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氮化镓基板及单晶氮化镓长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4828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晶氮化镓基板和单晶氮化镓长晶方法,单晶氮化镓基板具有表面、背面和厚度,具有晶体缺陷集合区H、低缺陷单晶区Z和C面生长区Y,具有HZYZ构造;所述晶体缺陷集合区H直线状伸展,贯通表背面,有宽,在宽度方向两侧具有交界线K、K,让变位集合在内部;所述低缺陷单晶区Z直线状伸展,贯通表背面,通过交界线K与晶体缺陷集合区H相接,有宽,变位密度比晶体缺陷集合区H低;所述C面生长区Y位于低缺陷单晶区Z的大致中央,直线状伸展,贯通表背面,有宽,变位密度比晶体缺陷集合区H低,电阻率比低缺陷单晶区Z低高,C面生长区Y的宽度并非一定而具有随机偏差,在厚度方向以及与面平行的方向上歪歪扭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以当作第ni—v族氮化物类半导体构成的发光二极管(LED)以及半导体激光装置(LD)等发光元件的基板使用的单晶氮化镓 (GaN)基板、构成单晶氮化镓基板制造基础的氮化镓的生长方法、以及 单晶氮化镓基板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采用氮化物类半导体的发光半导体装置业已实际使用,具代表性的有 蓝色LED。以往,采用DHW类半导体的发光半导体装置几乎都是用绝缘 性蓝宝石。蓝宝石非常坚固,是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都稳定的基板材料。 具有可以在其上进行取向生长氮化镓晶体的优点。另一方面,蓝宝石没有缺劈开性、是绝缘体,存在同取向生长膜即氮 化镓的晶格差大的问题。蓝宝石虽属三方晶系,但没有3次对称性和3次 反转对称性,对称性低,故不具劈开性。因此,使用蓝宝石基板会带来一些问题。在制造发光二极管(LED) 的切割(didng)工序中,由于不具劈开性,所以收获率低,成本高。另外,在半导体激光装置方面,难于利用劈开性制成良好的反射面(共 振器),存在激光特性等质量上的问题。另外,蓝宝石属绝缘性基板,不能象普通LED那样在装置上下两面 形成电极。从工序上看,在制造半导体装置时必须要通过蚀刻在同一平面 上露出下层的表面。另外,在蚀刻后还要在横向生长电流流通的较厚的导电层,这招致工序数与工时增大、成本提高。还有,因为要在同一平面上两处形成电极,所以芯片面积要大。这也 造成成本增大。并且,采用蓝宝石基板时,由于GaN和基板之间晶格常数不匹配, 所以存在取向生长层中出现过多变位的问题。据说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蓝宝 石基板的半导体装置中的GaN取向生长层中有多达109cm—2左右的变位。另外,采用比蓝宝石的间晶格常数差异小的SiO基板时,情况也差不多。蓝宝石基板上生长的GaN薄膜的高变位密度,对于电流密度低的LED 来说问题不大。但是就电流密度高的半导体激光装置而言,缺陷会因大电 流而增加,而高密度缺陷会缩短半导体激光装置寿命。从上述几点来看,最理想的基板是氮化镓(GaN)单晶基板。如果能 够制造出高质量GaN基板的话,就可以解决晶格常数不匹配问题。氮化镓对称性好,其{1-100}面具有很强的劈开性。可以利用自然劈 开形成共振器,将会大大提高激光装置反射面质量。还有,其同蓝宝石不同,可以通过掺杂很容易地得到导电性基板。因此,可以不是只在同一平面而是在上下两面形成电极。可以缩小晶格常数 差,实现低成本化。但是,GaN单晶制造难。迄今,几乎不可能制造出可以当作基板使用 的具实用水平大小的高质量的晶体。另外,虽然在超高压下的液相和固相的平衡状态下可以合成极小的 GaN单晶,但是不具使用价值。因为这难以实现基板大型化,商品化较难。对此,曾提出通过气相生长法在不同基板上生成较厚的GaN,然后除 去基板得到GaN基板。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了利用所谓横行生长法(Epitaxial Lateral Overgrowth, 取向横行超越生长)的专利技术,这是通过带窗的掩模让GaN气相生长即横 行生长,可以减少晶体缺陷密度。(特愿平10-9008号)。具体来说,该方法是这样的在GaAs基板上形成条纹(stripe)或圆 形的掩模,在其上让GaN横行生长,之后, 一除掉GaAs基板就可以得到 GaN基板。