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腐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6912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湿法化学腐蚀装置,用以腐蚀介质薄膜,特别适用于半导体器件生产工艺中Si-[3]N-[4]介质膜的湿法腐蚀,可耐200℃高温.在腐蚀容器[2]上的盖子[1]内侧布满回形冷却管[3],当腐蚀液加热时,管子接通冷却水,这样因受热产生的腐蚀液蒸汽在管子上遇冷而凝聚下来,滴回腐蚀液中,从而能很好地保持腐蚀液的组分.不改变腐蚀速率,保证腐蚀质量.(*该技术在199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湿法化学腐蚀装置。用于腐蚀介质薄膜,特别适用于半导体器件生产工艺中Si3N4介质膜的湿法腐蚀。现有的半导体器件工艺中的湿法腐蚀装置,一般都是一个带盖的容器。腐蚀时容器中的腐蚀液被加热后很容易从盖的缝隙中挥发掉,使腐蚀液的组分发生变化,腐蚀速率减慢,影响产品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在在盖子上做一个夹层,通冷却水,使蒸发出来的腐蚀液凝聚滴回原溶液中,但这种做法冷凝效果差,伋有很多腐蚀液蒸汽跑掉。本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以最佳的冷凝效果来解决腐蚀液因受热而引起的组分变化。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带有温度测量的腐蚀容器和内侧布满迥形冷却管的容器盖构成。冷却管的两端与外面的冷却水相通。冷却管进、出口和盖子的交接处应没有缝隙,盖子和容器的接合面〔a〕应严密吻合。为了便于冷却管与盖子烧结或粘结在一起,冷却管应采用和盖子相同的材料。当进行腐蚀时,接通冷却水,并使其保持一定的流速,使腐蚀时因受热产生的腐蚀液蒸汽遇冷即凝结下来,滴回原腐蚀液中,这样就能很好地保持腐蚀液组分,使腐蚀速率不发生改变,保证了腐蚀质量。另一方面,也不再因腐蚀液组分改变而频繁更换腐蚀液,节约了成本。这种腐蚀装置,结构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腐蚀容器[2]、容器盖[1]构成的湿法腐蚀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容器盖子内侧有冷却管[3],粘结或烧结在容器盖子上,冷却管的两头通过盖子的两个相对或相邻的侧壁和外面的冷却水相通。容器内装有可供测温的装置[4],冷却管进、出口和盖子的交接处应没有缝隙,盖子和容器的接合面[a]应严密吻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腐蚀容器〔2〕、容器盖〔1〕构成的湿法腐蚀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容器盖子内侧有冷却管〔3〕,粘结或烧结在容器盖子上,冷却管的两头通过盖子的两个相对或相邻的侧壁和外面的冷却水相通。容器内装有可供测温的装置〔4〕,冷却管进、出口和盖子的交接处应没有缝隙,盖子和容器的接合面〔a〕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芳蔡福兴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工业部七七一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