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车辆用动力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0576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器、车辆用动力系统及车辆。该变速器包括双离合器、行星齿轮机构、输出轴和制动器。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用于与第一电机始终传动联接,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与发动机能够经由双离合器实现或解除传动联接。输出轴与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轮架始终传动联接且输出轴能与第二电机始终传动联接,输出轴能够与发动机能够经由双离合器实现或解除传动联接。齿圈能够与变速器的壳体经由制动器相对固定或解除相对固定。这样,不仅包括上述变速器、双电机和发动机的车辆用动力系统能够实现多种工作模式,而且所传递的扭矩不会降低,保证了车辆用动力系统的工作性能。保证了车辆用动力系统的工作性能。保证了车辆用动力系统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器、车辆用动力系统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用变速器、包括该变速器的车辆用动力系统及包括该车辆用动力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混合动力车辆中经常采用具有双电机的混合动力系统,该混合动力系统可以实现多种工作模式。
[0003]在一种具有双电机的混合动力系统中,包括一个发动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和变速器。变速器包括离合器、行星齿轮机构和输出轴。发动机经由离合器能够与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轮架传动联接,第一电机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始终传动联接,第二电机与齿圈和输出轴始终传动联接。虽然该车辆用动力系统能够实现多种工作模式,但是该车辆用动力系统的结构导致在某些工作模式中,发动机与行星轮架传动联接,而齿圈与输出轴传动联接。这将使得变速器中的传动机构所传递的扭矩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做出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变速器,具有该变速器、发动机和双电机的车辆用动力系统能够在实现不少于现有技术的车辆用动力系统的工作模式的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器(T),所述变速器(T)包括:双离合器,所述双离合器包括第一离合单元(C1)和第二离合单元(C2),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SU)用于与第一电机(TM1)始终传动联接,在所述第一离合单元(C1)接合的状态下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R)能够经由所述第一离合单元(C1)与发动机(ICE)传动联接,在所述第一离合单元(C1)分离的状态下所述齿圈(R)与所述发动机(ICE)解除该传动联接;输出轴(S1),所述输出轴(S1)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轮架(P)始终传动联接且所述输出轴(S1)用于与第二电机(TM2)始终传动联接,在所述第二离合单元(C2)接合的状态下所述输出轴(S1)能够经由所述第二离合单元(C2)与所述发动机(ICE)传动联接,在所述第二离合单元(C2)分离的状态下所述输出轴(S1)与所述发动机(ICE)解除该传动联接;以及制动器,在所述制动器接合的状态下使得所述齿圈(R)相对于所述变速器(T)的壳体(H)固定,在所述制动器解除接合的状态下使得所述齿圈(R)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H)自由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T),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为离合器,该离合器包括仅一个离合单元(C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T),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S1)与所述双离合器同轴地布置,所述输出轴(S1)经由至少一组齿轮副与所述行星轮架(P)始终传动联接,所述齿圈(R)经由至少一组齿轮副与所述第一离合单元(C1)的从动盘始终传动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器(T),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T)还包括差速器(DM),所述输出轴(S1)与所述差速器(DM)始终传动联接。5.一种车辆用动力系统,所述车辆用动力系统包括第一电机(TM1)、第二电机(TM2)、发动机(ICE)和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器(T)。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动力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控制所述车辆用动力系统使所述车辆用动力系统实现第一纯电机驱动模式,在该第一纯电机驱动模式中,所述发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天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