又,本专利技术人还提出了批量生产GaN基板的方法,即,在GaN基板 上再生长GaN,以制成坯料(ingot),从坯料切割出GaN基板(特愿平 10-102546号)。利用这些新方法,初次可以实现GaN单晶基板的商品化。 但是,所制成的GaN单晶基板本身质量不高的话,就得不到良好的 半导体装置。尤其是,作为批量生产的基板,要求晶体质量优异,即在广范围内变 位密度低。为了得到高质量的氮化镓基板,本专利技术人等提出了有关降低基板本身 变位密度的方法(特幵2001-102307号)。而本专利技术是涉及对该降低变位 密度方法的改进。上述降低变位密度方法是这样的具有三维凹凸结构,形成凹凸面 (facet面)构成的逆六棱锥型坑, 一边维持这些凹凸结构不被埋上一边长 晶,据此将变位集合于一处而减少变位。该三维凹凸结构也可以是凹凸面构成的逆12锥型坑。具代表性的面 有{11-22}、{1-101}等。图1示意了本专利技术人的在先申请(特开2000-102307 号)的GaN长晶方法。在此只给出了GaN晶体的一小部分。在基板(图 中省略)上以气相生长法(HVPE法、MOCVD法、MOC法及升华法) 沿c轴方向生长GaN薄膜。在此是c轴方向生长而不是象以往的GaN气 相生长那样进行C面生长。以往的C面生长法是一边维持如同镜面一样光滑的C面一边让薄膜 取向生长,变位密度甚至会达到10WcmJ左右,无法作半导体装置的基板。 而本专利技术人的在先申请是一崭新的方法积极地形成凹凸面,并且不埋它, 而是对凹凸面加以维持,以减少变位。GaN晶体2表面生成了一些逆六棱锥型坑4。图l只示出了一部分。 坑4的倾斜的6面是低指数的凹凸面6 (晶体学意义的面),是{11-22} 或{1-101}面。坑4边上的平坦面7是C面生长(见纵向箭头)的部分。 但是,作为倾斜面集合的坑4,由于生长方向是法线(面的垂线)方向, 所以变位随着生长而向棱线8移动。一集结于棱线8,变位顺棱线8滑入坑底而集中。实际上变位是不下移的,只不过坑、棱线、底却随着生长而上升。所以描述成相对下移。实 际上可以说变位在生长的同时平行于C面而朝坑底方向传播的。这样一 来,在坑内的变位最终将集中于坑底,故此坑内变位减少。有时,如图1 (b)所示,随着凹凸生长的进行,会接着棱线8产生变 位集合即面状缺陷10。这是对应于晶体的对称性而相互间成60。夹角的6 个面状缺陷10。面状缺陷10的中心交叉点构成变位高密度集中的线状变 位集合缺陷部11。理想的情况是,原来在坑内的变位都被收集到线状缺陷 11和面状缺陷10上。这样一来其他部位的变位就会变得非常低。象这样 来制成低变位GaN单晶正是上述本专利技术人的在先申请的要点。其结果,终将集中于己于凹凸面构成的坑的中央处。靠这一机制,被 凹凸面扫过的区域上的变位全部集合于坑中央处,该区域的变位密度将大 大降低。然而,这种以偶然自发方式生成凹凸面构成的坑、并一边维持凹凸(不 埋上) 一边长晶体、以让变位集中于坑中央底部的新方法(特开 2001-102307)仍然存在着问题。根据该方法,变位的确是集中了,但问题是不完全集中于一点。譬如, 假设形成的是直径100ym的坑,有的地方,变位集中于坑中央的仅数P m的范围内。但是、存在部位上的差异,譬如,有时变位脱离开集合部, 在譬如50um左右的范围内存在有零乱状的中等变位密度区。参照图3对此作以描述。图3(1)示意的状态是通过在c轴方向生 长,凹凸向内倾斜推迸,在凹凸16构成的坑14的底集中了线状变位束15。 这种形态就可以了。但是,如图3 (2)所示,变位一时集中于坑底后又散 开、向坑内扩展。在此,将这种扩展称零乱状的变位扩散。当为了扩大良好区面积而在生长时加大凹凸面构成的坑的口径时,该 零乱状的变位集合部面积有增大趋势。可以说这是由于随着集合来的变位 增多从集合部脱离的变位当然也增多。可以说,变位从变位群所在的坑中央脱离的现象起因于众多变位集中 之际变位之间的排斥力。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晶氮化镓基板,其特征在于,具有表面、背面和厚度,具有晶体缺陷集合区H、低缺陷单晶区Z和C面生长区Y,具有HZYZ构造;所述晶体缺陷集合区H直线状伸展,贯通表背面,有宽,在宽度方向两侧具有交界线K、K,让变位集合在内部;所述低缺陷单晶区Z直线状伸展,贯通表背面,通过交界线K与晶体缺陷集合区H相接,有宽,变位密度比晶体缺陷集合区H低;所述C面生长区Y位于低缺陷单晶区Z的大致中央,直线状伸展,贯通表背面,有宽,变位密度比晶体缺陷集合区H低,电阻率比低缺陷单晶区Z低高,C面生长区Y的宽度并非一定而具有随机偏差,在厚度方向以及与面平行的方向上歪歪扭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元木健作弘田龙冈久拓司中畑成二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