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接触车门的功能化窗玻璃的方法以及车门技术

技术编号:3235247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接触车门的功能化窗玻璃的方法以及车门。车门具有玻璃通道(19),使窗玻璃(1)经由玻璃通道引入到车门(2)中并且与窗升降器(5)的至少一个的轨道滑块(11、12)机械耦合,其中,将具有布置在该窗玻璃上的第一接触联接部(15)的窗玻璃(1)保持在玻璃通道(19)之外的装配定位中,其中,将尤其是具有多余长度的在车门(2)中提供的第二接触联接部(3)经由玻璃通道(19)带到装配定位中并且建立与窗侧的第一接触联接部(15)的电连接,并且其中,将窗玻璃(1)与已连接的接触联接部(3、15)一起经由玻璃通道(19)引导到车门(2)中并且与窗升降器(5)机械耦合。窗升降器(5)机械耦合。窗升降器(5)机械耦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接触车门的功能化窗玻璃的方法以及车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联接接触机动车的车门的功能化窗玻璃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车门,尤其是具有窗升降器的车门。

技术介绍

[0002]车门的门体通常具有门骨架结构,该门骨架结构具有门框和形成车门的门外皮的门外板材以及与门框或门模块连接的车辆内侧的门内饰板。在门内饰板与门外板材之间构造有门内部空间作为装配空间,在其中布置有车门的功能部件,如窗升降器、门锁、安全气囊、扬声器等。.
[0003]为了在车门中装配功能部件可能的是,将这些功能部件预装配在也被称为门模块载体或机组载体的承载板上。配备有功能部件的承载板作为预装配的结构组件或门模块被放置到门框内的相应的装配开口上,以便覆盖该装配开口,尤其是以便实现对车门实现湿/干空间分隔。尤其地,在干空间中容纳有功能部件的电子器件,其中,在湿空间中尤其整合有机械部件。因此,总体需要的构件较少,出错可能性降低,并且使得对各个电子功能元件的密封变得多余。此外,门模块或承载板防止受潮并屏蔽车辆内部也免受灰尘和外部噪音的侵入。附加地,这种门结构提供了共振空间,其改善了被整合的扬声器的声学效果。
[0004]能运动的车窗玻璃如今通常通过作为(车辆)窗升降器的电或电动运行的调节设备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这种在侧窗玻璃的情况下典型地安装在相应的车门中的窗升降器通常包括至少一个能运动的或能调节的轨道滑块,轨道滑块作为窗玻璃的连接点具有携动件功能。
[0005]在装配车门的过程中,将窗玻璃与窗升降器或与轨道滑块(机械)耦合。为此,将轨道滑块运动到门骨架结构的玻璃通道(门护栏缝隙)下方的上部装配位置中,并且将窗玻璃从上方引导通过玻璃通道,以及在此时与门内部空间中的(即装配空间之内的)轨道滑块机械耦合、例如卡锁或夹持。
[0006]除了传统的窗玻璃之外,在车门中还越来越多地装入了所谓的功能化的或电气化的窗玻璃。在此和下文中,功能化的窗玻璃尤其被理解为能电切换或可控的(机动车辆)玻璃化物,即具有能电切换或可(驱)控的功能层的(尤其是电透明的(elektrotransparent)、能加热或能发光的层的)窗玻璃。换言之,给窗玻璃设置有尤其是光学的和/或热的功能层,其功能能借助电控制信号来影响、改变、切换或控制。
[0007]为了驱控这种功能化的窗玻璃,这些窗玻璃必须与能源和/或作为电子器件的控制装置(控制器)耦合,以用于传输控制信号。尤其是在机动车辆的能运动或能调节的窗玻璃,例如侧窗玻璃或滑动天窗的情况下,窗玻璃和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连接与结构上和装配技术上的耗费相关联。
[0008]尤其地,电接触通常需要很大的耗费才能实现,这是因为门模块电子器件的接触部位布置在闭合的门内部空间(装配空间)之内。门模块和窗玻璃装入到门骨架结构中后,门模块与功能化的窗玻璃之间的电转移部位或接触部位将在视野中不再可触及,从而使得
在装入窗玻璃时将不利地难于进行接触。这导致,在批量应用中仅能实现永久性安装玻璃的、功能化的窗玻璃,即没有窗升降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说明一种合适的用于接触车门的功能化的窗玻璃的方法。此外,应说明一种车门,在该车门中,功能化的窗玻璃也能以合适的方式电接触。
[0010]关于方法,该任务根据本专利技术利用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解决,并且关于车门利用权利要求5的特征来解决。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0011]该方法被设置成用于联接接触车门中的功能化的窗玻璃,该车门在门内部空间中具有门模块和窗升降器以及玻璃通道,使窗玻璃(典型地从上方)经由该玻璃通道引入到车门中或其门内部空间中,并与以能在窗升降器的导轨上移动运动的方式引导的至少一个轨道滑块机械耦合。
[0012]在装配功能化的窗玻璃的过程中,将具有布置在其上的第一接触联接部的该功能化的窗玻璃保持在玻璃通道之外的装配定位中或带入装配定位中。将设置在门模块上或至少一个轨道滑块上的第二接触联接部从车门或从车门的门内部空间经由玻璃通道带到装配定位中,其中,建立第二接触联接部与窗侧的第一接触联接部之间的电连接。随后,将窗玻璃连同已连接的、电接触的接触联接部经由玻璃通道引导到车门中或车门的门内部空间中并且与窗升降器机械耦合。
[0013]玻璃侧的第一接触联接部优选设置在玻璃下棱边处,该玻璃下棱边即使当窗玻璃已经移动到关闭位置中并因此很大程度上从门内部空间移出时也始终位于门内部空间中。玻璃侧的第一接触联接部以适当的方式实施为插塞式或卡夹式触头。优选地,在玻璃下棱边上还设置有玻璃适配器,其承载玻璃侧的第一接触联接部。
[0014]设置在门模块或轨道滑块上的模块侧或滑块侧的第二接触联接部以适当的方式是电插塞器,该电插塞器具有与第一接触联接部的触头相对应的插塞式触头和线路区段或线路区段,插塞器装配在该线路区段或线缆区段的端部处。该线路区段或线缆区段形成了模块或滑块侧的第二接触联接部的多余长度。因此,模块或滑块侧的第二接触联接部被实施得过长,也就是说,它提供了多余长度,该多余长度在两个接触联接部建立起接触联接时原则上就不需要了。在接触联接之前,将具有其多余长度的(模块或滑块侧的)第二接触联接部适宜地以能松开的方式并因此以能移除的方式保持在车门之内或门内部空间中的准备定位中。
[0015]在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将提供有多余长度的(模块或滑块侧的)第二接触联接部和在此布置在引导构件中或其上的、装配有插塞器的联接线路从设置在车门中的准备定位移位到玻璃通道之外的装配定位中。在此,根据变型方案,第二接触联接部的作为多余长度提供的联接线路可以布置在杆上,该杆以能转动运动的方式支承在车门中,优选支承在门模块上,该杆与第二接触联接部一起枢转到玻璃通道之外的装配定位中。
[0016]根据另外的变型方案,在提供定位中,可以将第二接触联接部的作为多余长度提供的联接线路作为回线来铺设,该回线在带动第二接触联接部时移位到玻璃通道之外的装配定位中。在此,联接线路可以布置在软管状或管状的柔性的引导元件中,该引导元件尤其被限定地作为非闭合的回线铺设或布置在车门内或其车门的门内部空间中。
[0017]在将第二接触联接部从门内部空间经由玻璃通道带到装配定位中以用于与玻璃侧的第一接触联接部联接连接时,柔性的引导元件以及在其中引导的联接线路的回线形状被取消,并且建立起第二接触联接部与窗侧的第一接触联接部的联接端连接。随后,将车窗包括在其上所建立的两个接触联接部的电连接部在内引入到车门中或门内部空间中,并且建立起窗玻璃与窗升降器的一个或每个轨道滑块的机械连接(耦合)。
[0018]在将车窗玻璃引入到车门中时,以多余长度存在的联接线路或其中引导有联接线路的引导元件优选自动地返回到提供定位中、尤其是在此情况下多余长度形成回线。还可以设置有例如能手动操纵或被操纵的调节或卷绕机构,以便将多余长度再次安置或铺设在门内部空间中。联接线路的多余长度和引导元件随后提供了在窗玻璃移动到关闭位置时所必需的线路长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联接接触车门(2)中的功能化的窗玻璃(1)的方法,所述车门具有带窗升降器(5)的门模块(6)和玻璃通道(19),经由所述玻璃通道所述窗玻璃(1)被引入到所述车门(2)中并且与至少一个以能移动运动的方式在所述窗升降器(5)的导轨(10)上引导的轨道滑块(11、12)机械耦合,

