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带焊缝过平整机和张紧辊时的张紧力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052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带焊缝过平整机和张紧辊时的张紧力控制方法,包括:当板带焊缝位于入口张紧辊(2)之前时,用焊缝前板带的张紧力参数来设置入口张紧辊和出口张紧辊(3)的张紧力;当板带焊缝位于入口张紧辊与出口张紧辊之间时,则对比焊缝前板带和焊缝后板带的抗断带能力并根据对比情况来设定入口张紧辊和出口张紧辊的张紧力;当板带焊缝位于出口张紧辊之后时,用焊缝后板带的张紧力参数来设置入口张紧辊和出口张紧辊的张紧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张紧力控制方法中,当板带焊缝(5)经过入口张紧辊和出口张紧辊之间时,用抗断带能力弱的板带的张紧力参数来设置张紧辊的张紧力,弱抗断带板带则不会发生断带事故,使得板带平整工艺的连续性得到保证。性得到保证。性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带焊缝过平整机和张紧辊时的张紧力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整机的入口张紧辊和出口张紧辊的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板带焊缝过平整机和张紧辊时的张紧力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平整机的作用是对带钢施加一定轧制力,以使带钢获得必要的性能和表面质量,满足后工序加工的要求,在热镀锌生产线上设置有平整机,从而使镀锌板成品能有较好的表面质量及内部性能。
[0003]以某钢铁公司镀锌车间的平整机为例,参见图2和图3,在平整机1的入口侧和出口侧通常设置有入口张紧辊2和出口张紧辊3,板带4依次通过入口张紧辊2、平整机1和出口张紧辊3进行平整,通过控制平整机1轧制力以及控制入口张紧辊2和出口张紧辊3的张紧力进行板带4延伸率控制,从而能够改善带钢的机械性能。而为了能提高平整机的生产效率,通常会将两卷板带焊接起来后进行平整工艺。在对不同的板带实施平整工艺时,入口张紧辊和出口张紧辊对板带施加的张紧力是不同的,因此当前一卷板带平整结束,后一卷板带进入平整机时,需要将入口张紧辊和出口张紧辊的张紧力设定成针对后一卷板带的张紧力参数。
[0004]对于入口张紧辊和出口张紧辊的张紧力设定,常规过程为:当板带焊缝5位于平整机1之前时,如图2所示,入口张紧辊2的张紧力设定为焊缝前板带的入口目标张紧力,出口张紧辊3的张紧力则设定焊缝前板带的出口目标张紧力;而当板带焊缝5经过平整机1后并位于平整机1与出口张紧辊3之间时,如图3所示,入口张紧辊2的张紧力则切换设定为焊缝后板带的入口目标张紧力,出口张紧辊3的张紧力则切换设定为焊缝后板带的出口目标张紧力,也就是说,当板带焊缝5经过平整机1时,入口张紧辊2和出口张紧辊3的张紧力则切换为焊缝后板带的张紧力参数。
[0005]然而,事实上,在热镀锌产线中的带钢品种规格复杂多变,当焊缝前后两卷板带的抗拉强度差异较大时,在工艺参数切换时,尤其是在入口张紧辊和出口张紧辊的张紧力设定值切换时,抗拉强度较低的板带容易发生断带的情况,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影响正常的生产节奏。为了避免断带事故的发生,操作工在焊缝前后两卷板带发生品种规格变化时进行手动干预,这样同样会影响生产效率。
[0006]中国专利(CN110170535A)介绍了一种镀锌光整机过焊缝轧制力自动控制方法,该方法考虑焊缝到达平整机前后的不同位置时采用不同的平整机轧制力设定值,主要目的是保证前后两卷带钢的延伸率达标,却未考虑稳定通板过程中张紧力设定的重要作用。
[0007]以下介绍一下现有的平整工艺方法中所涉及的一些内容:
[0008]现有的平整机与张紧辊对板带张紧平整时,针对板带设置有多个张紧力参数,其中主要有如下参数:
