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7166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对各像素施加同样大小的数据电流时,可以减小各像素间的亮度差的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包括:阳极层、阴极层、多个像素以及阴极线。阳极层布置在第一方向上。阴极层布置在第二方向上。像素形成在阳极层与阴极层的交叉区上。阴极线连接到阴极层。在此,在一个阴极层上,至少对应于靠近对应于该阴极层的阴极线的第一像素之外各像素的部分之间的一个电阻的阻值小于对应于第一像素的部分与对应于靠近第一像素的像素的部分之间的电阻的阻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装置,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这样一种发光装置,在对各像素施加同样大小的数据电流时,可以减小各像素间的亮度差。
技术介绍
在对发光装置施加预定电流或者电压时,发光装置发出某一波长的光,而且特别是,有机场致发光装置是自发光装置。图1是示出常规发光装置的平面图。在图1中,发光装置包括阳极层100、阴极层102、像素104、壁106、阳极线108、阴极线110A和110B以及驱动器112。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多个阳极层100。在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布置多个阴极层102。在阳极层100和阴极层102的交叉区上,形成像素104。壁106由绝缘材料构成,而且布置在多个阴极层102之间,用于电分离各阴极层102。阳极线108连接到阳极层100。阴极线110A和110B连接到阴极层102。驱动器112与线路108、110A和110B的末端组合在一起,如图1所示,而且它包括驱动电路114。该驱动电路114驱动像素104。图2A是示出图1所示发光装置的电路系统的示意图。图2B和图2C是示出用于驱动图2A所示发光装置的处理过程的示意图。在图2A中,发光装置包括像素E11至E64和驱动器112。驱动器112包括控制器200、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02、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04以及数据驱动电路206。在此,数据线D1至D6对应于多个阳极层100和多个阳极线108,而扫描线S1至S4对应于多个阴极层102和多条阴极线110A和110B。利用从外部设备(未示出)输入的显示数据,控制器200控制扫描驱动电路202和204以及数据驱动电路206。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02将第一扫描信号传送到扫描线S1至S4中的某些扫描线,例如,S1和S3。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04将第二扫描信号传送到其他扫描线S2和S4。因此,扫描线S1至S4顺序接地,如下所述。数据驱动电路206具有多个电流源CS1至CS6,而且将对应于显示数据、从电流源CS1至CS6输出的数据电流送到数据线D1至D6。因此,像素E11至E64发光。此后,将参考图2A至图2C说明驱动发光装置的处理过程。首先,如图2B所示,扫描线S1至S4的第一扫描线S1接地,而其他扫描线S2至S4连接到电压为V1的非发光源,其中电压V1与发光装置的驱动电压Vc具有相同的幅值。然后,将对应于第一显示数据的数据电流I11至I61送到数据线D1至D6。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数据线D1至D6、像素E11至E61以及第一扫描线S1,该数据电流I11至I61传送到地。因此,与第一扫描线S1有关的像素E11至E61发光。然后,如图2C所示,第二扫描线S2接地,而其他扫描线S1、S3和S4连接到非发光源。随后,将在第一显示数据输入到控制器200之后,对应于输入到控制器200的第二显示数据的数据电流I12至I62送到数据线D1至D6。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数据线D1至D6、像素E12至E62以及第二扫描线S2,该数据电流I12至I62传送到地。因此,对应于第二扫描线S2的像素E12至E62发光。利用上述方法,对应于第三扫描线S3的像素E13至E63发光,然后,对应于第四扫描线S4的像素E14至E64发光。随后,以扫描线S1至S4为单位,重复在像素E11至E64内发光的上述处理过程。此后,通过像素E11与E12之间的亮度差异,详细说明驱动像素E11至E64的处理过程。首先,说明每个像素E11至E64与地之间的电阻。如图1所示,在整个区域上,每个阴极层102均具有恒定宽度。因此,在一个阴极层上,像素E11至E64之间的电阻具有相同的阻值。