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作为不需要背照灯等的自发光元件,近年来,作为具备了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EL元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有机EL装置)受到关注。 有机EL元件是在对置的阳极和阴极之间具备有机功能层、即发光层而构 成的元件。关于该有机功能层,提出如果使用液滴喷吐法,能够在需要的 位置上以规定量配置该有机功能层的形成材料,所以使用可以适用液滴喷 吐法的高分子材料形成有机功能层。例如,专利文献l中公开了通过预先 使用隔壁包围应该形成有机功能层的像素区域,并在该隔壁内配置上述高 分子材料而形成有机功能层。不过,在含有有机EL装置的电光学装置领域中,改善对氧或水分等 的耐久性也成为重要的课题。因此,为了防止这种氧或水分等的浸入,在 有机EL装置中,采用的构成是当在基板上形成有机EL装置之后,使用 外壳(密封罐等)或密封膜将有机EL元件与空气隔绝。此时,覆盖隔壁并成为阴极的导电膜通常形成平面密贴状,在该阴极 中,在构成隔壁的构件上(即显示区域上)所形成的部分、和在显示区域 之外大致密贴状的区域所成膜的部分,其膜应力不同。为此,有可能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在基片上包括:多个第1电极、具有与所述第1电极的形成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开口部的隔壁结构体、配置在所述开口部上的有机功能层、第2电极、覆盖所述第2电极的密封膜或密封构件,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隔壁结构体的外周端的至少 一部分排列多个岛形构件, 所述多个岛形构件由与所述隔壁结构体相同的树脂材料构成, 所述第2电极覆盖所述多个岛形构件、所述隔壁结构体以及所述有机功能层。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2-18 2004-041465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在基片上包括多个第1电极、具有与所述第1电极的形成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开口部的隔壁结构体、配置在所述开口部上的有机功能层、第2电极、覆盖所述第2电极的密封膜或密封构件,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隔壁结构体的外周端的至少一部分排列多个岛形构件,所述多个岛形构件由与所述隔壁结构体相同的树脂材料构成,所述第2电极覆盖所述多个岛形构件、所述隔壁结构体以及所述有机功能层。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岛形构件环绕所述隔壁结构体而配置。3、 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壁结构体俯视大致呈矩形,所述岛形构件沿着所述隔壁结构体的相对面的2个边缘端部而配置。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下神耕造,野泽陵一,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