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蓄电池熔接线,其包括沿铅液流向上设有熔铅装置、保温装置、动力装置、伺服机构和冷却装置,所述熔铅装置包括一封闭式熔铅炉,所述保温装置包括一铅液保温炉,所述伺服机构包括一蓄电池输送带和设于蓄电池输送带上方的蓄电池上模,所述蓄电池上模还开设有注射口,所述蓄电池上模与设于所述蓄电池输送带上表面上的蓄电池下模相适配,所述熔铅炉的出液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铅液保温炉的进液口相连,所述铅液保温炉的出液口通过第二管道与蓄电池上模的注射口相连,所述铅液保温炉的出液口还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一冷却房,且所述蓄电池输送带的末端设于所述冷却房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节能、耗电少、污染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铅蓄电池加工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蓄电池熔接线和其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铅蓄电池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将铅材料加热熔化,然后将加工好的铅液装入蓄电池中,而现有的铅加热熔化一般都露天或者不密封操作,这样会导致空气污染,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且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环保、节能且生产效率高的全自动蓄电池熔接线和其工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自动蓄电池熔接线,其包括沿铅液流向上设有熔铅装置、保温装置、动力装置、伺服机构和冷却装置,所述熔铅装置包括一封闭式熔铅炉,所述保温装置包括一铅液保温炉,所述伺服机构包括一蓄电池输送带和设于蓄电池输送带上方的蓄电池上模,所述蓄电池上模还开设有注射口,所述蓄电池上模与设于所述蓄电池输送带上表面上的蓄电池下模相适配,所述熔铅炉的出液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铅液保温炉的进液口相连,所述铅液保温炉的出液口通过第二管道与蓄电池上模的注射口相连,所述铅液保温炉的出液口还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一冷却房,且所述蓄电池输送带的末端设于所述冷却房内。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为输气装置。优选的,所述熔铅炉内还设有过滤装置。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上模与所述蓄电池下模的连接为活络连接。一种全自动蓄电池熔接工艺,其采用如上任一全自动蓄电池熔接线,所述工艺的具体步骤如下:A.将待加工的铅料通过自动加料装置自动加入到封闭式熔铅炉内熔化,在550°C高温下,得到铅液;B.将得到的铅液通过第一管道加入到铅液保温炉内保温并获取高纯度的铅液;C.启动输气装置,将B中得到的高纯度的铅液经过第二管道流向蓄电池输送带上方的蓄电池上模具内,并在伺服机构中完成蓄电池上模和蓄电池下模的组装工序,最后得到蓄电池半成品;D.将得到的蓄电池半成品输送到冷却房内冷却,得到成品。优选的,所述熔铅炉内还设有过滤装置。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上模与所述蓄电池下模的连接为活络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采用密封的熔铅炉,不仅大幅降低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节能,耗电少,同时,整个工艺过程,铅液都在密封状态中,极大的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也基本做到了对大气环境的零排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公开的一种全自动蓄电池熔接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示意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蓄电池熔接线,其包括沿铅液流向上设有熔铅装置、保温装置、动力装置、伺服机构和冷却装置,所述熔铅装置包括一封闭式熔铅炉1,所述保温装置包括一铅液保温炉2,所述伺服机构包括一蓄电池输送带3和设于蓄电池输送带3上方的蓄电池上模4,所述蓄电池上模4还开设有注射口,所述蓄电池上模4与所述蓄电池输送带3上表面上的蓄电池下模5相适配,所述熔铅炉I的出液口通过第一管道6与所述铅液保温炉2的进液口相连,所述铅液保温炉2的出液口通过第二管道7与蓄电池上模的注射口相连,所述铅液保温炉2的出液口还通过第三管道8连通所述动力装置9,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一冷却房10,且所述蓄电池输送带3的末端设于所述冷却房10内。继续如图1所示,所述动力装置9为输气装置。继续如图1所示,所述熔铅炉I内还设有过滤装置11。继续如图1所示,所述蓄电池上模4与所述蓄电池下模5的连接为活络连接。一种全自动蓄电池熔接工艺,其采用上述所述的任一全自动蓄电池熔接线,所述工艺的具体步骤如下:A.将待加工的铅料通过自动加料装置12自动加入到封闭式熔铅炉I内熔化,在550°C高温下,得到铅液;B.将得到的铅液通过第一管道6加入到铅液保温炉2内保温并获取高纯度的铅液;C.启动输气装置,将B中得到的高纯度的铅液经过第二管道7流向蓄电池输送带3上方的蓄电池上模5内,并在伺服机构中完成蓄电池上模和蓄电池下模的组装工序,最后得到蓄电池半成品;D.将得到的蓄电池半成品输送到冷却房10内冷却,得到成品。所述熔铅炉I内还设有过滤装置11。所述蓄电池上模4与所述蓄电池下模5的连接为活络连接。采用以上所述的全自动蓄电池熔接线和其工艺,不仅大幅降低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节能,耗电少,同时,整个工艺过程,铅液都在密封状态中,极大的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也基本做到了对大气环境的零排放。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全自动蓄电池熔接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沿铅液流向上设有熔铅装置、保温装置、动力装置、伺服机构和冷却装置,所述熔铅装置包括一封闭式熔铅炉,所述保温装置包括一铅液保温炉,所述伺服机构包括一蓄电池输送带和设于蓄电池输送带上方的蓄电池上模,所述蓄电池上模还开设有注射口,所述蓄电池上模与设于所述蓄电池输送带上表面上的蓄电池下模相适配,所述熔铅炉的出液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铅液保温炉的进液口相连,所述铅液保温炉的出液口通过第二管道与蓄电池上模的注射口相连,所述铅液保温炉的出液口还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一冷却房,且所述蓄电池输送带的末端设于所述冷却房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蓄电池熔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输气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蓄电池熔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熔铅炉内还设有过滤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蓄电池熔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上模与所述蓄电池下模的连接为活络连接。5.一种全自动蓄电池熔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其采用如权利要求1-3任一全自动蓄电池熔接线,所述工艺的具体步骤如下: A.将待加工的铅料通过自动加料装置自动加入到封闭式熔铅炉内熔化,在550°C高温下,得到铅液; B.将得到的铅液通过第一管道加入到铅液保温炉内保温并获取高纯度的铅液; C.启动输气装置,将B中得到的高纯度的铅液经过第二管道流向蓄电池输送带上方的蓄电池上模具内,并在伺服机构中完成蓄电池上模和蓄电池下模的组装工序,最后得到蓄电池半成品; D.将得到的蓄电池半成品输送到冷却房内冷却,得到成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蓄电池熔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熔铅炉内还设有过滤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蓄电池熔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上模与所述蓄电池下模的连接为活络连接。【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蓄电池熔接线,其包括沿铅液流向上设有熔铅装置、保温装置、动力装置、伺服机构和冷却装置,所述熔铅装置包括一封闭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蓄电池熔接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沿铅液流向上设有熔铅装置、保温装置、动力装置、伺服机构和冷却装置,所述熔铅装置包括一封闭式熔铅炉,所述保温装置包括一铅液保温炉,所述伺服机构包括一蓄电池输送带和设于蓄电池输送带上方的蓄电池上模,所述蓄电池上模还开设有注射口,所述蓄电池上模与设于所述蓄电池输送带上表面上的蓄电池下模相适配,所述熔铅炉的出液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铅液保温炉的进液口相连,所述铅液保温炉的出液口通过第二管道与蓄电池上模的注射口相连,所述铅液保温炉的出液口还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一冷却房,且所述蓄电池输送带的末端设于所述冷却房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惠明,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创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