刀价格从几百元到2000多元之间,使用刀具成本比较高;一片刀片20多元,通过以车代铣,一方面避免了原来铣刀由于没有这个规格需要修磨造成铣刀浪费,通过伸缩机夹刀杆,可以加工直径φ50mm以上任意尺寸的圆槽,有效降低了产品加工刀具费用;另一方面原来的铣刀加工时接触面积大,加工时铣刀受到的抗力也大,用铣刀铣有时产品固定不好容易造成产品移动进而造成产品圆槽废品,现在是用刀片车,是点接触,受到的抗力小,不容易造成产品废品,降低了产品废品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锥形刀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锥形刀杆的正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中:1、锥形刀杆,2、中置刀杆安装孔,3、端部固定螺丝,4、侧部固定螺丝,5、中置刀杆,6、刀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结合图2-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加工轴承端面圆槽的刀具包括锥形刀杆1、中置刀杆5和刀片6,所述锥形刀杆1为圆锥形,其长度为250mm,当长度超过250mm时,锥形刀杆装到卧式铣床上伸出的部分就长,加工圆槽过程中锥形刀杆摆动就大,进而会影响产品加工质量;当长度短于250mm时,锥形刀杆装到卧式铣床上伸出的部分就短,产品装到铣床上时就必须放到铣床托盘靠近铣床的那一部分,否则加装的中置刀杆可能会够不到产品,增加了安装难度。另外。锥形刀杆前段的最大直径为φ45mm,因为车制端面圆槽是靠铣床旋转锥形刀杆来实现的,如果车制φ50mm的圆槽,那么锥形刀杆直径就不能超过φ45mm,再加上圆槽深度一般在2~5mm,所以插入的中置刀杆的刀尖也必须超过锥形刀杆直径2~5mm,这样算下来,锥形刀杆前段直径就设计到φ45mm。锥形刀杆的尾部为莫氏锥度,因为铣床上的铣刀安装到铣床上是靠锥柄套紧配合固定的,锥形刀杆的尾部是莫氏五的锥度,所以锥形刀杆尾部也要和铣刀尾部一样为莫氏五锥度,否则无法与铣床的锥柄套紧密配合,也就无法固定锥形刀杆。在锥形刀杆1的前段上端面开有中置刀杆安装孔2,该中置刀杆安装孔2的尺寸为20mm×20mm的方孔,并在锥形刀杆1的前端和侧部分别开有螺纹孔(如图2所示)。所述锥形刀杆1的前段底部为平面(如图3所示)。所述的中置刀杆5为MDPNN2020K15方形刀杆,其下部为菱形,在所述中置刀杆5下部的菱形部位连接有刀片6(MDPNN2020K15方形刀杆和刀片是配套使用的,刀片中间有孔,一方面刀杆通过压盖压刀片,另一方面刀杆底部有倾斜的螺丝孔,用刀轴通过斜螺丝孔也可以压紧刀片。),所述的刀片6采用的是55°的DNMG150612菱形刀片。之所以选用夹角55°的菱形刀片,是考虑到车制时刀片受到的抗力大小,夹角35°的菱形刀片承受的抗力小,加工中刀片容易损坏,夹角80°的菱形刀片加工直径过小的圆槽时,刀片后角容易碰到圆槽,造成圆槽不合格。所述的中置刀杆5插接在锥形刀杆1上的中置刀杆安装孔2中,通过端部固定螺丝3和侧部固定螺丝4固定,使中置刀杆在两个方向上受力就可以压紧中置刀杆,不会使中置刀杆移动,如果中置刀杆开有螺纹孔,中置刀杆就固定到锥形刀杆上了,就不能根据圆槽直径大小再移动中置刀杆,这样设计的刀具就只能车制一种规格的端面圆槽了。本实施例加工轴承端面圆槽的方法包括以下以下步骤:1、将锥形刀杆1安装到卧铣机床的锥柄套上。2、把55°的DNMG150612刀片6装到中置刀杆5上,再把装上刀片6的中置刀杆5从锥形刀杆前段平面处插入到锥形刀杆的中置刀杆安装孔2中,移动中置刀杆使刀片刀尖到锥形刀杆中心的距离为25mm,并用端部固定螺丝3(六方螺丝)和侧部的固定螺丝(六方螺丝)固定中置刀杆5;3、把轴承放置到托盘上,根据所车轴承产品直径的大小,移动轴承在托盘的位置并固定,使刀片6位于加工工位;4、调整铣床转速和托盘移动速度,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轴承端面圆槽的加工方法及刀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端面圆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锥形刀杆(1)安装到卧铣机床的锥柄套上;(2)、把刀片(6)装到中置刀杆(5)上;(3)把轴承放置到托盘上,移动托盘使轴承位于加工工位;(4)调整铣床转速和托盘移动速度;(5)通过旋转卧铣机床上的锥形刀杆和移动托盘用刀片(6)来车制轴承端面圆槽,在加工过程中,刀片只随着铣床主轴旋转不移动,轴承通过移动托盘的移动实现对端面圆槽的加工;(6)测量端面圆槽尺寸,去毛刺,提交热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端面圆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锥形刀杆(1)安装到卧铣机床的锥柄套上;(2)、把刀片(6)装到中置刀杆(5)上;(3)把轴承放置到托盘上,移动托盘使轴承位于加工工位;(4)调整铣床转速和托盘移动速度;(5)通过旋转卧铣机床上的锥形刀杆和移动托盘用刀片(6)来车制轴承端面圆槽,在加工过程中,刀片只随着铣床主轴旋转不移动,轴承通过移动托盘的移动实现对端面圆槽的加工;(6)测量端面圆槽尺寸,去毛刺,提交热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端面圆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铣床的转速为118~750r/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端面圆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托盘移动速度为23.5~150r/min。4.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轴承端面圆槽的加工方法的刀具,其特征是:包括锥形刀杆(1)、中置刀杆(5)和刀片(6),所述锥形刀杆为圆锥形,在锥形刀杆的前段上端面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刚张少林王彬陈伟陈孟孟冯建庆张玉玲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