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安全警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430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警示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安全警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这种车用安全警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装设于车辆上的安装盒、至少一个安装于安装盒上的预警雷达模块、至少一个安装于安装盒上的灯光警示模块、高分贝声音警报模块和显示模块;显示模块设于车辆内部,灯光警示模块设于安装盒朝外一侧,高分贝声音警报模块设于安装盒朝外一侧;预警雷达模块、灯光警示模块、高分贝声音警报模块和显示模块均由中控模块控制;预警雷达模块适于感测车辆前端的物体。这种车用安全警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具有能够得知行人与车辆的距离,并且可以直观的得知,从而做出正确判断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安全警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安全警示系统的
,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安全警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特种车是指用于各类专用罐车、各种专用机动车、厢式机动车;或车内装有固定专用仪器设备,从事专业工作的监测、消防、运钞、医疗、电视转播、雷达、X光检查等机动车。
[0003]目前车辆上主要采用车用喇叭作为提醒行人、提高驾驶安全性的工具,但是车用喇叭也有其使用的局限性:一是现有的车辆喇叭采用的发声方式主要有电磁式、电感式、动圈式、静电式和平面式,以上方式均为单声道发声,仅凭行人双耳直接听到的喇叭声判断发生源(即车辆的位置),由于车辆有可能在移动中,以及声音延迟等的原因,容易产生误判,行人可能不会马上警觉车辆的靠近而作出反应。二是喇叭音量的设计是以达到警示行人为目标,现如今的喇叭若要达到此目的,需要较大的音量,从而引起噪音污染。如何设计警示系统,使警示音在降低噪声污染的情况下提高行人的警觉性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0004]现有的专利中,公开号为CN106080378B公开的一种基于立体声技术的车用警示系统及警示方法,该警示系统包括安装于车辆外部的至少两个立体声发声装置,立体声发声装置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车用警示系统还包括微处理器和功率放大器;微处理器分别与速度传感器和转向器角度传感器相连,微处理器接收车辆行驶速度信息和转向器转角信息;微处理器还通过功率放大器与立体声发声装置相连,微处理器根据车辆速度和转向器转角信息控制立体声发声装置工作,使声像非实际车辆逼近行人,行人听到超前于车辆的声像更加警觉。
[0005]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虽然能够采用立体声警示行人,但是车辆上的驾驶员并未知道行人在车辆前方的位置,从而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安全警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车辆上的驾驶员无法得知行人的具体位置的的技术问题,达到能够得知行人与车辆的距离,并且可以直观的得知,从而做出正确判断的目的。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安全警示系统,包括:
[0008]装设于车辆上的安装盒、至少一个安装于安装盒上的预警雷达模块、至少一个安装于安装盒上的灯光警示模块、高分贝声音警报模块和显示模块;
[0009]所述显示模块设于车辆内部,所述灯光警示模块设于安装盒朝外一侧,所述高分贝声音警报模块设于安装盒朝外一侧;
[0010]所述预警雷达模块、灯光警示模块、高分贝声音警报模块和显示模块均由中控模块控制;
[0011]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所述预警雷达模块感应到物体与车辆距离;
[0012]所述预警雷达模块适于感测车辆前端的物体,当预警雷达模块检测到车辆前端的物体时,发送感应信号至中控模块,所述中控模块将感应信号转化为触发信号,以启动高分贝声音警报模块;
[0013]还包括有主动刹车模块,所述主动刹车模块由中控模块,所述主动刹车模块用于接收中控模块发出的刹车指令以对车辆进行刹车。
[0014]进一步的,所述预警雷达模块设有五段式预警区域,所述五段式预警区域包括依次远离车辆的第一感应区域、第二感应区域、第三感应区域、第四感应区域和第五感应区域,所述灯光警示模块对应五段式预警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提示灯、第二提示灯、第三提示灯、第四提示灯和第五提示灯;
[0015]第一感应区域对应第一提示灯,第二感应区域对应第二提示灯,第三感应区域对应第三提示灯,第四感应区域对应第四感应灯,第五感应区域对应第五提示灯。
[0016]进一步的,所述高分比声光警报模块对应五段式预警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蜂鸣器、第二蜂鸣器、第三蜂鸣器、第四蜂鸣器和第五蜂鸣器;
