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加工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777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加工矫正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底盘,所述底座上表面位于固定底盘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侧支架和安装架,所述侧支架的外侧设有可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源的驱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挤杆与推杆分离接触时,在弹簧A的弹性作用下推动配重压板和导柱整体下移,由于弹簧A的高强度弹性,配重压板下移时将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并锤击在钢板的表面,如此往复可形成间歇锤击效果,将刚板上表面的卷边处进行锤击以达到矫正的效果,同时两个滚压筒将对钢板进行滚压推进,可二次对钢板表面进行平面挤压,可使得卷边处更好的被矫正,进而达到钢结构使用的要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结构加工矫正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加工装置
,具体为一种钢结构加工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主要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及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及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
[0003]现有钢结构加工中,所用到的钢板需要从厂家直接运送到建筑工地进行焊接,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运输车的刹车或者路况的颠簸,叠放的钢板之间将震动而产生摩擦,使得底层摆放的钢板表面的端边出现挤压变形或者损坏的情况,达不到钢结构的实用要求,现有的钢结构加工矫正设备只能对钢板进行滚压处理,对钢板端部的卷边处挤压矫正效果不是太好,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钢结构加工矫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加工矫正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钢结构加工矫正设备只能对钢板进行滚压处理,对钢板端部的卷边处挤压矫正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结构加工矫正装置,包括底座,和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驱动组件、锤击组件和缓冲组件,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底盘,所述底座上表面位于固定底盘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侧支架和安装架,所述锤击组件包括导柱和连接于导柱底部的配重压板,所述驱动组件直接或间接带动所述锤击组件中的导柱和配重压板竖向运动;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开设于固定底盘上表面的上槽,所述上槽底部表面四个顶角处分别固定有四个伸缩杆,四个所述伸缩杆的上端部均固定有同一个承压座,所述伸缩杆外表面均套设有弹簧B,且弹簧B两个端部均分别与承压座的下表面和上槽的底部表面固定相连,所述上槽底部中间处开设有导压孔A,所述导压孔A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塞A,所述活塞A上表面固定有支撑柱A,且支撑柱A上端部与承压座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槽底部表面位于导压孔A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导压孔B,且导压孔B均与导压孔A相通连接,两个所述导压孔B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活塞B,所述活塞B上表面均固定有支撑柱B;所述承压座内部对称开通有两个限位通槽,两个所述限位通槽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承压板,两个所述支撑柱B的端部分别对应与两个承压板下表面固定相连。
[000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底座一侧表面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部固定有电机,所述安装架之间上下对称转动安装有两个滚压筒,且电机输出端部与下方的滚压筒端部同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滚压筒远离安装座一侧的端部之间位于安装架的外侧设
有传动齿轮组,且滚压筒之间通过传动齿轮组相互传动连接,所述侧支架之间靠近侧支架上端部处转动安装有转轴A。
[0007]进一步地,所述锤击组件包括对称固定于两个侧支架内侧表面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滑套,所述滑套内部均滑动安装有导柱,两个所述的导柱下端部均固定有同一个配重压板,所述导柱外表面套设有弹簧A,且弹簧A的上下两个端部分别与安装块下表面和配重压板上表面对应固定相连。
[0008]进一步地,包括连动组件,所述连动组件包括对称固定于转轴A外表面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外表面一侧均固定有挤杆,所述侧支架内侧表面靠近转轴A处均转动安装有转轴B,所述转轴B端部均固定有转盘,所述转盘侧表面均固定有推杆,且推杆与挤杆之间对应挤压结构配合,所述转轴B外表面靠近转盘处均固定套设有齿套,转轴A与电机输出端部之间皮带连接。
[0009]进一步地,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对应固定安装于导柱上表面的两个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内部均开通有限位槽,所述侧支架内侧表面均固定有限位柱,且限位柱均对应滑动限位于限位槽内部,所述限位滑块靠近齿套的侧表面均固定有齿板,且齿板与齿套均对应啮合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外表面与转轴A的端部之间传动设有皮带轮组,且转轴A通过皮带轮组与电机输出端部之间同步传动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中缓冲组件为钢板锤击区域的下表面提供很好的支撑力,从而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以防止钢板所受冲击力过度而发生变形。挤杆与推杆分离接触时,在弹簧A的弹性作用下推动配重压板和导柱整体下移,由于弹簧A的高强度弹性,配重压板下移时将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并锤击在钢板的表面,如此往复可形成间歇锤击效果,将刚板上表面的卷边处进行锤击以达到矫正的效果,同时两个滚压筒将对钢板进行滚压推进,可二次对钢板表面进行平面挤压,可使得卷边处更好的被矫正,进而达到钢结构使用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锤击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承压板结构安装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连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

底座;101

固定底盘;102

侧支架;103

安装架;2

驱动组件;201

安装座;202

电机;203

滚压筒;204

传动齿轮组;205

转轴A;206

皮带轮组;3

锤击组件;301

安装块;302

滑套;303

导柱;304

配重压板;305

弹簧A;4

缓冲组件;401

上槽;402

伸缩杆;403

承压座;404

弹簧B;405

导压孔A;406

活塞A;407

支撑柱A;408

导压孔B;409

活塞B;410

支撑柱B;411

限位通槽;412

承压板;5

连动组件;501

固定盘;502

挤杆;503

转轴B;504

转盘;505

推杆;506

齿套;6

升降组件;601

限位滑块;602

限位槽;603

限位柱;604

齿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专利技术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钢结构加工矫正装置,包括底座1,和安装于所述底座1上的驱动组件2、锤击组件3和缓冲组件4。
[0015]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底盘101,所述底座1上表面位于固定底盘101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侧支架102和安装架103,所述锤击组件3包括导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加工矫正装置,包括底座(1),和安装于所述底座(1)上的驱动组件(2)、锤击组件(3)和缓冲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底盘(101),所述底座(1)上表面位于固定底盘(101)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侧支架(102)和安装架(103),所述锤击组件(3)包括导柱(303)和连接于导柱(303)底部的配重压板(304),所述驱动组件(2)直接或间接带动所述锤击组件(3)中的导柱(303)和配重压板(304)竖向运动;所述缓冲组件(4)包括开设于固定底盘(101)上表面的上槽(401),所述上槽(401)底部表面四个顶角处分别固定有四个伸缩杆(402),四个所述伸缩杆(402)的上端部均固定有同一个承压座(403),所述伸缩杆(402)外表面均套设有弹簧B(404),且弹簧B(404)两个端部均分别与承压座(403)的下表面和上槽(401)的底部表面固定相连,所述上槽(401)底部中间处开设有导压孔A(405),所述导压孔A(405)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塞A(406),所述活塞A(406)上表面固定有支撑柱A(407),且支撑柱A(407)上端部与承压座(403)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槽(401)底部表面位于导压孔A(405)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导压孔B(408),且导压孔B(408)均与导压孔A(405)相通连接,两个所述导压孔B(408)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活塞B(409),所述活塞B(409)上表面均固定有支撑柱B(410);所述承压座(403)内部对称开通有两个限位通槽(411),两个所述限位通槽(411)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承压板(412),两个所述支撑柱B(410)的端部分别对应与两个承压板(412)下表面固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加工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固定于底座(1)一侧表面的安装座(201),所述安装座(201)内部固定有电机(202),所述安装架(103)之间上下对称转动安装有两个滚压筒(203),且电机(202)输出端部与下方的滚压筒(203)端部同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滚压筒(203)远离安装座(201)一侧的端部之间位于安装架(103)的外侧设有传动齿轮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孝纪崇李志勇刘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