因此,像素E11与地之间的电阻是Rs,像素E21与地之间的电阻是Rs+Rp,像素E31与地之间的电阻是Rs+2Rp。此外,像素E41与地之间的电阻是Rs+3Rp,像素E51与地之间的电阻是Rs+4Rp,像素E61与地之间的电阻是Rs+5Rp。此后,假定将具有同样大小的数据电流I11至I61送到数据线D1至D6,以使像素E11至E61具有同样的亮度。通过相应像素E11至E61和第一扫描线S1,数据电流I11至I61传送到地。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数据电流I11至I61具有同样的大小,所以像素E11至E61的阴极电压VC11至VC61与相应像素和地之间的电阻成正比。因此,阴极电压从高到低依次为VC61、VC51、VC41、VC31、VC21和VC11。在此,像素E11至E61的亮度受像素E11至E61的阴极电压VC11至VC61的影响。通常,在将同样大小的数据电流送到像素E11至E61时,阴极电压VC11至VC61越高,则像素的亮度越低。因此,在将同样大小的数据电流送到像素E11至E61时,与对应于像素E11至E61的各电阻中的最小电阻的像素E11发出最高亮度的光。然而,与各电阻中的最高电阻有关的像素E61发出最低亮度的光。总之,在将同样大小的数据电流I11至I61送到像素E11至E61时,利用每个像素E11至E61与地之间的电阻,控制像素E11至E61的亮度。在图2C中,像素E12与地之间的电阻是Rs+5Rp。因此,对应于第二扫描线S2的像素E12至E62中的像素E12发出最低亮度的光。下面将像素E11与E12进行比较。像素E11与地之间的电阻是Rs,但是像素E12与地之间的电阻是Rs+5Rp。因此,在预置像素E11至E12,以具有相同亮度时,即,将相同大小的数据电流I11至I12送到像素E11至E61时,与像素E12相比,像素E11发出亮度较高的光。在这种情况下,像素E12靠近像素E11,因此,用户觉察到像素E11和E12的亮度差。总之,在该发光装置上,尽管预置各像素,以具有同样的亮度,但是在像素之间仍存在亮度差。此外,用户可以觉察到像素E11至E12之间的亮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提供一种减小了像素之间的亮度差的发光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发光装置包括阳极层、阴极层、像素以及阴极线。阳极层以第一方向布置。阴极层以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布置。像素形成在阳极层与阴极层的交叉区上。阴极线连接到阴极层。在此,在一个阴极层上,至少对应于靠近对应于该阴极层的阴极线的第一像素之外各像素的部分之间的一个电阻的阻值小于对应于第一像素的部分与对应于靠近第一像素的像素的部分之间的电阻的阻值。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发光装置包括阳极层、阴极层以及像素。阳极层以第一方向布置。阴极层以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布置。像素形成在各阳极层中的一个阳极层与一个阴极层的第一交叉区以及其他阳极层与该阴极层的第二交叉区上。在此,至少第二交叉区之一比第一交叉区宽。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改变阴极层的宽度,以减小对应于阴极层的像素之间的亮度差,因此,用户觉察不到像素的亮度差。附图说明在结合附图进行研究时,根据下面所做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显而易见。图1是示出常规发光装置的平面图;图2A是示出图1所示发光装置的电路系统的示意图;图2B和图2C是示出用于驱动图2A所示发光装置的处理过程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平面图;图4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沿图3中的线I-I’取的发光装置的剖视图;图4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沿图3中的线II-II’取的发光装置的剖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装置,包括:阳极层,布置在第一方向上;阴极层,布置在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多个像素,形成在阳极层与阴极层的交叉区上;以及阴极线,连接到阴极层,其中在一个阴极层上,至少对应于靠近对应于阴极 层的阴极线的第一像素之外各像素的各部分之间的一个电阻小于对应于第一像素的部分与对应于靠近第一像素的像素的部分之间的电阻。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度完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