[0017]所述第一蜂鸣器对应第一感应区域,所述第二蜂鸣器对应第二感应区域,所述第三蜂鸣器对应第三感应区域,所述第四蜂鸣器对应第四感应区域,第五蜂鸣器对应第五感应区域;
[0018]所述第一蜂鸣器、第二蜂鸣器、第三蜂鸣器、第四蜂鸣器和第五蜂鸣器的分贝依次降低。
[0019]进一步的,所述灯光警示模块为LED显示屏。
[002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车用安全警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1]步骤一:启动预警雷达模块、至少一个安装于安装盒上的灯光警示模块、高分贝声音警报模块和显示模块;
[0022]步骤二:设置预警雷达模块的五段式预警区域中第一感应区域和第二感应区域为主动刹车区域,以控制主动刹车模块对车辆进行刹车;
[0023]步骤三:设置灯光警示模块上警示文字;
[0024]步骤四:通过显示模块得知预警雷达模块是否探照到物体,对车辆进行及时制动;
[0025]步骤五:通过预警雷达模块的五段式预警区域中第一感应区域和第二感应区域,对感应到的物体进行及时对车辆进行刹车;
[0026]步骤六;通过第一蜂鸣器、第二蜂鸣器、第三蜂鸣器、第四蜂鸣器和第五蜂鸣器的发出的声音高低进行判断,对行人进行多次提醒,以及提醒车辆进行刹车和/或强制刹车。
[0027]进一步的,步骤三中,当预警雷达模块未检测到车辆前端的物体时,所述灯光警示模块为长亮状态;
[0028]当预警雷达模块检测到车辆前端的物体时,所述灯光警示模块为闪烁状态。
[002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0]1、通过预警雷达模块,能够感应车辆前方物体与车辆的距离,并且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从而驾驶员能够清楚的得知物体在车辆的哪个方向,并且也能够清楚的知道物体与车辆的距离。
[0031]2、通过主动刹车模块能够在物体离车辆过近时,主动介入驾驶行为,强行刹车,从而减少车辆撞上车辆前方物体的情况。
[0032]3、通过五段式预警区域,能够通过物体与车辆之间的距离不同,从而告知驾驶员的物体位置,并且根据第一感应区域、第二感应区域、第三感应区域、第四感应区域和第五感应区域的感应范围,适时启动主动刹车模块,进行主动刹车。
[0033]4、通过第一感应区域、第二感应区域、第三感应区域、第四感应区域和第五感应区域的感应物体的远近,然后第一蜂鸣器、第二蜂鸣器、第三蜂鸣器、第四蜂鸣器和第五蜂鸣器通过发出不同声音大小的蜂鸣声音。
[003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车用安全警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车用安全警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显示模块的主视图;
[0038]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安全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设于车辆上的安装盒(1)、至少一个安装于安装盒(1)上的预警雷达模块(2)、至少一个安装于安装盒(1)上的灯光警示模块(3)、高分贝声音警报模块(4)和显示模块(5);所述显示模块(5)设于车辆内部,所述灯光警示模块(3)设于安装盒(1)朝外一侧,所述高分贝声音警报模块(4)设于安装盒(1)朝外一侧;所述预警雷达模块(2)、灯光警示模块(3)、高分贝声音警报模块(4)和显示模块(5)均由中控模块控制;所述显示模块(5)显示所述预警雷达模块(2)感应到物体与车辆距离;所述预警雷达模块(2)适于感测车辆前端的物体,当预警雷达模块(2)检测到车辆前端的物体时,发送感应信号至中控模块,所述中控模块将感应信号转化为触发信号,以启动高分贝声音警报模块(4);还包括有主动刹车模块,所述主动刹车模块由中控模块,所述主动刹车模块用于接收中控模块发出的刹车指令以对车辆进行刹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安全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雷达模块(2)设有五段式预警区域(21),所述五段式预警区域(21)包括依次远离车辆的第一感应区域(211)、第二感应区域(212)、第三感应区域(213)、第四感应区域(214)和第五感应区域(215),所述灯光警示模块(3)对应五段式预警区域(21)分别设置有第一提示灯、第二提示灯、第三提示灯、第四提示灯和第五提示灯;第一感应区域(211)对应第一提示灯,第二感应区域(212)对应第二提示灯,第三感应区域(213)对应第三提示灯,第四感应区域(214)对应第四感应灯,第五感应区域(215)对应第五提示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安全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比声光警报模块对应五段式预警区域(21)分别设置有第一蜂鸣器(41)、第二蜂鸣器(42)、第三蜂鸣器(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晓翔戴旻肖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希格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