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及用于车辆用座椅的头枕支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542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座椅及用于车辆用座椅的头枕支承装置。车辆用座椅具备座椅靠背框架。车辆用座椅具备配置于座椅靠背框架的内部的悬挂垫。车辆用座椅具备将悬挂垫弹性支承于座椅靠背框架的连结构件。车辆用座椅具备配置于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的衬套。车辆用座椅具备插入于衬套的中空的支柱,该支柱从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向上方突出。车辆用座椅具备固定于支柱的上端的头枕。连结构件的上端从插入于衬套内的支柱的下端插入于支柱内。内的支柱的下端插入于支柱内。内的支柱的下端插入于支柱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座椅及用于车辆用座椅的头枕支承装置


[0001]本公开所公开的技术涉及车辆用座椅及用于车辆用座椅的头枕支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车辆用座椅中,已知有通过在产生车辆后方碰撞时使头枕向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移动来支承乘员的头部的结构。在日本特开2012

11882中,公开了具备使头枕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可动机构和驱动该可动机构的马达的车辆用座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日本特开2012

11882的座椅中,需要马达、可动机构、各种传感器等许多部件,成为复杂的结构。有可能导致成本上升、重量增加。
[0004]本公开提供能够利用简易的构造而在产生车辆后方碰撞时使头枕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移动的车辆用座椅。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的车辆用座椅具备座椅靠背框架。所述车辆用座椅具备配置于座椅靠背框架的内部的悬挂垫。所述车辆用座椅具备构成为将悬挂垫弹性支承于座椅靠背框架的连结构件。所述车辆用座椅具备构成为配置于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的衬套。所述车辆用座椅具备插入于衬套的中空的支柱,所述支柱构成为从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向上方突出。所述车辆用座椅具备固定于支柱的上端的头枕。连结构件的上端从插入于衬套内的支柱的下端插入于支柱内。
[0006]在上述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中,在产生车辆后方碰撞时,乘员的身体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移动,身体向悬挂垫强烈地沉入。随着悬挂垫向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移动,连结构件也向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移动,因此,支柱的下部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移动。因而,支柱的上部向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移动。能够利用简易的构造而在产生车辆后方碰撞时使头枕向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移动。
[0007]在所述车辆用座椅中,可以是,在衬套的内表面与支柱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车辆前后方向的间隙。可以是,在衬套的上侧区域,还设置对支柱向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侧施力的弹簧构件。在上述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中,通过在衬套内表面与支柱外表面之间存在车辆前后方向的间隙,能够确保头枕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可动范围。另外,通过利用弹簧构件对支柱向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侧施力,能够使头枕静止。换言之,能够将头枕保持于预定的位置。能够防止通常使用时的松动的产生。
[0008]在所述车辆用座椅中,可以是,弹簧构件是与衬套一体形成的薄板弹簧。可以是,在衬套设置有沿着薄板弹簧的轮廓的缝隙。在上述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中,能够使用衬套的一部分来设置弹簧构件。能够削减部件件数。
[0009]在所述车辆用座椅中,可以是,连结构件具备插入于支柱内的第1区域。可以是,连结构件具备将第1区域的下端与悬挂垫连接的第2区域。可以是,第2区域的弯曲刚性比第1区域的弯曲刚性低。在上述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中,可以是,利用第1区域构成将悬挂垫的移
动向支柱传递的连杆机构。换言之,可以是,第1区域将悬挂垫的移动向支柱传递。通过利用第2区域将悬挂垫弹性支承于座椅靠背框架,能够对车辆用座椅赋予缓冲性。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案涉及用于车辆用座椅的头枕支承装置。车辆用座椅具备悬挂垫、座椅靠背框架及头枕。所述的头枕支承装置具备:连结构件,构成为将悬挂垫弹性支承于座椅靠背框架;衬套,构成为配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及中空的支柱,插入于所述衬套,所述支柱构成为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向上方突出,并且,所述支柱构成为在所述支柱的上端固定有所述头枕。所述连结构件的上端从插入于所述衬套内的所述支柱的下端插入于所述支柱内。
