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表面上开设了多个微细孔的电介质基材上具备能产 生局部等离子体振子的金属的微细构造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 微细构造体的光电场增强器件。
技术介绍
目前正在研究有效地利用替代石油等矿物燃料的安全且清洁的作 为新能源被看好的太阳能的光能移动元件。作为可进行高效率的能量 移动的光能移动元件,期待着眼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具备人工地构筑 光合作用的光化学系复合体的光能移动元件(人工光合元件)。在专利文献1及2中披露了在由金属或半导体构成的基体表面上具备由混合自组装单分子膜构成的光化学系复合体的光能移动元件(光 电变换系),记载了由混合自组装单分子膜实现高效率化的情况。专利文献1及2中记载的由混合自组装单分子膜构成的光化学系 复合体容易制造,而且,在复合体内被吸收了的光能高效率地进行能 量变换,不过,因为是膜厚为数nm的单分子膜,所以入射的光的吸收 效率极低。为了谋求高效率化,作为具备光化学复合体的基体,目前正在研 究使用在表面上具有电场增强效果的微细构造体的光能移动元件。在 专利文献3中披露了在堆积金纳米微粒子而成的电极所构成的微细构 造体上形成了光化学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细构造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在基材表面上开口的许多微细孔的电介质基材;以及 由填充在该电介质基材的1个以上的上述微细孔中的填充部和在该填充部上面从上述基材表面突出而形成的,具有比该填充部的直径大,而且能感应局部等离子体振子的大小的直径的突出部构成的多个微细金属体,上述多个微细金属体包含其中填充了上述填充部的上述微细孔的数互相不同的多个上述微细金属体。
【技术特征摘要】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