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下车防撞预警与干预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9803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下车防撞预警与干预系统及方法,通过采集车辆后侧方图像、各个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从所述车辆后侧方图像中识别各个目标对象的类别,并将识别的各个目标对象的类别与采集的各个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进行匹配,确定各个类别的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接收乘员的开门信号,并根据所述开门信号以及各个类别的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确定是否存在碰撞风险;若存在碰撞风险,控制预警模块对驾驶员或乘客做出相应的预警提示/控制干预模块对驾驶员的开门行为做出干预。相比现有技术,可以最大化地对下车过程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警,并在风险存在时通过主动干预,可有效避免发生下车碰撞事故问题。效避免发生下车碰撞事故问题。效避免发生下车碰撞事故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下车防撞预警与干预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下车防撞预警与干预领域,尤其涉及汽车下车防撞预警与干预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汽车作为交通出行的日常工具。城市汽车数量的迅速增加极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同时也增加了交通安全的风险。在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以及行人混行的交通环境中,车辆靠边停车时,由于视野盲区问题或未注意观察前后的道路交通情况而推开车门下车时,突然推开的车门一方面容易推倒正在行走的行人或者非机动车,另一方面极易造成其他车辆或者行人与下车人或者车门面板相撞。然而,现有的车辆很少有下车防撞预警装置,能否减少下车碰撞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依靠驾驶员或者乘车人在下车前自觉观察前后方交通状况,但现实生活中受到下车习惯或者气候条件的影响,此类交通事故还是很难避免。
[0003]现有的下车防撞装置主要集中于在乘客下车时给予的提示和预警。申请号为201920199001.8的中国技术专利通过安装在车头和车尾的红外线测距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前后一定范围内的交通状况,在确保安全时由控制器通过喇叭提醒乘员下车和其他车辆行人注意避让;申请号为201610150232.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则通过在车门和B柱上安装报警器部件,当驾驶员停车开门时,车门和B柱上的传感器和报警器相互分离,控制器控制声音发射器发出报警声音,以达到提示行人避让的目的。以上做法仅仅是对乘客和周边车辆或行人进行提示和预警,在实际场景中,由于乘客迫切希望打开车门下车,这种提示预警往往来不及被对象接收,车门就已经打开,难以化解可能的碰撞风险。而且在向车外对象(其他车辆或行人)进行声音提示的做法会进一步加剧城市噪音,不利于构建文明的城市出行环境。
[0004]因此,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亟待提出一种能在下车实时监控交通状况和实行主动下车干预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汽车下车防撞预警与干预系统及方法,用于解决当前下车防撞装置仅仅是对乘客和其他车辆或行人进行提示,无法实现对下车行为的主动预警和干预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汽车下车防撞预警与干预系统,包括:
[0008]监控模块,用于采集车辆后侧方图像、各个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并将采集的车辆后侧方图像、各个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发送给中央处理模块;
[0009]中央处理模块,内置基于图像的目标识别算法,用于接收所述车辆后侧方图像、各个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并从所述车辆后侧方图像中识别各个目标对象的类别,并将识
别的各个目标对象的类别与采集的各个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进行匹配,确定各个类别的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当乘员触发车门内侧把手准备开门时,中央处理器接收车门把手触发传感器触发信号,并根据此时各个类别的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确定是否存在碰撞风险,若存在碰撞风险,发送报警信号给预警模块/干预模块;
[0010]所述预警模块用于接收并根据所述报警信号对驾驶员或乘员做出相应的预警提示;
[0011]所述干预模块用于接收并根据所述报警信号对驾驶员的开门行为做出干预。
[0012]优选的,所述监控模块包括摄像头以及激光雷达探测器;所述摄像头以及所述激光雷达探测器均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建立通信;
[0013]所述摄像头包括多个,多个摄像头分别安装在左右后视镜外边缘内侧,用于采集车辆侧后方图像,并将采集的车辆侧后方图像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模块;
[0014]所述激光雷达探测器包括多个,多个激光雷达探测器分别安装在左右后视镜外边缘内侧,用于探测车辆后侧方的目标对象的距离和速度,并将探测车辆后侧方的目标对象的距离和速度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
[0015]优选的,所述摄像头和所述激光雷达探测器通过调节固定装置安装在所述左右后视镜上,所述调节固定装置的控制端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建立通信,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还用于发送视角调节指令给所述调节固定装置的控制端,所述调节固定装置的控制端用于接收所述视角调节指令,并根据所述视角调节指令将述摄像头和所述激光雷达探测器的监测视角调节至最佳监测视角。
[0016]优选的,所述预警模块包括指示灯预警模块以及语音预警装置;所述指示灯预警模块以及语音预警装置均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建立通信;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报警信号分发给所述指示灯预警模块和所述语音预警装置;