[0011]本公开所公开的技术的详细内容和进一步的改良在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0012]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上和工业上的意义,在这些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要素,并且其中:
[0013]图1是座椅1的立体图。
[0014]图2是座椅1的立体图。
[0015]图3是说明通常就座时的动作的剖视图。
[0016]图4是金属衬套15的放大立体图。
[0017]图5是金属衬套15的放大立体图。
[0018]图6是说明产生车辆后方碰撞时的动作的剖视图。
[0019]图7是关联技术的座椅100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座椅1的构造)
[0021]图1中,示出从斜前方观察座椅1而得到的立体图。图2中,示出从斜后方观察座椅1而得到的立体图。在图1及图2中,将座椅框架10等内部构造以容易理解的方式示出,省略了缓冲垫等的表皮构造的图示。在图1及图2中,坐标系的“Front”表示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方向,坐标系的“Up”表示车辆上方方向,坐标系的“Left”表示车宽的左侧方向。在以后的图中也是同样的。图3是图1的截面CS处的剖视图。截面CS是通过向金属衬套15插入的支柱21的中心轴、并与Left轴垂直的面。图3示出通常就座时。
[0022]座椅1具备座椅框架10、悬挂垫13、连结构件14、金属衬套15、树脂衬套16、支柱21、头枕22。座椅框架10是作为座椅靠背的骨架的构件。座椅框架10具备侧框架11和上侧横框架12。侧框架11是左右的骨架。上侧横框架12是将侧框架11的上端部互相连接的骨架。
[0023]金属衬套15在上侧横框架12呈左右一对地配置。金属衬套15是具有矩形的截面形状的、金属的筒状构件。如图3所示,在金属衬套15内,插入有树脂衬套16。树脂衬套16是用于使支柱21在金属衬套15内的滑动顺利、固定支柱21的上下方向的位置的构件。
[0024]在树脂衬套16内插入有支柱21。换言之,支柱21隔着树脂衬套16插入于金属衬套15内。支柱21是截面圆形的中空的管。支柱21从上侧横框架12向车辆上方突出。在支柱21的上端固定有头枕22。在本实施例中,头枕22是与支柱21一体的部件。
[0025]树脂衬套16的内表面与支柱21的外表面无间隙地接触。另一方面,在金属衬套15的内表面与树脂衬套16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换言之,在金属衬套15的内表面与支柱21的外表面之间,经由树脂衬套16而设置有车辆前后方向的间隙。通过在金属衬套15的内表面与支柱21的外表面之间存在车辆前后方向的间隙,能够确保头枕2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可动范围。
[0026]在图4及图5中,示出金属衬套15的放大立体图。图4是从斜前方观察到的图,图5是从斜后方观察到的图。如图4所示,在金属衬套15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侧的上部设置有板簧15U。也可以使用板簧15U以外的薄板弹簧。具体而言,沿着板簧15U的轮廓的缝隙SL1形成于金属衬套15。并且,利用缝隙SL1而形成的自由端15E1位于金属衬套15的内部,以向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侧倾斜的方式被弯曲加工。另外,如图5所示,在金属衬套15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侧的下部设置有板簧15L。具体而言,利用缝隙SL2而形成的自由端15E2以向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侧倾斜的方式被弯曲加工。由此,能够使用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具备:座椅靠背框架;悬挂垫,配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内部;连结构件,构成为将所述悬挂垫弹性支承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衬套,构成为配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中空的支柱,插入于所述衬套,所述支柱构成为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向上方突出;及头枕,固定于所述支柱的上端,其中,所述连结构件的上端从插入于所述衬套内的所述支柱的下端插入于所述支柱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衬套的内表面与所述支柱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车辆前后方向的间隙;并且,在所述衬套的上侧区域,设置有对所述支柱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侧施力的弹簧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构件是与所述衬套一体形成的薄板弹簧;并且,在所述衬套设置有沿着所述薄板弹簧的轮廓的缝隙。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构件具备插入于所述支柱内的第1区域,和将所述第1区域的下端与所述悬挂垫连接的第2区域;并且,所述第2区域的弯曲刚性比所述第1区域的弯曲刚性低。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在后方碰撞时所述第1区域将所述悬挂垫的移动向所述支柱传递。6.一种用于车辆用座椅的头枕支承装置,所述车辆用座椅具备悬挂垫、座椅靠背框架及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冈丰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斯巴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