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媒污水处理用便捷式调节集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580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媒污水处理用便捷式调节集水池,包括调节集水池、第一连接管道、媒水提升泵、排泥机构、中间水池、多介质过滤器组、回用清水池、刮泥机构、吊起清理机构、下凹槽、下位中空凹槽盒和销孔,所述调节集水池的一侧上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中部设置有媒水提升泵。该含媒污水处理用便捷式调节集水池,含媒污水进入到调节集水池首先得需要自行预沉缓冲,最后其含媒物质将会沉淀于调节集水池的底端各处,此时为了方便使用者接下来对其进行抓取排出,此时使用者可利用液压短杆与伸缩长杆其两者之间所构成的液压伸缩结构来使刮泥板将调节集水池一侧底部的泥泞等物质推至另一侧的下位中空凹槽盒中。盒中。盒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媒污水处理用便捷式调节集水池


[0001]本技术涉及含媒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含媒污水处理用便捷式调节集水池。

技术介绍

[0002]工厂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媒类物质的废水,会通过收集管网汇入污水集水调节池中经历预沉和缓冲,在通过刮泥设备等将底部沉淀物质进行排出,再经历一系列的分离、澄清过滤即可达到净化的目的。
[0003]市场上的调节集水池在使用中,通过都是用较大型的抓斗机对集水池底端一侧所预设集污池的中部废物质进行抓取,架设抓斗机的抓取角度不对的话很有可能会给集水池本身带来损坏且操作上并不便捷,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含媒污水处理用便捷式调节集水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媒污水处理用便捷式调节集水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通过都是用较大型的抓斗机对集水池底端一侧所预设集污池的中部废物质进行抓取,架设抓斗机的抓取角度不对的话很有可能会给集水池本身带来损坏且操作上并不便捷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媒污水处理用便捷式调节集水池,包括调节集水池、第一连接管道、媒水提升泵、排泥机构、中间水池、多介质过滤器组、回用清水池、刮泥机构、吊起清理机构、下凹槽、下位中空凹槽盒和销孔,所述调节集水池的一侧上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中部设置有媒水提升泵,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末端连接有排泥机构,所述排泥机构的一侧连接有中间水池,所述中间水池的边侧连接有多介质过滤器组,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组的一侧连接有回用清水池,所述调节集水池的边侧设置有刮泥机构,所述调节集水池的上方装配有吊起清理机构,所述调节集水池的底部一侧设置有下凹槽,所述下凹槽的中部放置有下位中空凹槽盒,所述下位中空凹槽盒的两侧中部设置有销孔;
[0006]所述吊起清理机构包括:
[0007]滑动中槽,其设置于所述调节集水池的两侧上方;
[0008]滑动支撑架,其滑动于所述滑动中槽的中部;
[0009]装配横架,其架设于所述滑动支撑架的上方;
[0010]转轴束线盒,其安装于所述装配横架的顶端中部;
[0011]电机,其连接于所述转轴束线盒的边侧中部;
[0012]连接架,其固定于所述装配横架的底端中部两侧;
[0013]旋转件,其设置于所述连接架的中部;
[0014]牵引绳,其连接于所述转轴束线盒的中部;
[0015]上位中空凹槽盒,其连接于所述牵引绳的底部;
[0016]对位销孔,其设置于所述上位中空凹槽盒的两侧;
[0017]销栓,其穿插于所述对位销孔的中部。
[0018]优选的,所述排泥机构包括:
[0019]电子絮凝器,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末端;
[0020]极板,其设置于所述电子絮凝器的一侧;
[0021]外连接线束,其连接于所述极板的一侧;
[0022]第二连接管道,其连接于所述电子絮凝器的一侧上方;
[0023]水泵,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道的中部;
[0024]离心澄清器,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管道的另一端。
[0025]优选的,所述刮泥机构包括:
[0026]装配架,其设置于所述调节集水池的一侧;
[0027]液压短杆,其设置于所述装配架的中部;
[0028]伸缩长杆,其连接于所述液压短杆的中部;
[0029]刮泥板,其固定于所述伸缩长杆的顶端;
[0030]贴合边,其设置于所述刮泥板的两侧。
[0031]优选的,所述刮泥板通过液压短杆与伸缩长杆构成水平液压伸缩结构,且刮泥板的两侧固定有贴合边。
[0032]优选的,所述上位中空凹槽盒通过转轴束线盒、电机与牵引绳构成竖向传动结构,且对位销孔与销栓对称于上位中空凹槽盒的竖向中轴线。