其中,将具有布置在所述窗玻璃上的第一接触联接部(15)的所述窗玻璃(1)保持在所述玻璃通道(19)之外的装配定位中,

其中,将设置在所述门模块(6)处或设置在其中至少一个轨道滑块(11、12)处的第二接触联接部(3)从所述车门(2)经由所述玻璃通道(19)带到所述装配定位中并且建立与窗侧的第一接触联接部(15)的电连接,并且

其中,将所述窗玻璃(1)与已连接的接触联接部(3、15)一起经由所述玻璃通道(19)引导到所述车门(2)中并且与所述窗升降器(5)机械耦合。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接触联接部(3)的作为多余长度提供的并且布置在引导构件(22)中或引导构件(22)处的联接线路(17)从设置在所述车门(2)中的准备定位移位到所述玻璃通道(19)之外的装配定位中。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接触联接部(3)的作为多余长度提供的联接线路(17)布置在以能转动运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车门(2)中的杆(24)上,所述杆与所述第二接触联接部(3)一起枢转到所述玻璃通道(19)之外的装配定位中。4.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准备定位中将所述第二接触联接部(3)的作为多余长度提供的联接线路(17)作为回线(18、23)来铺设,所述回线在所述第二接触联接部(3)被带到装配定位中时移位到所述玻璃通道(19)之外并且在所述窗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烈
申请(专利权)人:博泽班贝格汽车零部件欧洲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