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往复运动机构及喷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667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上下往复运动机构及喷涂机。上下往复运动机构包括:机体、驱动装置、驱动轮、从动轮、升降架、配重件、第一传动带、第二传动带。第一传动带绕设于驱动轮,其一端连接至配重件、另一端连接至升降架;第二传动带绕设于从动轮,其一端固定至升降架、另一端固定至配重件;构成传动连接。驱动装置的旋转驱动轴与机体的前后方向之间构成一锐角。喷涂机包括前述的上下往复运动机构、旋杯或喷枪、喷枪支架、前后驱动机构、第三导轨、波纹管和拖链。旋杯或喷枪通过喷枪支架安装至升降架,机体前后移动设置于第三导轨,前后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机体前后移动,波纹管包覆于旋杯或喷枪的管路,拖链用于设置旋杯或喷枪的管路。拖链用于设置旋杯或喷枪的管路。拖链用于设置旋杯或喷枪的管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下往复运动机构及喷涂机


[0001]本技术涉及喷涂机
,尤其涉及一种上下往复运动机构及喷涂机。

技术介绍

[0002]制造业对于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外观颜色和质量越来越能更多地左右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绝大多数产品的外观是通过喷涂塑造的。喷涂的作业环境较恶劣,喷涂材料中所含的甲醛、苯类、其他VOC等对作业者身体损害很大,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招聘喷漆工也越来越难,招聘成本也越来越高;另外对于外形高大的产品,人工喷涂存在困难及一定的危险性。
[0003]由于喷涂作业的上述特点,现代制造业多采用上下往复运动喷涂机并通过调整往复行程实现自动化喷涂。通过PLC控制的自动化喷涂机,在外观较规则的产品喷涂应用中可完全取代人工喷涂,在外观复杂的喷涂应用中可以与人工喷涂协作,取代大部分人工,仅需保留少量人工补充喷涂即可。对于产品类型很多的喷涂生产线可以通过PLC自动控制机器的上下运动行程实现共线生产,节约生产节拍,节省油漆材料的使用。
[0004]例如公告号为CN210058733U的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两轴往复机涂涂装设备,通过驱动丝杆和丝杆套实现左右往复运动、通过链轮和链条实现上下往复运动,可用于自动化喷涂作业。
[0005]但是上述技术方案还存在以下不足:
[0006]1.仅用链轮和链条构成升降支架的驱动机构,在升降支架和喷枪等运动件的重量较大时难以做到运动平顺,上下运动速度无法提高;
[0007]2.未提供往复运动的行程控制方案,对于多种产品共线生产的应用场景的适应性不佳;/>[0008]3.未提供链条的张紧机构,对设备的调整要求较高,运行平顺性和可靠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平顺运行、可灵活调整上下往复运动行程、结构紧凑的上下往复运动机构及喷涂机。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下述的技术方案。
[0011]一种上下往复运动机构,包括:机体,用于提供安装空间;驱动装置,具有旋转驱动轴;驱动轮,同轴固定至所述旋转驱动轴;从动轮,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机体;升降架,上下移动设置于所述机体;配重件,上下移动设置于所述机体;第一传动带,绕设于所述驱动轮,所述第一传动带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升降架、第二端连接至所述配重件;第二传动带,绕设于所述从动轮,所述第二传动带的第三端固定至所述升降架、第四端固定至所述配重件;其中所述第一传动带和所述第二传动带构成所述驱动轮、所述升降架、所述从动轮和所述配重件之间的传动连接。
[0012]配重件的重量根据升降架的重量及连接至升降架、随升降架一同上下运动的喷涂
组件的重量设置,其作用在于,使驱动轮仅需最小的驱动扭矩即可驱动升降架的上下往复运动,而且可以实现较高的运动速度和换向速度。驱动装置采用带有集成变速箱的防爆电机,以满足喷涂作业环境的安全要求。第三端和第四端指的是第二传动带的两端。
[0013]优选地,所述升降架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前部,所述配重件相对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后部,所述从动轮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的顶部,所述驱动轮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底部;所述升降架和所述配重件适于在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上下移动;所述旋转驱动轴与所述安装空间的前后方向之间构成一锐角。
[0014]前后方向是指垂直于喷涂流水线的水平方向,因此需要将升降架设置于机体的前部,以便安装旋杯或喷枪。将旋转驱动轴相对于前后方向斜向设置时,驱动轮和从动轮须相应地斜向设置,该设置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即使驱动轮和从动轮设置成较大的尺寸以实现高速往复运动时,仍可以将升降架和配重件在前后方向上紧贴设置、同时保持传动带竖直设置,不仅结构紧凑,而且运行平顺。相应地,本技术采用大直径的驱动轮和从动轮。
[0015]优选地,所述上下往复运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导轨,所述升降架包括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滚动抵接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上下往复运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导轨,所述配重件包括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滚动抵接于所述第二导轨。
[0016]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设置可以使升降架和配重件的上下运动平顺且保证互不干涉。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导轨具有呈V字形布置的两个导向面,所述第一导轨的数量为至少两件,其中两件所述第一导轨相对地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左右两侧、且所述V字形的尖端相向设置;所述第一滚轮为至少两对,其中一对所述第一滚轮分别滚动抵接于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一导轨的两个所述导向面、其中另一对所述第一滚轮分别滚动抵接于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一导轨的两个所述导向面;所述第二导轨的数量为至少两件,其中两件所述第二导轨相对地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滚轮具有与所述第二导轨匹配的凹槽,所述第二滚轮至少为两个、其中两个所述第二滚轮的所述凹槽分别滚动抵接于两件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导轨。
