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接触电阻型电阻浆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026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接触电阻型电阻浆料,所述电阻浆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导电粉末15%~45%,玻璃粘结相20%~40%,添加剂1%~10%,有机载体30%~45%;其中导电粉末为化学沉积法制备的石墨炔复合钌酸铅,玻璃粘结相为软化温度500~600℃的铅硼硅玻璃粉。本发明专利技术电阻浆料具有温度系数好、接触电阻小的特点,可满足厚膜滑动电阻器、电动工具用电阻浆料产品使用要求。用要求。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接触电阻型电阻浆料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阻浆料
,具体涉及一种低接触电阻特性的电阻浆料。

技术介绍

[0002]厚膜电阻浆料是一种集冶金、化学、材料、电子技术、分析测试技术等多学科领域于一身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为适应印刷、烧结工艺要求和实际应用要求,它必须具备可印刷性、功能特性和工艺兼容性。常用的电阻浆料是由功能相、粘结相、添加剂与有机载体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膏状物。
[0003]电阻浆料作为生产厚膜滑动电阻器的原材料,要求浆料具有温度系数好,满足厚膜滑动电阻器产品接触电阻低的要求。现有的电阻浆料应用于厚膜滑动电阻器中,电阻器在滑动的过程中,由于接触电阻高造成接触点发热打火,从而使电阻器失效。因此,需要一种具备低接触电阻的电阻浆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厚膜滑动电阻器、电动工具产品性能要求,具有温度系数好、接触电阻低等特点的电阻浆料。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接触电阻型电阻浆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导电粉末15%~45%,玻璃粘结相20%~40%,添加剂1%~10%,有机载体30%~45%。
[0006]所述导电粉末为石墨炔复合钌酸铅,其中钌酸铅与石墨炔的质量比为3:1~5:1,其由下述步骤制备得到:步骤1:将钌的可溶性盐溶于纯水中形成Ru
3+
离子溶液A;将铅的可溶性盐溶于纯水中形成Pb
2+
离子溶液B;将石墨炔加入纯水中,形成悬浊液C,所述悬浊液C中石墨炔的浓度为5~10g/L。
[0007]步骤2:将溶液A、B按照Ru
3+
与Pb
2+
摩尔比为1:1在搅拌条件下滴加到悬浊液C中,溶液A、B滴加完后,停止搅拌,静置20~24小时。
[0008]步骤3:静置后的溶液抽取沉淀物上层液体,向抽取出的液体中重新加入纯水搅拌10~15分钟后,静置20~24小时。
[0009]步骤4:再重复进行步骤3操作两次后,将底层沉淀物抽滤、冷冻干燥。
[0010]步骤5:将步骤4干燥物在真空下550~600℃煅烧30~40分钟,破损球磨至粒度为0.7~1.3μm,得到石墨炔复合钌酸铅。
[0011]上述步骤1中,所述钌的可溶性盐为氯化钌、碘化钌、硝酸钌、醋酸钌中任意一种;所述铅的可溶性盐为硝酸铅、醋酸铅中任意一种。
[0012]所述玻璃粘结相为铅硼硅玻璃粉,其软化温度为500~600℃,粒度为1.0~1.5μm,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PbO 55%~70%、SiO
2 5%~25%、Al2O
3 1%~10%、B2O
3 1%~20%和ZnO 5%~10%。
[0013]所述添加剂为ZnO、MnO2、ZrO2中任意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14]所述有机载体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树脂8%~15%,有机添加剂1%~5%,有机溶剂80%~90%。其中,所述树脂选自松香树脂、乙基纤维素、羟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中任意一种;所述有机溶剂选自松油醇、丁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醋酸酯中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添加剂选自卵磷脂、油酸中任意一种或两种。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备的石墨炔复合钌酸铅作为导电相应用于电阻浆料中,在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石墨炔复合钌酸铅的过程中采用冷冻干燥和真空煅烧烧工艺,防止导电相在干燥、焙烧过程出现团聚现象,获得的石墨炔复合钌酸铅粒度小、分布均匀。在电阻浆料烧结后,表面平整、导电相材料分布更均匀,滑动电刷与电阻体表面的导电相接触更均匀,解决了传统厚膜电阻浆料接触电阻大的问题。
