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散热模块的连接结构、车辆散热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7620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散热模块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在两个散热模块之间,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第一主体设置在其中一个散热模块的外周边沿;第一主体上开设有卡接孔;第二主体设置在另一个散热模块的外周边沿,并且向第一主体凸出设置;第二主体包括卡钩,卡钩卡接于卡接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带有上述连接结构的车辆散热系统及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多个散热模块快速组装,增加了多个散热模块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了稳定性能。提升了稳定性能。提升了稳定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散热模块的连接结构、车辆散热系统及车辆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用散热模块的连接结构、车辆散热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动力性、舒适性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用于散热的设备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在汽车上。对于多个散热模块聚集的结构而言,现有技术中,各个散热模块均通过支架固定在车体内,各个散热模块之间组装方式复杂,多个散热模块无法实现快速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散热模块的连接结构、车辆散热系统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个散热模块无法实现快速组装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用散热模块的连接结构,包括:
[0005]第一主体,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散热模块的外周边沿;所述第一主体上开设有卡接孔;
[0006]第二主体,设置在另一个所述散热模块的外周边沿,并且向所述第一主体凸出设置;所述第二主体包括卡钩,所述卡钩卡接于所述卡接孔内。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主体包括:
[0008]第一成型部,一端与所述散热模块的外周边沿一体成型,另一端向所述第二主体延伸;所述第一成型部开设有减重腔;
[0009]卡接板,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成型部的延伸端;所述卡接孔开设于所述卡接板上。
[00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主体还包括:
[0011]第二成型部,一体成型于所述散热模块的外周边沿;所述第二成型部具有朝向所述卡接板的第一平面,所述卡钩的一端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平面上。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主体上于所述卡接孔的相对两侧外围分别设有向所述第二主体凸出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具有限位空间;
[0013]所述第二主体上于所述卡钩的两侧还分别设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插装于所述限位空间内,并且与所述限位部抵接。
[00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主体一体成型,所述限位部包括:
[0015]挡板,位于所述第一主体的边沿;
[0016]两个侧板,间隔设置于所述挡板的内侧,并且与所述挡板垂直;两个所述侧板及所述挡板围成所述限位空间。
[00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体一体成型,另一端向所述第一主体延伸,并且延伸端向所述卡钩弯折。
[001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板朝向所述第二主体的端面设有倒角。
[0019]本技术提供的车用散热模块的连接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两个散热模块的外周边沿分别设置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通过卡钩插入卡接孔实现固定,从而达到两个散热模块快速组装的目的;另外,两个散热模块之间还通过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连接,增加了连接强度,提升了稳定性能,使多个散热模块能够适应严苛复杂的安装空间。
[0020]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散热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散热模块,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模块之间安装有至少一组上述的车用散热模块的连接结构。
[002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散热系统。
[0022]本技术提供的车辆散热系统、车辆,由于在两个散热模块之间增设了上述的连接结构,可以实现多个散热模块快速组装的目的,并且增加了多个散热模块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了稳定性能。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用散热模块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用散热模块的连接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用散热模块的连接结构的第一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用散热模块的连接结构的第二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第一主体;11、第一成型部;111、减重腔;12、卡接板;121、卡接孔;13、限位部;131、挡板;132、侧板;133、倒角;2、第二主体;21、卡钩;22、第二成型部;221、第一平面;23、插接板;3、散热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0]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车用散热模块的连接结构进行说明。所述车用散热模块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在两个散热模块3之间,包括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第一主体1设置在其中一个散热模块3的外周边沿;第一主体1上开设有卡接孔121;第二主体2设置在另一个散热模块3的外周边沿,并且向第一主体1凸出设置;第二主体2包括卡钩21,卡钩21卡接于卡接孔121内。
[003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限定的散热模块3可以是散热器、中冷器。散热器可以是高温散热器、低温散热器。多个散热模块3通常间隔且平行设置。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优
选成型在散热模块3的水室上。
[0032]对于高端越野车型,散热器需要添加挡石网,为了实现挡石网的快速装配,也可以在挡石网和散热器之间增加该连接结构。
[0033]现有技术中,各个散热模块3分别通过支架固定在车体内,散热模块3之间无固定连接关系,或是连接方式复杂,导致各个散热模块3无法实现快速装配。本技术提供的车用散热模块的连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两个散热模块3的外周边沿分别设置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之间通过卡钩21插入卡接孔121实现固定,卡装方式简单有效,从而达到两个散热模块3快速组装的目的;另外,两个散热模块3之间还通过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连接,增加了连接强度,提升了稳定性能,使多个散热模块3能够适应严苛复杂的安装空间。
[0034]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主体1可以采用如图1及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1及图3,第一主体1包括第一成型部11和卡接板12。第一成型部11的一端与散热模块3的外周边沿一体成型,另一端向第二主体2延伸;第一成型部11开设有减重腔111;卡接板12一体成型于第一成型部11的延伸端;卡接孔121开设于卡接板12上。
[0035]具体地,第一主体1采用塑料材质,与散热模块3的周边塑料材质一体成型。通常的,散热器、中冷器的水室是塑料制成,因此第一主体1一体成型在散热模块3的水室上。第一主体1与散热模块3的外周一体成型,简化了第一主体1的制作工艺,并且提升了第一主体1的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散热模块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在两个散热模块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散热模块的外周边沿;所述第一主体上开设有卡接孔;第二主体,设置在另一个所述散热模块的外周边沿,并且向所述第一主体凸出设置;所述第二主体包括卡钩,所述卡钩卡接于所述卡接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散热模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包括:第一成型部,一端与所述散热模块的外周边沿一体成型,另一端向所述第二主体延伸;所述第一成型部开设有减重腔;卡接板,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成型部的延伸端;所述卡接孔开设于所述卡接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散热模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还包括:第二成型部,一体成型于所述散热模块的外周边沿;所述第二成型部具有朝向所述卡接板的第一平面,所述卡钩的一端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平面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散热模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上于所述卡接孔的相对两侧外围分别设有向所述第二主体凸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丰刘羽郅王雷张仲秋
申请(专利权)人: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