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5265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光二极管支架,在一导电性的金属材料上冲压出等距离相连的支架单元,各支架单元上设有两相对立的接脚,其中在该第一接脚上端形成一接点,而在该第二接脚上端则形成一凹状的碗部,其特征在于:该碗部的碗底直径在1.0~2.0mm之间。(*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支架,特别指一种可在不增加各支架单元的材料厚度的情况下,增加碗部直径尺寸的发光二极管支架。由于该类型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发光效率与碗深、碗底直径及芯片大小等有直接的关系,芯片愈大,发光强度愈强,依照理论,该发光二极管支架的碗底直径d愈大,可承载的芯片越大,如此,发光亮度与发光效率愈佳。而以目前规格的直立式发光二极管支架,受限于工艺及成本考虑等诸多因素,其碗底直径d的规格均设计在0.9mm以下。换言之,若能保证在目前该发光二极管支架的规格的前提下,不增加支架材料厚度,而增加其碗底直径,则可突破不能承载较大芯片的作法。于是,本技术设计人乃特潜心的研究并配合学理运用,设计出针对上述因素提出在不增加发光二极管支架材料厚度的情况下,增加其碗底直径的结构。为达成此目的,本技术乃提出一新式发光二极管支架,其使该直立式发光二极管支架的碗底直径在1.0~2.0mm之间,借以承载较大的芯片。由于该碗底直径的规格比一般的大,故可承载比公知技术大的芯片,因此,可提高该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及其发光效率。图中标记分别为1金属材料2支架单元 21第一接脚22第二接脚23接点24碗部D碗底直径R碗部外径H碗部深度60引线架61支架单元62第一接脚63第二接脚64碗部d碗底直径据此,由于该发光二极管支架的碗底直径D的规格比一般的大,故可承载比公知技术大的芯片,因此,可提高该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及其发光效率。综上所述,通过本技术的结构改进,可在不增加发光二极管支架材料厚度的情况下,增加其碗底直径,以承载较大的芯片,因而可提高该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及其发光效率,是一具有增进功效的改进型专利,所以,本技术完全符合专利申请要件,依法提出申请,请详查并批准授予本案专利权,以保障技术设计者的权益。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员在本技术的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皆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支架,在一导电性的金属材料上冲压出等距离相连的支架单元,各支架单元上设有两相对立的接脚,其中在该第一接脚上端形成一接点,而在该第二接脚上端则形成一凹状的碗部,其特征在于该碗部的碗底直径在1.0~2.0mm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万顺
申请(专利权)人:一诠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