[0016]本专利技术电阻浆料的制备工艺简单,工艺适应性强,电阻静电放电、包封变化率小,电阻表面接触电阻小。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电阻浆料阻值、温度系数、静电放电、包封变化率性能测试图形。
[0018]图2是电阻浆料接触电阻测试图形。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其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起到限定作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仅由权利要求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省略、替换或修改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1、导电粉末的制备导电相1的制备:步骤1:将硝酸钌溶于纯水中,形成Ru
3+
离子浓度为1mol/L的溶液A;将硝酸铅溶于纯水中,形成Pb
2+
离子浓度为1mol/L的溶液B;将石墨炔加入纯水中,形成石墨炔浓度为5g/L的悬浊液C。
[0021]步骤2:按照Ru
3+
与Pb
2+
摩尔比为1:1,将500mL溶液A、500mL溶液 B在搅拌条件下滴加到1000mL悬浊液C中,溶液A、B滴加完后,停止搅拌,静置24小时。
[0022]步骤3:静置后的溶液抽取沉淀物上层液体,向抽取出的液体中重新加入纯水搅拌10分钟后,静置24小时。
[0023]步骤4:再重复进行步骤3操作两次后,将底层沉淀物抽滤、冷冻干燥。
[0024]步骤5:将步骤4干燥物在真空下550~600℃煅烧30分钟,破损球磨至粒度为0.7~1.3μm,得到石墨炔复合钌酸铅。
[0025]导电相2的制备:用等质量的石墨替换导电相1制备中的石墨炔,其他步骤与导电相1的制备相同,得到石墨复合钌酸铅。
[0026]导电相3的制备:用等质量的炭黑替换导电相1制备中的石墨炔,其他步骤与导电相1的制备相同,得到炭黑复合钌酸铅。
[0027]导电相4的制备:将导电相1制备步骤4中的冷冻干燥改为烘箱80℃干燥,其他步骤与导电相1的制备相同。
[0028]导电相5的制备:将导电相1制备步骤5中的在真空下550~600℃煅烧30分钟替换为在空气气氛下550~600℃煅烧30分钟,其他步骤与导电相1的制备相同。
[0029]导电相6的制备:将导电相1制备步骤5中的在真空下550~600℃煅烧30分钟替换为在氮气气氛下550~600℃煅烧30分钟,其他步骤与导电相1的制备相同。
[0030]导电相7的制备:将导电相1制备步骤5中的在真空下550~600℃煅烧30分钟替换为在纯氧气氛下550~600℃煅烧30分钟,其他步骤与导电相1的制备相同。
[0031]导电相8的制备:不配制溶液A和B,直接按照二氧化钌和氧化铅的摩尔比为1:1,将6.65g二氧化钌和11.15g氧化铅在搅拌下加入1000mL悬浊液C中,其他步骤与导电相1的制备相同。
[0032]导电相9:不配制溶液A和B,直接将17.8g比表面积为3~10m2/g的钌酸铅在搅拌下加入1000mL悬浊液C中,其他步骤与导电相1的制备相同。
[0033]导电相10的制备:将二氧化钌、氧化铅、石墨炔按质量比为6.65:11.15:5混合均匀。
[0034]导电相11的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接触电阻型电阻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浆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导电粉末15%~45%,玻璃粘结相20%~40%,添加剂1%~10%,有机载体30%~45%;所述导电粉末为石墨炔复合钌酸铅,其中钌酸铅与石墨炔的质量比为3:1~5:1,其由下述步骤制备得到:步骤1:将钌的可溶性盐溶于纯水中形成Ru
3+
离子溶液A;将铅的可溶性盐溶于纯水中形成Pb
2+
离子溶液B;将石墨炔加入纯水中,形成悬浊液C,所述悬浊液C中石墨炔的浓度为5~10g/L;步骤2:将溶液A、B按照Ru
3+
与Pb
2+
摩尔比为1:1在搅拌条件下滴加到悬浊液C中,溶液A、B滴加完后,停止搅拌,静置20~24小时;步骤3:静置后的溶液抽取沉淀物上层液体,向抽取出的液体中重新加入纯水搅拌10~15分钟后,静置20~24小时;步骤4:再重复进行步骤3操作两次后,将底层沉淀物抽滤、冷冻干燥;步骤5:将步骤4干燥物在真空下550~600℃煅烧30~40分钟,破损球磨至粒度为0.7~1.3μm,得到石墨炔复合钌酸铅;所述玻璃粘结相为铅硼硅玻璃粉,其软化温度为500~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宁张建益党丽萍王妮王顺顺王明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宏星电子浆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