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固化剂及胶体蓄电池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6088 阅读:4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硫酸固化剂及胶体蓄电池生产工艺,它包括固化剂,(硅酸钠)溶液的配制、硫酸溶液的配制、电极板组装及充电预处理,硅酸钠溶液与硫酸溶液的混合,胶体蓄电池的组装、固化、充电、检验,它克服了胶体蓄电池电位差小的缺陷及胶体表面的龟裂现象,采用此固化剂及生产工艺,可生产不同电压、不同容量、不同用途的系列胶体蓄电池。(*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一种硫酸胶体蓄电池固化剂及硫酸胶体蓄电池生产工艺。现有技术的硫酸胶体蓄电池,它所采用的固化剂是一种硅溶液,用硅溶胶溶液作固化剂生产的硫酸胶体蓄电池,虽然克服了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渗漏,极板脱落,漏电(自放电)现象难以控制,致使使用寿命缩短,维修使用不便的缺陷。但是,它还存在下列缺陷其一是生产成本高,难以推广应用;其二是以硅溶胶作固化剂的硫酸胶体蓄电池,胶状电解质与极板初接触时容易在极板上产生隔膜,导至电位差低;其三是硅溶胶溶液固化后容易产生龟裂,必须经常向蓄电池内加纯水保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以硅溶胶为固化剂的硫酸胶体蓄电池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以硅酸钠溶液为固化剂的硫酸胶体蓄电池及以硅酸钠为固化剂的硫酸胶体蓄电池的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措施实现的,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专利技术。 附图说明1、硫酸、比重为1.842、蒸馏水、比重为13、配制好的硫酸溶液、比重为1.30-1.644、市售工业硅酸钠(水玻璃),比重为1.34-1.385、硅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比重为1.06-1.106、硅酸钠溶液与硫酸溶液的混合液,比重为1.06-1.357、电极板组装8、电极板予处理 9、胶体蓄电池组装10、给蓄电池充电11、成品检验硫酸固化剂及胶体蓄电池生产工艺,它包括固化剂(硅酸钠)溶液的配制4.5,硫酸溶液的配制1、2、3,电极板组装7,电极板充电予处理8,硅酸钠(kNa2O,YSiO2)溶液与硫酸(H2SO4)溶液的混合6,胶体蓄电池的组装9,混合液自然固化,充电10、成品检验工序11,现将各工序分述如下电解液(硫酸溶液)的配制硫酸1的比重(r)为1.84,将硫酸(H2SO4)加入比重(r)为1的蒸馏水(H2O)2内,配制成比重(r)为1.30-1.64的硫酸溶液(电解液)3,硫酸溶液(电解液)的最佳比重(r)为1.46-1.45,将配制好的硫酸溶液(电解液)3放置待用。固化剂(硅酸钠)溶液的配制本专利技术的硫酸固化剂为硅酸钠(水玻璃)4,配制成硅酸钠的水溶液5,配制方法与要求是将比重(r)为1.34-1.38的工业硅酸钠4用蒸馏水稀释成比重(r)为1.06-1.10的硅酸钠溶液5放置待用。蓄电池电极板的予处理将组装好的电极板7装入充电槽内进行充电予处理,待电极板表面形成出生态的正、负离子膜时将电极板取出,待用。予处理的充电要求是按电极板电容量的1/16进行充电2-6小时,使电极板表面形成出生态的正、负离子膜。经过予处理的电极板,组装成胶体蓄电池成品后进行充电,其电位差与铅,酸蓄电池的电位差相同,克服了胶状电解质与电极板在初充电时容易在电极板表面产生隔膜,导至电位差小的缺陷。胶体蓄电池组装将予先配制好的比重(r)为1.46-1.54的硫酸溶液(电解液)3与予先配制好的比重(r)为1.06-1.10的硅酸钠液5充分混合均匀,混合后的硫酸溶液与硅酸液的体积(V)比为V硫酸溶液∶V硅酸钠溶液=0.6-1.0∶1.0-0.6按上述体积混合后,硫酸溶溶与硅酸溶液的混合液6应在30分钟内或未形成胶体之前注入蓄电池9的壳体内。将经过予处理的,表面形成出生态的正、负离子膜的电极板装入蓄电池内,然后注入硅酸钠溶液与硫酸溶液的混合液,进行组装。在常温、常压下自然固化,形成胶体后充电。胶体蓄电池的充电及检验将形成胶体的蓄电池进行充电和检验,充电要求是按电极板电容量的十分之一充电45-55小时,充电后按铅酸蓄电池的国家标准进行检验。