[0009]入口目标单位面积张紧力,该参数与板带截面积的乘积即为板带的入口目标张紧力,该参数用于设置入口张紧辊的张紧力,以使板带得到较好张紧效果。
[0010]出口目标单位面积张紧力,该参数与板带截面积的乘积即为板带的出口目标张紧力,该参数用于设置出口张紧辊的张紧力;
[0011]入口极限单位面积张紧力,该参数与板带截面积的乘积即为板带的入口极限张紧力,该参数用于设置入口张紧辊的张紧力;
[0012]出口极限单位面积张紧力,该参数与板带截面积的乘积即为板带的出口极限张紧力,该参数用于设置出口张紧辊的张紧力。
[0013]上述张紧力参数的值通常是由板带本身的材质而确定的,其数值越大,则说明其抗拉性能越好。上述入口极限张紧力和出口极限张紧力的意义在于,当板带的张紧力超过入口极限张紧力或出口极限张紧力时,板带极有可能发生断带事故,因此要避免张紧辊的张紧力超过入口极限张紧力或出口极限张紧力。
[0014]板带经过平整机后会有一定的延伸率,为了使该延伸率能达到目标要求,应使出口张紧力大于入口张紧力,因此,针对入口目标单位面积张紧力和出口目标单位面积张紧力,以及入口极限单位面积张紧力和出口极限单位面积张紧力,还设置有一个大于1.0的出入口张紧力比例系数k,出口目标单位面积张紧力为入口目标单位面积张紧力与出入口张紧力比例系数k的乘积,同样地,出口极限单位面积张紧力为入口极限单位面积张紧力与出入口张紧力比例系数k的乘积,因此,只要知道入口目标单位面积张紧力和入口极限单位面积张紧力的数值,通过与出入口张紧力比例系数k的相乘计算,即可得到出口目标单位面积张紧力和出口极限单位面积张紧力的数值,进而可以计算得到入口目标张紧力、出口目标张紧力、入口极限张紧力和出口极限张紧力的数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带焊缝过平整机和张紧辊时的张紧力控制方法,当板带焊缝经过入口张紧辊和出口张紧辊之间时,用抗断带能力弱的板带的张紧力参数来设置张紧辊的张紧力,弱抗断带板带则不会发生断带事故,进而使得板带平整工艺的连续性得到保证。
[001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7]一种板带焊缝过平整机和张紧辊时的张紧力控制方法,在平整机的入口侧和出口侧分别设置有入口张紧辊和出口张紧辊,焊接连接的板带依次运行经过入口张紧辊、平整机和出口张紧辊;
[0018]所述张紧力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步骤1,当板带焊缝位于入口张紧辊之前时,用焊缝前板带的张紧力参数来设置入口张紧辊和出口张紧辊的张紧力;
[0020]步骤2,当板带焊缝位于入口张紧辊与出口张紧辊之间时,则对比焊缝前板带和焊缝后板带的抗断带能力并根据对比情况来设定入口张紧辊和出口张紧辊的张紧力;
[0021]步骤3,当板带焊缝位于出口张紧辊之后时,用焊缝后板带的张紧力参数来设置入口张紧辊和出口张紧辊的张紧力。
[0022]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对比焊缝前板带和焊缝后板带的抗断带能力并根据对比情况来设定入口张紧辊和出口张紧辊的张紧力,包括:
[0023]步骤2.1,通过对比焊缝前后板带的入口目标张紧力的大小来确定焊缝前后板带
抗断带能力的强弱,入口目标张紧力大的板带为强抗断带板带,入口目标张紧力小的板带为弱抗断带板带;
[0024]步骤2.2,将强抗断带板带的入口目标张紧力与弱抗断带板带的入口极限张紧力作对比;
[0025]若强抗断带板带的入口目标张紧力大于或等于弱抗断带板带的入口极限张紧力时,则用弱抗断带板带的张紧力参数来设定入口张紧辊和出口张紧辊的张紧力;
[0026]若强抗断带板带的入口目标张紧力小于弱抗断带板带的入口极限张紧力时,则:
[0027]当板带焊缝位于入口张紧辊和平整机之间时,入口张紧辊的张紧力设定为焊缝前板带的入口目标张紧力,出口张紧辊的张紧力设定为焊缝前板带的出口目标张紧力;当板带焊缝位于平整机和出口张紧辊之间时,入口张紧辊的张紧力设定为焊缝后板带的入口目标张紧力,出口张紧辊的张紧力设定为焊缝后板带的出口目标张紧力。
[002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1具体包括:
