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丝炫彩纱织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4833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7
一种真丝炫彩纱织造工艺,属于炫彩纱织造工艺技术领域。炫彩纱面料织造后的理想状态是布面上颜色排布凌乱随机,且色块尽可能小,多种颜色分布均匀。现有的炫彩纱纺织过程极易出现相邻的纬纱偶尔出现颜色重复情况,体现在布面上就出现多快颜色连成片的区域,整体观感较差,布面再印花则图案不清晰。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染色后的炫彩纱线筒纱由内层向外层、由外向里层同时倒筒为多个筒,其中,由外层向内层倒筒得到多个正序筒,由外层向内层倒筒得到多个倒序筒,每个筒纱克重400~1200 g/m2;织造时正序筒与倒序筒依次交替排列。提高了织造效率,布面颜色更为凌乱无序,提升了布面层次感与高档感。感。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丝炫彩纱织造工艺


[0001]一种真丝炫彩纱织造工艺,属于炫彩纱织造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纺织面料的色彩搭配越来越灵活,风格样式越来越多。色织面料是将纱线先染色后进行织布、整理而成,其具有颜色丰富、排列规整的特点。
[0003]炫彩纱是一种特殊的色织面料,是用炫彩纱线纺织而成的一种面料,炫彩纱线也叫多色纱、段彩纱、段染纱线或花色纱,主要体现在一根纱线上有多个颜色交替出现,炫彩纱面料纺织过程是将炫彩纱线作为纬纱,而经纱采用白色纱线。炫彩纱面料织造后的理想状态是布面上颜色排布凌乱随机,且色块尽可能小,多种颜色分布均匀。而现有的炫彩纱纺织过程由于纬纱均采用一种颜色顺序的炫彩纱线,极易出现相邻的纬纱偶尔出现颜色重复情况,一旦出现则将有较长的长度范围内相邻纬纱颜色重复,体现在布面上就出现多快颜色连成片的区域,而炫彩纱特色即在于多种颜色无规律散乱排布于布面,具备立体感、炫彩感与多层次感,多色块连成片的情况就使布面丧失了上述效果,并且在有大片色块的布面上印花后图案不突出,不清晰,观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颜色分布均匀,层次感强,观感高档的炫彩纱织造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丝炫彩纱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染色后的炫彩纱线筒纱由内层向外层、由外向里层同时倒筒为多个筒,其中,由外层向内层倒筒得到多个正序筒,由外层向内层倒筒得到多个倒序筒,每个筒纱克重400~1200 g/m2;织造时正序筒与倒序筒依次交替排列。
[0006]织造过程中相当于交替使用了内层纱线与外层纱线,其中正序筒纱线上的颜色为按照顺序排列,而倒序筒纱线的颜色相较于正序筒为倒序,实现了织造过程任意两个相邻的纱线颜色不可能出现大段重复,即并不需要引入其他颜色纱线即可保证同一根纱线织造的布面不会出现大面积色块,不需要在出现相邻两根纱线颜色重复时停机整理,提高了织造效率,布面颜色更为凌乱无序,提升了布面层次感与高档感。
[0007]优选的,所述的倒筒后的每个筒纱600~1000 g/m2。
[0008]优选的筒纱范围即可实现较高的相邻纱线颜色的错位程度,同时避免筒纱克重差距过大导致的织造过程筒纱耗尽时间不同问题,能够进一步减少停机接线次数,提高生产效率。
[0009]优选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正序筒或任意相邻的两个倒序筒克重不同。
[0010]进一步改变相邻的两个筒上纱线的颜色循环开始的位置,提高错位概率,使相邻的两个正序筒或相邻的两个倒序筒,即间隔一根纱线的两根纱线颜色循环也具有错位性、随机性,提高布面杂乱效果。
[0011]优选的,各个正序筒之间或各个倒序筒之间克重相差200~400 g/m2。
[0012]进一步保证了相邻两个颜色顺序均为正序或均为反序的纱线(即间隔一根的两根纬纱)起始颜色具备较高随机性,避免相邻纱线颜色相同。同时采用按照倒筒的顺序依次排列的方式进行织造,使相邻的两个正序筒或相邻的两个倒序筒的起始位置一定存在一定的差值,进一步避免相邻的筒存在过大克重差导致颜色循环起始端点又出现重复现象。
[0013]优选的,所述的正序筒与倒序筒各为三个。
[0014]一般染色后的筒纱内层纱线与外层纱线各倒筒为三个筒子能够保证倒筒后的筒纱克重较为均匀,并且最终织造时交替排列的六个筒子可以实现足够的纬宽,视觉效果已经能够避免出现较大色块,同时减少倒筒个数,提高生产效率,便于工艺控制。
[00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倒筒后的正序筒克重依次为1000 g/m2、800 g/m2、600 g/m2,倒筒后的倒序筒克重依次为600 g/m2、1000 g/m2、800 g/m2。
[0016]相当于优选后的各筒子排列顺序为1000 g/m2(正序筒)、600 g/m2(倒序筒)、800 g/m2(正序筒)、1000 g/m2(倒序筒)、600 g/m2(正序筒)、800 g/m2(倒序筒),进一步错位相邻两根纬纱的起始位置,避免颜色重复。