优点与效果用硅酸钠作固化剂生产的胶体蓄电池,符合铅酸蓄电池的国家标准所要求的各项指标,明显降低了胶体蓄电池的生产成本,由于采用硅酸钠作固化剂,其胶体与空气接触面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胶体表面凝结成水,形成一层纯水保护层,而这一层纯水保护层与空气中水分子形成动态平衡,在其胶体表面长期存在,胶体表面不会产生龟裂现象,省去了经常向蓄电池内加水保养的麻烦。组装好的电极板进行充电予处理,使电极板表面形成出生态的正、负离子膜,在硅酸钠与硫酸的混合液未形成胶体之前装入蓄电池内,克服了胶体蓄电池位差小的缺陷。采用此固化剂及生产工艺,可生产不同电压,不同容量,不同用途的系列胶体蓄电池。权利要求1.一种硫酸固化剂及胶体蓄电池生产工艺,它是以硅酸钠为固化剂,配制成硅酸钠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然后将混合液注入蓄电池内固化,形成胶体,注入蓄电池内的硅酸钠溶液与硫酸溶液的混合液在未形成胶体之前,将经过充电(予处理)形成出生态的正、负离膜的电极板装入蓄电池内进行组装,让其在常温、常压下固化,形成胶体后进行充电,检验后即为胶体蓄电池,其特征在于电极板组装后在装入蓄电池内之前,予先在装有硫酸电解液的充电槽内充电处理,待电极板表面形成出生态的正、负离子膜时将电极板取出,装入蓄电池内,然后注入硅酸钠溶液与硫酸溶液的混合液,让其在常温、常压下固化,形成胶体,硅酸钠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后在30分钟内或未形成胶体之前注入装有形成出生态的正、负离子膜电极板的蓄电池内,硫酸的固化剂为硅酸钠的水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酸固化剂及胶体蓄电池的生产工艺,其特征还在于硅酸钠的水溶液的比重为1.06-1.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硫酸固化剂及胶体蓄电池生产工艺,其特征还在于硅酸钠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后体积比为V硫酸溶液∶V硅酸钠溶液=0.6-1.0∶1.0-0.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酸固化剂及胶体蓄电池生产工艺,其特征还在于电极板予处理充电按电极板电容量的1/16进行充电2-6小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硫酸固化剂及胶体蓄电池生产工艺,其特征还在于组装后的胶体蓄电池的充电按电极板电溶量的1/10-1/9充电45-55小时。全文摘要硫酸固化剂及胶体蓄电池生产工艺,它包括固化剂,(硅酸钠)溶液的配制、硫酸溶液的配制、电极板组装及充电预处理,硅酸钠溶液与硫酸溶液的混合,胶体蓄电池的组装、固化、充电、检验,它克服了胶体蓄电池电位差小的缺陷及胶体表面的龟裂现象,采用此固化剂及生产工艺,可生产不同电压、不同容量、不同用途的系列胶体蓄电池。文档编号H01M10/10GK1066532SQ9110640公开日1992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1991年5月6日 优先权日1991年5月6日专利技术者张士杰 申请人:山东省枣庄市科学技术开发中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硫酸固化剂及胶体蓄电池生产工艺,它时以硅酸钠为固化剂,配制成硅酸钠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然后将混合液注入蓄电池内固化,形成胶体,注入蓄电池内的硅酸钠溶液与硫酸溶液的混合液在未形成胶体之前,将经过充电(予处理)形成出生态的正、负离膜的电极板装入蓄电池内进行组装,让其在常温、常压下固化,形成胶体后进行充电,检验后即为胶体蓄电池,其特征在于:电极板组装后在装入蓄电池内之前,予先在装有硫酸电解液的充电槽内充电处理,待电极板表面形成出生态的正、负离子膜时将电极板取出,装入蓄电池内,然后注入硅酸钠溶液与硫酸溶液的混合液,让其在常温、常压下固化,形成胶体,硅酸钠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后在30分钟内或未形成胶体之前注入装有形成出生态的正、负离子膜电极板的蓄电池内,硫酸的固化剂为硅酸钠的水溶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枣庄市科学技术开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