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3893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LED照明领域,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一腔室、蓝光芯片、黄色荧光粉、绿色荧光粉以及与所述蓝光芯片串联的第一芯片;所述蓝光芯片与所述第一芯片固定于所述腔室底部;所述黄色荧光粉以及所述绿色荧光粉通过胶水混合成荧光体填充于所述腔室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光二极管采用蓝光芯片、与蓝光芯片串联的第一芯片,结合绿色荧光粉以及黄色荧光粉,组成四个连续的峰值波长,提高了LED的显色指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LED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1使用蓝光LED芯片、红光LED芯片、绿光LED芯片组成独立 的回路,通过调整各回路电流,虽然可达到调节演色指数和亮度的目的,但是 驱动电路很复杂,成本高。现有技术2是采用三波长白光发光二极管,使用波长为430nm 480nm的蓝 光LED芯片,激发红色荧光粉和绿色荧光粉混合成的荧光体,产生红光和绿光, 再与原来的蓝光混合生成白光。然而,由于红光激发效率低,导致白光亮度较 低,实用性差。现有技术3采用蓝光LED芯片与绿光LED芯片共同激发红色荧光粉,产 生三波长白光,然而,同样存在红光激发效率低,导致白光亮度较低,实用性 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产生高显色指数的白光的发光二极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一腔室,所述发光二 极管还包括蓝光芯片、黄色荧光粉、绿色荧光4分以及与所述蓝光芯片串联的第一芯片;所述蓝光芯片与所述第一芯片固定于所述腔室底部;所述黄色荧光粉以及所述绿色荧光粉通过胶水混合成荧光体填充于所述腔室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采用蓝光芯片、与蓝光芯片串联的第一芯 片,结合绿色荧光粉以及黄色荧光粉,组成四个连续的峰值波长,提高了LED 的显色指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图; 图2A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芯片单元的电路图; 图2B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多个芯片单元并联的电路图; 图2C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多个芯片单元串联的电路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图; 图4A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个芯片单元的电路图; 图4B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多个芯片单元并联的电路图; 图4C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多个芯片单元串联的电路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 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 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采用蓝光芯片、与蓝光芯片串联的第一芯 片,结合绿色荧光粉以及黄色荧光粉,组成四个连续的峰值波长,提高了LED 的显色指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包括一中空腔室,还包括蓝光芯片、与蓝 光芯片串联的第一芯片、黄色荧光粉以及绿色荧光^^分;蓝光芯片与第一芯片固 定于腔室底部;黄色荧光粉以及绿色荧光粉通过胶水混合成荧光体填充于腔室 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芯片可以为红光芯片,也可以为琥珀光芯片,根掂不同的应用场合选择不同的第一芯片;选用红光芯片的发光二极管主 要应用于博物馆、商店、室内照明、NB, LCDTV等场所;而选用琥珀光芯片 的发光二极管则主要应用于广告牌、LED路灯等。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如图l所示,为了便于说明, 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发光二极管具有一中空腔室,腔室斜面是塑料胶反光面10,红光芯片11 及蓝光芯片12固定在腔室底部的金属引架上,经焊接后,组成串联回路。