[0017]所述指示灯预警模块安装在所述车门面板内侧,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号更改指示灯的颜色,以提示乘员下车碰撞风险;
[0018]所述语音预警装置安装在车门内,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号播放下车碰撞风险语音,以提示乘员下车碰撞风险。
[0019]优选的,所述干预模块包括:控制开关和磁吸线圈组;所述磁吸线圈组与所述控制开关通过线缆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通信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建立通信;所述磁吸线圈组包括第一磁吸线圈以及第二磁吸线圈,所述第一磁吸线圈设置在车门边缘与车体吻合处,所述第二磁吸线圈设置在关门时与所述第一磁吸线圈重叠的车体处;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发送报警信号给所述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号导通第一磁吸线圈和第二磁吸线圈,以使所述第一磁吸线圈和第二磁吸线圈吸合,使所述乘员推开车门受阻。
[0020]优选的,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显示模块建立通信,用于将所述车辆后侧方图像、各个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发送至显示模块显示。
[0021]一种汽车下车防撞预警与干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采集车辆后侧方图像、各个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
[0023]从所述车辆后侧方图像中识别各个目标对象的类别,并将识别的各个目标对象的类别与采集的各个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进行匹配,确定各个类别的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当乘员触发车门内侧把手准备开门时,中央处理器接收车门把手触发传感器触发信号,
并根据此时各个类别的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确定是否存在碰撞风险;
[0024]若存在碰撞风险,控制预警模块对驾驶员或乘客做出相应的预警提示/控制干预模块对驾驶员的开门行为做出干预。
[002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1、本专利技术中的汽车下车防撞预警与干预系统及方法,通过采集车辆后侧方图像、各个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从所述车辆后侧方图像中识别各个目标对象的类别,并将识别的各个目标对象的类别与采集的各个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进行匹配,确定各个类别的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接收乘员的开门信号,并根据所述开门信号以及各个类别的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确定是否存在碰撞风险;若存在碰撞风险,控制预警模块对驾驶员或乘客做出相应的预警提示/控制干预模块对驾驶员的开门行为做出干预。相比现有技术,可以最大化地对下车过程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警,并在风险存在时通过主动干预,可有效避免发生下车碰撞事故问题。
[0027]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下车防撞预警与干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模块,用于采集车辆后侧方图像、各个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并将采集的车辆后侧方图像、各个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发送给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内置基于图像的目标识别算法,用于接收所述车辆后侧方图像、各个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并从所述车辆后侧方图像中识别各个目标对象的类别,并将识别的各个目标对象的类别与采集的各个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进行匹配,确定各个类别的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当乘员触发车门内侧把手准备开门时,中央处理器接收车门把手触发传感器触发信号,并根据此时各个类别的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确定是否存在碰撞风险,若存在碰撞风险,发送报警信号给预警模块/干预模块;所述预警模块用于接收并根据所述报警信号对驾驶员或乘员做出相应的预警提示;所述干预模块用于接收并根据所述报警信号对驾驶员的开门行为做出干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下车防撞预警与干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模块包括摄像头以及激光雷达探测器;所述摄像头以及所述激光雷达探测器均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建立通信;所述摄像头包括多个,多个摄像头分别安装在左右后视镜外边缘内侧,用于采集车辆侧后方图像,并将采集的车辆侧后方图像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所述激光雷达探测器包括多个,多个激光雷达探测器分别安装在左右后视镜外边缘内侧,用于探测车辆后侧方的目标对象的距离和速度,并将探测车辆后侧方的目标对象的距离和速度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下车防撞预警与干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和所述激光雷达探测器通过调节固定装置安装在所述左右后视镜上,所述调节固定装置的控制端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建立通信,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还用于发送视角调节指令给所述调节固定装置的控制端,所述调节固定装置的控制端用于接收所述视角调节指令,并根据所述视角调节指令将述摄像头和所述激光雷达探测器的监测视角调节至最佳监测视角。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勇伍贤辉王红钢张洪浩向国梁王兴华宫宝利郑孟向飞余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