[0017]优选的,经向回位循环设置为每16960纬回位一次。
[0018]优选的径向回位循环设置能够进一步避免颜色出现重叠。
[0019]优选的,所述的炫彩纱线采用段染方式,对任意一根纱线沿长度方向用多个颜色交替染色获得。
[002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炫彩纱线染色所用染料为活性染料,活性基团为乙烯砜基、一氯均三嗪基双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
[002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炫彩纱线染色后采用纯碱固色,碱剂浓度5~30g/L,处理温度为55~95℃,处理时间为20~60min。
[0022]优选的染色方法纱线色彩更突出,固色效果更好,配合纺织方法各个颜色较高的突出效果能够弥补一定的颜色重合效应,提高色彩随机分配效果。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特定的倒筒工艺,避免了相邻纬纱出现较长的重复色段,避免炫彩纱线纺织后的布面出现大片的色块现象,增加布面颜色杂乱程度,提高布面层次感,随机感,印花后更突出图案效果,增加布面观感。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实施例1真丝炫彩纱织造工艺所得布面效果图。
[0025]图2为实施例2真丝炫彩纱织造工艺所得布面效果图。
[0026]图3为实施例3真丝炫彩纱织造工艺所得布面效果图。
[0027]图4为实施例4真丝炫彩纱织造工艺所得布面效果图。
[0028]图5为实施例5真丝炫彩纱织造工艺所得布面效果图。
[0029]图6为对比例1真丝炫彩纱织造工艺所得布面效果图。
[0030]图7为对比例2真丝炫彩纱织造工艺所得布面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是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
[0032]以下实施例1~4采用的织造工艺为:染色后的炫彩纱线筒纱由内层向外层、由外向里层同时倒筒为多个筒,其中,由外层向内层倒筒得到三个正序筒,由外层向内层倒筒得到三个倒序筒,每个筒纱克重400~1200g;织造时正序筒与倒序筒依次交替排列。
[0033]其中,所述的炫彩纱线的染色方法为筒子纱与驱动装置通过电机转轴连接,染液罐的个数为1~6个,染色时可以通过颜色数目控制各个通道的开启或关闭。临时储液装置中的染液渗入触笔中,由于触笔笔尖与托纱辊抵接,染液进而经过触笔转移至托纱辊上,因此,炫染时染液通过触笔笔尖传递到触笔笔尖与托纱辊的抵接面,炫染时纱线由络筒机进行数码卷绕或经密卷绕,筒子纱卷绕时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托纱辊为被动辊,借助于筒子纱的转动呈逆时针同速度转动,纱线穿过抵接面后缠绕到络筒机的托纱辊上,从而实现筒子纱的炫染。
[0034]染色用染料为活性染料,活性基团为乙烯砜基、一氯均三嗪基双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
[0035]染色后依次经过碱性固色、热水洗、脱水和烘干进行织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丝炫彩纱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染色后的炫彩纱线筒纱由外层向内层倒筒得到多个正序筒,由外层向内层倒筒得到多个倒序筒,每个筒纱克重400~1200g/m2;织造时正序筒与倒序筒依次交替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丝炫彩纱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筒后的每个筒纱600~1000 g/m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丝炫彩纱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正序筒或任意相邻的两个倒序筒克重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丝炫彩纱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各个正序筒之间或各个倒序筒之间克重相差200~400 g/m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丝炫彩纱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序筒与倒序筒各为三个。6.根据权利要求5述的真丝炫彩纱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筒后的正序筒克重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云冀庆红赵娜赵杰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