[0033]优选的,所述销孔沿着下位中空凹槽盒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且下位中空凹槽盒的中部尺寸比上位中空凹槽盒的中部尺寸小。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含媒污水处理用便捷式调节集水池,含媒污水进入到调节集水池首先得需要自行预沉缓冲,最后其含媒物质将会沉淀于调节集水池的底端各处,此时为了方便使用者接下来对其进行抓取排出,此时使用者可利用液压短杆与伸缩长杆其两者之间所构成的液压伸缩结构来使刮泥板将调节集水池一侧底部的泥泞等物质推至另一侧的下位中空凹槽盒中,随后使用者可利用转轴束线盒、电机与牵引绳三者之间传动性将上位中空凹槽盒放下,通过上位中空凹槽盒比下凹槽中部放置的下位中空凹槽盒中部尺寸大,使其可以完全将下位中空凹槽盒全方位卡合住,随后使用者再利用上位中空凹槽盒与下位中空凹槽盒其两侧设置的销孔与对位销孔之间的对位性将销栓穿插其中,接着再利用电机将下位中空凹槽盒整件拉上来对其进行清理即可。
[0035]当含媒污水通过媒水提升泵与第一连接管道两者之间连通性进入到电子絮凝器内部时,电子絮凝器的极板浸没在水中,通过外连接线束使电流通过极板导入水体,极板通电后会产生电荷,电荷吸引周围的小颗粒,打破物质原先的稳定状态,并通过改变颗粒的极性使小颗粒互相粘合形成新的大颗粒从而易于沉淀,同时,为了避免当被絮凝的颗粒在脱离电子絮凝器环境后有可能在水中重新被充电,我们可选用无动力式离心澄清器使颗粒在絮凝过程结束后快速沉降下来即可。
[0036]当含媒物质都推至下凹槽中部时,使用者可利用转轴束线盒、电机与牵引绳三者之间传动性将上位中空凹槽盒放下,通过上位中空凹槽盒比下凹槽中部放置的下位中空凹槽盒中部尺寸大,使其可以完全将下位中空凹槽盒全方位卡合住,随后使用者再利用上位
中空凹槽盒与下位中空凹槽盒其两侧设置的销孔与对位销孔之间的对位性将销栓穿插其中,随后再利用电机将下位中空凹槽盒整件拉上来对其进行清理即可。
[0037]含媒污水进入到调节集水池首先得需要自行预沉缓冲,最后其含媒物质将会沉淀于调节集水池的底端各处,此时为了方便使用者接下来对其进行抓取排出,此时使用者可首先利用液压短杆与伸缩长杆其两者之间所构成的液压伸缩结构来使刮泥板将调节集水池一侧底部的泥泞等物质通通推至另一侧的下位中空凹槽盒中,从而便于使用者下一步的抓取。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技术污水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0039]图2为本技术调节集水池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0]图3为本技术吊起清理机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41]图4为本技术下位中空凹槽盒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2]图5为本技术刮泥机构俯视细节结构示意图。
[0043]图中:1、调节集水池;2、第一连接管道;3、媒水提升泵;4、排泥机构;401、电子絮凝器;402、极板;403、外连接线束;404、第二连接管道;405、水泵;406、离心澄清器;5、中间水池;6、多介质过滤器组;7、回用清水池;8、刮泥机构;801、装配架;802、液压短杆;803、伸缩长杆;8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媒污水处理用便捷式调节集水池,包括调节集水池(1)、第一连接管道(2)、媒水提升泵(3)、排泥机构(4)、中间水池(5)、多介质过滤器组(6)、回用清水池(7)、刮泥机构(8)、吊起清理机构(9)、下凹槽(10)、下位中空凹槽盒(11)和销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集水池(1)的一侧上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道(2),所述第一连接管道(2)的中部设置有媒水提升泵(3),所述第一连接管道(2)的末端连接有排泥机构(4),所述排泥机构(4)的一侧连接有中间水池(5),所述中间水池(5)的边侧连接有多介质过滤器组(6),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组(6)的一侧连接有回用清水池(7),所述调节集水池(1)的边侧设置有刮泥机构(8),所述调节集水池(1)的上方装配有吊起清理机构(9),所述调节集水池(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下凹槽(10),所述下凹槽(10)的中部放置有下位中空凹槽盒(11),所述下位中空凹槽盒(11)的两侧中部设置有销孔(12);所述吊起清理机构(9)包括:滑动中槽(901),其设置于所述调节集水池(1)的两侧上方;滑动支撑架(902),其滑动于所述滑动中槽(901)的中部;装配横架(903),其架设于所述滑动支撑架(902)的上方;转轴束线盒(904),其安装于所述装配横架(903)的顶端中部;电机(905),其连接于所述转轴束线盒(904)的边侧中部;连接架(906),其固定于所述装配横架(903)的底端中部两侧;旋转件(907),其设置于所述连接架(906)的中部;牵引绳(908),其连接于所述转轴束线盒(904)的中部;上位中空凹槽盒(909),其连接于所述牵引绳(908)的底部;对位销孔(910),其设置于所述上位中空凹槽盒(909)的两侧;销栓(911),其穿插于所述对位销孔(910)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林锋方婷婷周志程刘雄才陈剑峰伍开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