[0018]第一导轨具有呈V字形布置的两个上下延伸的导向面,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导轨可以可靠地限制升降架的前后位置和左右位置;通过左右两对第一滚轮的设置可以使升降架上下运动平顺。在升降架需要承受较大载荷时,还可设置上下分布的多对第一滚轮,例如左右两侧均设置上下两对、共四对第一滚轮,可使升降架上安装前伸的悬臂结构喷枪支架时仍可平顺运动。
[0019]优选地,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均为链轮;所述第一传动带为与所述驱动轮匹配啮合的链条,所述第二传动带为与所述从动轮匹配啮合的链条。
[0020]链条强度高、耐用、定位准确,采用静音链条时还可达到接近齿形带等传动带的低噪音效果。
[0021]优选地,所述上下往复运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弹簧、第一压板和第二弹簧、第二压板;所述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升降架之间,用于张紧所述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三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压板和所述配重件之间,用于张紧所述第一传动带。
[0022]由第一压板、第一弹簧、第二压板、第二弹簧构成的张紧机构可以保证链条始终处
于张紧状态,并在载荷切换例如上下运动换向时起到缓冲作用,保证上下运动的平顺稳定。根据设计目标的不同,也可仅设置第一压板和第一弹簧;张紧机构也可设置于第二传动带的两端,或同时在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上设置。
[0023]优选地,所述上下往复运动机构还包括缓冲块、位置传感器、旋转编码器;所述缓冲块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底部,用于对所述升降架和所述配重件进行最低位置的限位;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机体,用于检测所述升降架的最高位置、最低位置及若干中间位置;所述旋转编码器设置于所述机体,用于检测所述旋转驱动轴的旋转角度和旋转方向。
[0024]缓冲块可设置多个,并设置于升降架和配重件的下方,用于上下往复运动机构不工作时、或传动出现异常时对升降架和配重件进行缓冲限位;位置传感器可设置多个,可同时检测升降架、配重件的最高位置、最低位置及多个中间位置;旋转编码器用于检测旋转驱动轴及驱动轮的旋转角度和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往复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用于提供安装空间;驱动装置(2),具有旋转驱动轴(201);驱动轮(3),同轴固定至所述旋转驱动轴(201);从动轮(4),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机体(1);升降架(5),上下移动设置于所述机体(1);配重件(6),上下移动设置于所述机体(1);第一传动带(7),绕设于所述驱动轮(3),所述第一传动带(7)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升降架(5)、第二端连接至所述配重件(6);第二传动带(8),绕设于所述从动轮(4),所述第二传动带(8)的第三端固定至所述升降架(5)、第四端固定至所述配重件(6);其中所述第一传动带(7)和所述第二传动带(8)构成所述驱动轮(3)、所述升降架(5)、所述从动轮(4)和所述配重件(6)之间的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往复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5)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前部,所述配重件(6)相对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后部,所述从动轮(4)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的顶部,所述驱动轮(3)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底部;所述升降架(5)和所述配重件(6)适于在所述驱动轮(3)和所述从动轮(4)之间上下移动;所述旋转驱动轴(201)与所述安装空间的前后方向之间构成一锐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往复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轨(9),所述升降架(5)包括第一滚轮(501),所述第一滚轮(501)滚动抵接于所述第一导轨(9);还包括第二导轨(10),所述配重件(6)包括第二滚轮(601),所述第二滚轮(601)滚动抵接于所述第二导轨(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往复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9)具有呈V字形布置的两个导向面(901),所述第一导轨(9)的数量为至少两件,其中两件所述第一导轨(9)相对地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左右两侧、且所述V字形的尖端相向设置;所述第一滚轮(501)为至少两对,其中一对所述第一滚轮(501)分别滚动抵接于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一导轨(9)的两个所述导向面(901)、其中另一对所述第一滚轮(501)分别滚动抵接于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一导轨(9)的两个所述导向面(901);所述第二导轨(10)的数量为至少两件,其中两件所述第二导轨(10)相对地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滚轮(601)具有与所述第二导轨(10)匹配的凹槽,所述第二滚轮(601)至少为两个、其中两个所述第二滚轮(601)的所述凹槽分别滚动抵接于两件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导轨(10)。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上下往复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3)和所述从动轮(4)均为链轮;所述第一传动带(7)为与所述驱动轮(3)匹配啮合的链条,所述第二传动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梦
申请(专利权)人:隆锦机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