[0029]通过对比焊缝前后板带的入口目标张紧力的大小来确定焊缝前后板带抗断带能力的强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带焊缝过平整机和张紧辊时的张紧力控制方法,在平整机(1)的入口侧和出口侧分别设置有入口张紧辊(2)和出口张紧辊(3),焊接连接的板带(4)依次运行经过入口张紧辊(2)、平整机(1)和出口张紧辊(3);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力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当板带焊缝位于入口张紧辊(2)之前时,用焊缝前板带的张紧力参数来设置入口张紧辊(2)和出口张紧辊(3)的张紧力;步骤2,当板带焊缝位于入口张紧辊(2)与出口张紧辊(3)之间时,则对比焊缝前板带和焊缝后板带的抗断带能力并根据对比情况来设定入口张紧辊(2)和出口张紧辊(3)的张紧力;步骤3,当板带焊缝位于出口张紧辊(3)之后时,用焊缝后板带的张紧力参数来设置入口张紧辊(2)和出口张紧辊(3)的张紧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板带焊缝过平整机和张紧辊时的张紧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对比焊缝前板带和焊缝后板带的抗断带能力并根据对比情况来设定入口张紧辊(2)和出口张紧辊(3)的张紧力,包括:步骤2.1,通过对比焊缝前后板带的入口目标张紧力的大小来确定焊缝前后板带抗断带能力的强弱,入口目标张紧力大的板带为强抗断带板带,入口目标张紧力小的板带为弱抗断带板带;步骤2.2,将强抗断带板带的入口目标张紧力与弱抗断带板带的入口极限张紧力作对比;若强抗断带板带的入口目标张紧力大于或等于弱抗断带板带的入口极限张紧力时,则用弱抗断带板带的张紧力参数来设定入口张紧辊(2)和出口张紧辊(3)的张紧力;若强抗断带板带的入口目标张紧力小于弱抗断带板带的入口极限张紧力时,则:当板带焊缝位于入口张紧辊(2)和平整机(1)之间时,入口张紧辊(2)的张紧力设定为焊缝前板带的入口目标张紧力,出口张紧辊(3)的张紧力设定为焊缝前板带的出口目标张紧力;当板带焊缝位于平整机(1)和出口张紧辊(3)之间时,入口张紧辊(2)的张紧力设定为焊缝后板带的入口目标张紧力,出口张紧辊(3)的张紧力设定为焊缝后板带的出口目标张紧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板带焊缝过平整机和张紧辊时的张紧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具体包括:通过对比焊缝前后板带的入口目标张紧力的大小来确定焊缝前后板带抗断带能力的强弱,若焊缝前板带的入口目标张紧力大于焊缝后板带的入口目标张紧力,则焊缝前板带为强抗断带板带,焊缝后板带为弱抗断带板带,若焊缝后板带的入口目标张紧力大于焊缝前板带的入口目标张紧力,则焊缝后板带为强抗断带板带,焊缝前板带为弱抗断带板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板带焊缝过平整机和张紧辊时的张紧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具体包括:步骤2.2.1,当焊缝前板带为强抗断带板带,焊缝后板带为弱抗断带板带时,则将焊缝前板带的入口目标张紧力与焊缝后板带的入口极限张紧力作对比;若焊缝前板带的入口目标张紧力大于或等于焊缝后板带的入口极限张紧力时,则用焊缝后板带的张紧力参数来设定入口张紧辊(2)和出口张紧辊(3)的张紧力;
若焊缝前板带的入口目标张紧力小于焊缝后板带的入口极限张紧力时,则:当板带焊缝位于入口张紧辊(2)和平整机(1)之间时,入口张紧辊(2)的张紧力设定为焊缝前板带的入口目标张紧力,出口张紧辊(3)的张紧力设定为焊缝前板带的出口目标张紧力;当板带焊缝位于平整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江华阮星谊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