在腔 室内填充有绿色荧光粉14、黄色荧光粉13及胶水15混合的荧光体。作为本发 明的一个实施例,胶水15可以是硅胶、硅树脂或环氧树脂。在红光芯片ll与蓝光芯片12组成的串联回路上加电压,红光芯片11发出 波长为615nm至700nm的红光,蓝光芯片12发出波长为445nm至470nm的 蓝光,同时蓝光芯片12激发绿色荧光粉14和黄色荧光粉13分别产生波长在 510nm 535nm的绿光和波长在545mn 590nm的黄光;不同波长的红光、绿光、 蓝光、黄光经腔室充分混光后,产生四波长的白色光。与现有技术中蓝光芯片 激发黄色荧光粉产生白光相比,增加了红、绿光的成分,組成四个连续的峰值 波长,改善了光谱成分,大幅提高了 LED的显色指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 一个芯片单元21包括一个蓝光芯片B以及与 蓝光芯片B串联的红光芯片R共同组成的回路,在该芯片单元21的两端V+、 V-加5V常用电压,只需要单路驱动,电路简单,成本低,应用方便,更省电; 同时,采用红光芯片与蓝芯片串联的回路提高了总体的抗静电能力,不需要再 加防静电器件。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蓝光芯片B与红光芯片R串联组成的一个芯片单元 21的电路如图2A所示,对于较大型模组,当需要更高亮度时,可以采用二个 芯片单元并联或串联、多个芯片单元并联或串联,去满足TV背光的特殊要求; 多个芯片单元并联连接的电路如图2B所示,而多个芯片单元串联连接的电路如图2C所示。现结合图1和图2详述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流程步骤1:准备支架与芯片,支架结构至少包含具有倾斜内侧壁的腔室,相 互绝缘的金属基板位于腔室底面,与金属基板相通的二支以上电极引脚16,电 极引脚16的一部份暴露于外部;在腔室底部的金属基板上安装红光芯片11与 蓝光芯片12,红光芯片11发出波长为615nm 700nm的红光,蓝光芯片12发 出波长为445nm 470nm的蓝光,绿色荧光4分14的;敫发波长在510nm 535nm, 黄色荧光粉13的激发波长在545nm 590nm。步骤2:采用自动固晶机、自动焊线机对红光芯片ll与蓝光芯片12作业, 也可采用flip chip芯片共晶焊作业。步骤3:将激发波长在510nm 535nm的绿色荧光寿分14、激发波长在 545nm 5卯nm的黄色焚光粉13与胶水15混合均匀后,采用自动点胶机将其混 合后的荧光体点胶于腔室内,并覆盖于红光芯片ll与蓝光芯片12上方,荧光 体被烘干后凝固于红光芯片11与蓝光芯片12的周围。步骤4:在一定顺向电流或顺向电压下自动分光筛选,将不同颜色(演色 指数)和不同亮度的LED区分开来,并包装,标识,用以满足客户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说明, 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发光二极管具有一中空腔室,腔室斜面是塑料反光面10,琥珀光芯片17 及蓝光芯片12固定在腔室底部的金属引架上,经焊接后,组成串联回路。在腔 室内填充有绿色荧光粉14、黄色荧光粉13及胶水15混合的荧光体。作为本发 明的一个实施例,胶水15可以是硅胶、硅树脂或环氧树脂。在琥珀光芯片17与蓝光芯片12组成的串联回路上加电压,琥珀光芯片17 发出波长为600nm至615nm的红光,蓝光芯片12发出波长为445nm至470nm 的蓝光,同时蓝光芯片12激发绿色荧光粉14和黄色荧光4分13分别产生波长在 510nm 535nm的绿光和波长在540nm 580nm的黄光;不同波长的琥珀光、绿:光、蓝光、黄光经腔室充分混光后,产生四波长的白色光。与现有^a术中蓝光 芯片激发黄色荧光粉产生白光相比,增加了红、绿光的成分,组成四个连续的峰值波长,改善了光谱成分,色泽调整方便,大幅提高了 LED的显色指数,适 用于LED^各灯、广告牌等场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 一个芯片单元41包括一个蓝光芯片B以及与 蓝光芯片B串联的琥珀光芯片A共同组成的回路,在该芯片单元41的两端V+、 V-加5V常用电压,只需要单路驱动,电路简单,成本低,应用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一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还包括: 蓝光芯片、黄色荧光粉、绿色荧光粉以及与所述蓝光芯片串联的第一芯片; 所述蓝光芯片与所述第一芯片固定于所述腔室底部; 所述黄色荧光粉以及所述绿色荧光粉通过胶水混合成荧光体填充于所述腔室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平如周春生侯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聚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