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燃料电池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层叠多个燃料电池单元形成的燃料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在燃料电池中,单元电池由包括膜电极组件(MEA)的燃料电池构成,该膜电极组件包括由固相聚合膜等制成的电解层、由碳布或碳纸等制成的夹入有电解层的扩散层、以及夹住膜电极组件的分隔器。在这种燃料电池单元中,作为阴极气体的空气(氧气)被供应至分隔器的正电极一侧上的氧气通路槽,作为阳极气体的氢气被供应至分隔器的负电极一侧上的氢气通路槽。所供应的氢气及氧气分别在负电极一侧上的扩散层及正电极一侧上的扩散层中扩散。到达负电极的扩散层的氢气进一步接触涂附在固相聚合电解膜上的催化层,并分离为质子与电子。分离的质子渗透通过固相聚合膜,并朝向正电极移动以在正电极处与氧起反应并因此产生水及电。通常,会利用上述具有这种电能产生机理的多个单元电池并在其间插入分隔器进行堆叠以作为串联的电池模组或电池堆叠的整体来形成燃料电池。图13是示出现有技术的燃料电池500的横截面图。图12是示出堆叠在图13所示的燃料电池500中的分隔器20的俯视图。燃料电池500包括燃料电池单元40,燃料电池单元40包括MEA30以及夹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堆叠多个燃料电池单元形成的燃料电池模组,包括:分隔所述多个燃料电池单元的分隔器部件;在所述燃料电池单元的堆叠方向上邻近所述分隔器部件布置、并通过粘合剂附着至所述分隔器的相邻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分隔器部件及所述 相邻部件至少其中一者中、在所述分隔器部件与所述相邻部件彼此结合的部分处的凹坑,所述凹坑用于保持所述粘合剂;其中所述凹坑在其周缘的至少一部分中包括气体排放辅助结构,所述气体排放辅助结构用于在所述分隔器部件及所述相邻部件彼此结合时,辅助 将存在于所述粘合剂与所述凹坑的表面之间的气体排出至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4-4-26 130021/20041.一种通过堆叠多个燃料电池单元形成的燃料电池模组,包括:分隔所述多个燃料电池单元的分隔器部件;在所述燃料电池单元的堆叠方向上邻近所述分隔器部件布置、并通过粘合剂附着至所述分隔器的相邻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分隔器部件及所述相邻部件至少其中一者中、在所述分隔器部件与所述相邻部件彼此结合的部分处的凹坑,所述凹坑用于保持所述粘合剂;其中所述凹坑在其周缘的至少一部分中包括气体排放辅助结构,所述气体排放辅助结构用于在所述分隔器部件及所述相邻部件彼此结合时,辅助将存在于所述粘合剂与所述凹坑的表面之间的气体排出至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模组,其中所述凹坑的侧表面形成为斜面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电池模组,其中所述凹坑在所述燃料电池模组中形成锥形。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模组,其中所述斜面形状以相对于保持所述粘合剂侧的底表面成120度至150度的角度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模组,还包括气体排放槽,其布置在所述凹坑的侧表面上用于将所述气体排出至外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电池模组,其中所述粘合剂包含用于抑制所述粘合剂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友和,明神严,越智勉,加藤千智,川上康一朗,吉川大雄,高桥学,浅井康之,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